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机制”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2014-03-21 03:28
文教资料 2014年29期
关键词:四轮驱动驱动轮负责人

杨 宇 刘 松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韶关 512126)

“协同创新机制”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杨 宇 刘 松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韶关 512126)

我院在基地建设、专业建设、教研教改都有较大进步,但在发展中存在高水平学科和高层次人才数量偏少、重点科研创新平台实力偏弱、重大科研项目承接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协同创新机制”下,通过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对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的创新,用“协同掌舵,双线并行,四轮驱动”打破这种蔽障,实现对我院教学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

“协同创新机制” 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 组织创新 模式构建

近年来,我系基地建设、专业建设、教研教改都有较大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高水平学科和高层次人才数量偏少、重点科研创新平台实力偏弱、重大科研项目承接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专业负责人制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通过基地负责人制、课程负责人制建设促进学科建设、创新能力培养;通过课程负责人带领课程和基地负责人促进研究中心创新,提升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同时,由于各教研室、实训室、设备采购、资产管理之间开展协同创新的机制形成在行政管理和基层协调上存在天然蔽障,我们课题尝试通过“协同掌舵,双线并行,四轮驱动”打破这种蔽障,实现对我院教学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

1.研究目标

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改革绕不开中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它是无法回避的决定性制约因素。从学校内部探究改革的实质始终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认为:在上层建筑上强化学术权利,弱化行政权利;在下层组织形式上打破教研室管理的桎梏,以学术委员会进行指导,教学、科研双线(向)并行,以“负责人制”为制度体系,专业、课程、基地、研究中心交叉作用四轮驱动,是基层管理模式改革的实质和首义。

2.研究内容

2.1 基层组织的上层架构设计:“学术、行政、资产三权分立,内外协同,相互制约”是我院已经获得省级重点立项的“协同创新机制改革创新与实践方案”项目,我院机制体制建设项核心任务。

2.2 基层组织的驱动的独立动力设计:(专业、课程、基地、研究中心及四者责任人制度)四轮驱动。

2.3 基层组织的驱动的联动动力设计:(教学和科研)双线并行。

2.4 基层组织的驱动方向设计:(教学行政部门和学术委员会)协同掌舵。

3.解决的关键问题

“协同掌舵,双线并行,四轮驱动”教学科研基层组织运行模式图(汽车四轮驱动示意)如下(见图1):

图1 “协同掌舵,双线并行,四轮驱动”教学科研基层组织运行模式图(汽车四轮驱动示意)

3.1 四轮功能设计和运行方式:后驱动轮和前驱动轮。

以“课程驱动、基地驱动”作为后驱动轮,以“专业驱动、研究中心驱动”作为前驱动轮,同时后驱动轮推动前驱动轮,以前驱动轮引导助力后驱动轮。

3.1.1 一对后驱动轮:课程与基地(理论与实训)。

对专业、研究中心提供动力支持,以技能培养主线,以技能课程引领理论课程结构和内容改革的方向,实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课程模式。

3.1.2 一对前驱动轮:教学与研究(教学行政管理与研究学术管理)。

引导和加快课程、基地建设,以技术、技能培养引领专业改革的方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修正专业培养目标,以专业知识促进技术创新,加强研究中心建设。

3.2 双线行驶速度和节奏研究:专业发展(行政管理线)、研究中心(学术管理线)。

3.2.1 行政管理线(专业发展):课程、基地与专业关系。

专业建设管理,带有行政管理色彩,相当于行政管理线,通过专业建设引导课程、基地建设,以专业负责人通过课程、基地负责人的管理,对专业进行教学组织,以课程、基地负责人实现对各自相似发展方向或研究方向教师的管理。

3.2.2 学术管理线(研究中心):课程、基地与研究中心关系。

研究中心的管理,带有学术管理色彩,相当于学术管理线,以课程和基地提高研究中心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以研究中心引领课程创新和实训项目再开发,以技术服务实现课程和基地成果的价值转化。

3.3 协同机制研究:学术委员会和教学行政部门的协同。

以学术委员会和教学行政部门的协同管理作为前进的方向盘,指导一对前驱动轮前进,以后驱动轮推动前驱动轮,以前驱动轮引导助力后驱动轮。着力建设和构筑专业化和专家化管理团队,努力实现从科层制向团队型的管理架构转变。

4.实施方案

“负责人制”是一种教学基层组织运行机制和师资管理模式,立足于对人(教师)和组织进行管理,国外有一些较先进的经验,国内也有一定基础,正是在对前人成果研究的基础上,解决国内高职院校此类遗留的问题,找出适合我们特点的“负责人制”,希望从中探究适应现代大学发展的管理制度和内部管理结构,进而引导高职院校现代师资管理制度的发展方向,从而加强基层管理,提高师资水平,促进青年教师的学术能力发展。

通过课程组、实训项目组、研究中心、各级负责人等统筹整合和我系各类人才,在这种协同创新组织模式下发挥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

在“协同掌舵,双线并行,四轮驱动”理念下,能更好地通过课程、基地的有机组合,实现对学科交叉融合、优化资源配置的支撑;专业、研究中心可以在这种模式下实现开放、高效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创造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等等。

5.具体实施计划

5.1 “协同掌舵,双线并行,四轮驱动”组织结构设计。

顺应基层组织结构从垂直到扁平、组织边界从封闭到开放、组织形式从实体性向虚拟性呈现的组织变革趋势,以改变对管理单元的绩效考核指标与维度为牵引,弱化部门和系统的科层结构意识,强化和推动系统和部门间以项目为依托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变院系教研室垂直管理为“协同掌舵,双线并行,四轮驱动”管理,将组织形式由实体向虚拟性转换,以专业、课程、基地、研究中心等弱化部门,强化项目和团队精神。

5.2 “协同掌舵,双线并行,四轮驱动”组织机制体制设计。

以团队组织的整体发展观,代替传统组织的个体竞争观;以团队组织的系统思考观代替传统组织的机械服从观;以团队组织的终身学习观,代替传统组织的经验制胜观。不是以自身的职权属性为藩篱,而是以自身的功能发挥为依托,以顶层设计进行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同步共振;以系统设计推动项目之间的深度融合,形成互补延伸;以制度设计促进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形成整体合力。

5.3 “协同掌舵,双线并行,四轮驱动”组织功能设计。

5.3.1 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全面梳理课程标准,体现以技能课程引领课程结构和内容改革的方向。

5.3.2 实施基地中心负责人制,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体现技能培养引领专业改革的方向。

5.3.3 实施专业负责人制,此为教学教学行政部门线,灵敏跟随市场变化进行专业设置和改革,以核心理论和实践课程及课程群的模块化组合形成适应市场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5.3.4 实施研究中心负责人制,此为学术管理线,促进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服务,与高校、院所、企业等建立协同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项目研发工作。

5.3.5 以学术委员会对全系教学科研进行指导,以教学行政部门落实执行,协调双线间关系。

6.理论创新和项目特色

6.1 理论创新。

6.1.1 按“汽车四轮驱动原理”构造本课题的定性研究模型,以“课程驱动、基地驱动”作为后驱动轮,以专业驱动、研究中心驱动作为前驱动轮,以学术委员会和教学行政部门协同合作为方向盘,指导方向,落实执行,以后驱动轮推动前驱动轮,以前驱动轮引导助力后驱动轮,实现基层组织管理改革。

6.1.2 将“教学科研协同化”、“师资培养无界化”、“过程与目标管理统一化”、“资源共享无界化”等理念融入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过程中,实现学术管理和教学行政部门的有效融合。

6.2 项目的特色。

6.2.1 本课题所研究的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交锋复杂的领域,需要面对的新情况较多,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特点,不断引入新理论,这是本科、高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本项目的特色。

6.2.2 利用上述创新理论,我基层教学科研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建立了四种层次的负责人制度与协同机制,并应用本理论对基层组织进行重组,成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而借鉴本理论对各团队初具规模但整体性不足,管理顺畅但合作度不深等问题的解决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7.应用范围和尚缺少的条件

7.1 应用范围。

7.1.1 推动成立系级学术委员会暨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委员会章程,尝试发挥其对专业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作用。 7.1.2 对实训室、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拟将采购设备进行重新整合规划,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指导,以各自负责人为中心,以实训项目化为基础,建设各类基地。

7.1.3 通过推荐和评议,分层分次选出系级课程负责人和专业课程负责人,并组织自己的团队。

7.1.4 拟创建研究中心,下设精密检测与逆向工程设计室、机电技术服务中心、节能减排研究室三个部门,其中机电技术服务中心已经成立,并正在运行中。

7.2 尚缺少的条件。

7.2.1 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的骨干教师数量还不够,暂时不能使所有课程、专业、基地、中心等找到负责人。可以通过课程负责人制度的实施,培养与挖掘一批优秀骨干教师。系部将花大力气、大资金,让我系教师外出培训,提升其教学水平。

7.2.2 在负责人制度下的学术管理、行政管理经验在我系积累得不够,暂时无法形成制度,从而有效建设。限于精力投入和人员及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还达不到要求。可以在未来加大投入,以系各类负责人建设与项目建设网站为基础,尽可能地将信息技术平台建设起来。

7.2.3 在系内对于学术与知识的交流、共享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中心、课程、专业、基地等还存在看不见的壁垒。可以通过学术会议及跨教研室的课程组的建立,打破壁垒。在系内更好地实现学术与知识的交流、共享,达到升华创造的目的。

[1]李漫.高等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的构建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08(8).

[2]陈世平,等.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6).

[3]毛明,全面抓好教学建设努力构建质量工程保障体系.中国高教研究,2007(6).

[4]徐涌金,高秋艳.试析高校教学团队的基本特征[J].宁波大学学报(教畜科学版),2008(2).

[5]张树臣.在教师培训管理中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

猜你喜欢
四轮驱动驱动轮负责人
基于正交试验的整车驱动轮滚动阻力因素分析
电驱动轮轮毂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选育用管四轮驱动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国家会计学院负责人名录
中国自行车协会 第九届理事会负责人
四轮驱动 促青少年健康成长
金属加工~(热加工)原名《机械工人》读者服务卡
什么是四轮驱动?
导师负责人制的建立及作用机制研究
Valeo公司的混合动力四轮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