培养应用型人才视域下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转型探讨

2014-03-21 03:49李琳
梧州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馆员人力

李琳

(梧州学院,广西梧州 543002)

培养应用型人才视域下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转型探讨

李琳

(梧州学院,广西梧州 543002)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而图书馆则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战略支点,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地方性本科院校图书馆必须加快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与机制转型的步伐。一方面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另一方面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致力服务于图书馆员的成长。

地方性本科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应用型人才培养

1.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1.1 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从宏观上可以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研究型人才而言的。这种相对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教育层次表现出不一样的内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具体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学者们尚未能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义形成统一的表述。笔者认为,应用型人才就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其特征是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知识。

1.2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高校的类型与人才培养类型是具有相关性的。一所高校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由这所高校的类型定位决定,或者说,高校所属的类型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类型[1]。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是由其诞生的社会发展背景和国家经济发展趋势所决定的。首先,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出现是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的特征在于经济的发展由依赖于自然资源向依赖于科学技术和人才转变。这转变导致大学教育的社会定位发生了变化,使得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进入紧密结合时代,从而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其次,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由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属性决定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多位于省会城市以外的地级市,属于教学型高校。从办学投资看,几乎所有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在校园土地、办学经费、设备投资、师资培养与引进方面,都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量投资与支持。因此,地方性本科院校应当立足本地、面向本省,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三,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社会需要更多的是能直接到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地方高等院校应把大力发展本科应用型人才教育当作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和增长点,充分利用办学资源,做好本科应用型人才这篇大文章,可对学校自身的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地方性本科院校必须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

2.1 图书馆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战略支点

在多数人看来,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就是辅助教学和科研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文献资料,属于高校的一个教辅部门。其实,这是对高校图书馆的一种偏见。对于高校而言,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资料与信息中心,不仅是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服务机构,更是代表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标志性学术机构。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信息的集成中心,它理所当然地承担着为广大师生提供知识的服务功能。同时,作为学生相对密集、经常活动的文明场所,图书馆浓郁的文化氛围会让置身其中的广大学子不由自主地受到美的熏陶和高尚情操的感染。由此可见,图书馆还同时承担着重要的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教化功能。我们不难理解,朱九思将教师、图书馆、实验室称为高校的三大支柱[2]。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与育人功能不仅要支持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而且还应该在校园内营造出浓郁的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氛围,这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图书馆绝不是一个辅助机构,而应该和广大教师一样,同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理念的坚定执行者,是难能可贵的中坚力量,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战略支点。

2.2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地方性本科院校必须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第一资源,与其他物力资源相比,具有不可替代性。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图书馆而言,图书馆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都必须依赖以广大馆员为代表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参与。通常而言,地方性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功能与效益的实现得益于空间场所、设施设备、信息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与综合利用。而这些资源当中,人力资源由于具有能动性、可开发性等特征,而对其他资源起着支配作用,成为图书馆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资源。因此,对以图书馆员为代表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管理是保证其他资源合理运用、提高办馆效益的关键。

此外,大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都是由过去的专科院校升格而来,办学历史不长,基础和底子比较薄弱。在筹建本科院校的过程中,为了满足本科评估的量化指标要求,对于图书馆的建设更多地侧重于图书馆藏、场所建设、设施设备更新等层面,而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和投入不够,或者说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经费来关注人力资源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地方性本科院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停留在专科院校时期的经验管理或者人事管理阶段,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成为其他资源效益有效发挥的掣肘,严重制约了图书馆功能的实现,适应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地方性本科院校要想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加快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提升和机制的转型。

3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地方性本科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策略

3.1 观念转型: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正确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制约行为。先进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依赖于先进科学观念的指导。地方性本科院校图书馆只有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将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体系,实现资源管理的转型。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不断进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关键都在于人。从生产力角度历史地看,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才的作用持续增长的历史,是人才不断创新的历史,抽掉人才创新的作用,人类恐怕只能永远在原始的生产水平线上徘徊,绝不可能实现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现代信息社会的进化。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图书馆而言,以图书馆员为代表的人力资源同样是属于第一位的、能动性的生产要素。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行为不仅可以充分地调动图书馆员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发掘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提高地方性本科院校图书馆服务广大师生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和知识资源能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归根结底都取决于图书馆人力资源这一中坚力量和关键要素。因此,地方性本科院校图书馆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应该摒弃过去的经验管理或者人事管理理念,调整“以事为中心、强调对人的控制与限制”的管理机制,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正确观念,贯彻执行“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科学建立“相互依赖、共同成长”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技能突出、综合素质优良的人力资源队伍,适应和支持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3.2 机制转型: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致力于服务图书馆员的成长

列宁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3]。地方性本科院校图书馆要将“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原则贯穿于图书馆员管理的始终,突破传统的“以事为中心,强调控制”的人事管理模式,树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管理目标,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选贤用能,知人善任,激励图书馆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支持、帮助他们达到预定的职业生涯目标。具体来讲,地方性本科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要重点做好两项工作。

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图书馆员选聘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

地方性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明显不足,急需大规模引进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很多高校将图书馆作为解决引进高层次人才配偶与子女工作问题的“安置所”。这种做法使得图书馆员的招聘十分随意,导致很多非专业人士或者不胜任的人员进入了图书馆员行列,使馆员整体素质严重下降。科学合理的选聘制度是提升图书馆员胜任力的重要环节。在选聘图书馆员的时候,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地方性本科院校应该客观分析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现状,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根据馆员能力、知识、专业、年龄、职业道德等要素构建模型,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甄选制度,并结合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配置相关学科背景和专业人员,条件允许的可以考虑建立学科馆员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与此同时,要加强图书馆员的绩效管理工作,避免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将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有机结合,建立规范的考核管理制度,并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图书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图书馆员能够齐心协力、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其次,要加强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提升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由“专升本”而成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普遍面临着人才培养类型、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图书馆在转型变革中自然无法置身事外。而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则更加加剧了图书馆适应这种挑战的难度。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背景下,地方性本科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数据信息更新越来越快,服务方式也朝着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这无疑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维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最终受制于馆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因此,为了适应学校和图书馆的转型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切实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显得尤其重要。馆员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职业修养、业务素质,还应该包括互联网思维方式。图书馆应该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研究,营造持续学习的良好氛围,为每个馆员设计个性化、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并提供灵活多样、形式各异的培训辅导,建立基于馆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全程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体系,打造学习型的图书馆,致力服务于馆员的成长,努力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1]张堂云,朱良华.应用型人才内涵与梧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框架构建[J].梧州学院学报,2013(1):75-79.

[2]朱九思.高等学校的三大功能和三大支柱[J].湖北工学院学报,1994(1):85-89.

[3]李华瑛.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J].河南图书馆学刊,1981(1):51-53.

G252

A

1673-8535(2014)03-0067-04

李琳(1969-),女,广西容县人,梧州学院图书馆经济师,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

(责任编辑:高坚)

2014-03-06

2013年广西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K13LX458)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馆员人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