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老龄产业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

2014-03-20 02:54余家军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发展态势人口老龄化对策

余家军

摘 要:在苏州乃至全国人口加速老龄化背景下,基于对苏州市老龄市场供需双方状况调查,分析老龄产业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索具有苏州特色的老龄产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产业;发展态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044-03

早在1982年,苏州市就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呈快速增加趋势。“十一五”期间,苏州市户籍人口生育水平较低,60岁以上人数增加了20.66万人。2010年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31.67万,占户籍人口总量20.65%,80岁以上高龄老人比例较高,并且每年还在以4~5万的速度增加,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国的比例。苏州市人口年龄结构呈快速老龄化和重度高龄化特征,未来五年内,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全市老年人将分别155万和180万,届时老龄化比重将达26.4%。

一、苏州市老龄产业发展基本态势

(一)苏州市老龄产业供给现状

目前苏州各个街道(镇)、社区(村)都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基本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服务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格局。据2011年最新的调研资料显示,苏州拥有各类养老机构178家,养老床位24 355张,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到21.6‰。全市所有街道(镇)全部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 900多个社区(村)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覆盖率达100%,并探索了各具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方式。

苏州市正在积极探索社区——家政养老模式,通过搭建个性化服务平台,为居家老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养老护理、助餐配送、家电维修、心理慰藉等服务。初步构建多元化养老体系。按“无偿、有偿、低偿”原则,对“三无”、“五保”对象通过发放服务卡形式实行无偿、低偿养老服务;对社会老人通过价格引导实行市场化养老服务。

到2015年,苏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将实现全覆盖,所有街道(镇)和大型居民住宅小区全部建有日间照料中心。苏州城乡社区将建成助餐点580家,助餐点提供老年人就餐和送餐服务。苏州市区和所辖市将分别建成一所以上老年病专科医院或在综合医院设立老年病专科病区。

(二)苏州市老龄产业需求情况

基于在苏州大市范围内对35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所进行的多方面实地调研,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第一,在生理需求方面。老年人对于目前的老年生活用品现状不太满意的比重占45%,认为一般的占40%,只有近15%的人表示还算满意。他们更多的关注商品品质,特别是饮食健康和科学膳食需要高。从访谈中了解到,78%的老人对老年市场上的产品不满意的原因在于缺少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符合老年人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此外,老年消费群体以中低档消费为主,约80%的老年人接受“平价实店”。

第二,在安全需求方面。老年群体由于身体器官呈现衰退趋势,故在医疗保障和日常出行方面需求迫切。苏州老年人对老年保健品有一定需求,如补钙、养生、降三高等保健品;另外,对老年衣物、家用电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有一定要求,如有老年人提出:自动配药服药定时器、洗澡防滑椅、助行器、老人用健身器等。

第三,在归属、社交需求方面。老年群体偏好天伦之乐,渴望通过社交打消生活中的寂寞,并且希望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对外界评价格外敏感,自尊心强。93%的苏州老年人希望社会、政府能够提供更多人际交往的平台,如社区活动、老年旅游、老年娱乐、网上交流平台和老年大学等,使得“老有所往”、“老有所乐”,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尊重、尊敬和归属感。

第四,在自我实现需求方面。作为最高层次的需求,老年人同样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价值,服务社会,“老有所为”。苏州老年人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尤为重视,在自我价值上,希望受到他人的肯定,并通过某些途径发挥“余热”,彰显自我价值。

二、苏州市老龄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一)老龄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苏州市老龄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养老服务设施总量不足,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从苏州地区养老机构的供给状况来看,苏州的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2.16%,然而这个比例仍然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5%。虽然近年来苏州民办的养老机构、设施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严重不足。另外,由于现有的养老机构存在设施陈旧、条件较差,还无法很好地满足老年人良好的生活起居、医疗护理等高层次需求,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因而,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从目前养老服务业的现状看,由于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项目支付能力有限、消费意愿不强,有效需求并不旺盛,或者说老年群体的有效需求并未得到真正开发,从而造成养老服务市场某些服务项目供过于求、相对过剩的现象。随着一些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文化、休闲、保健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强烈,然而市场上老年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导致老年人急需的产品及服务不足,有些层次较低,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比如一些专门为老年设计的日用生活用品就极其匮乏,多功能拐杖、自动配药服药定时器、坐式淋浴器等方便、舒适型商品稀缺,老年用品专卖店凤毛麟角,老年保健品市场更是鱼龙混杂。

2.资金投入不足,整体缺乏规模效应。虽然苏州市政府及社会力量对老龄事业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速度和老年人不断增长的需求比例要大大高于老龄产业资金投入增长的比例,这就造成了老龄产业资金上存在严重的缺口和不足。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不足以支撑老龄产业的稳定、长期的发展,因而不少民办老龄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但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存在资金困境、贷款困境,这就造成目前的养老机构规模较小,服务设施设备简陋,入住率低,抗风险能力差、服务效率低等问题。endprint

近年来苏州养老院和护理院的数量虽有所增加,但从质量上看,普遍层次较低,规模较小,多数都是利用老房子或者厂房改建而成,专门为老年人养老而设计的配套服务设施欠缺,各方面的服务条件都受到限制,加之养老院住地分散、各自为战,社会公共服务资源难于集约利用。另外,养老院运行模式同一化,服务项目单调,基本以满足老人的吃、住等低层次需要为主,缺乏对老年市场的细分,缺乏较高层次的服务项目,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市场还未形成,整体看社区养老服务业的运营离产业化、市场化还有很大距离。

3.行业回报率较低,企业缺乏投资热情。苏州专门经营老年产品或以老年产品为主营业务的生产企业很少。现有的养老服务消费基本定位在福利性的原则上。虽然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对产业进行引导和扶持,但是由于基础性的老年服务设施投入大、获利周期较长、公益性强、利润微薄,众多企业和投资者不愿投资这个行业。另外由于老年人群缺乏购买力与购买欲望,有效需求不足,企业只能采取低价策略,因此,利润空间较低,企业往往规模较小,没有能力进行后期投资。这就造成了苏州老龄产业发展资金缺口严重,老年消费者的急需的产品或服务得不到满足的尴尬局面,阻滞了老龄产业市场的发展。

4.养老服务项目单一,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从目前苏州的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来看,大多数仅是提供老年人的吃、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而对老年人的心理慰藉、精神赡养、文化娱乐、身体健康等高层次的需求缺乏配套的个性化服务。另外,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护理人员大多没有经过对老年人护理相关专业培训,多是初中或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下岗女工或者农民工,大学文化程度或者专门学校毕业的所占比例很小,由于缺乏相关专业、岗位的技术培训,缺乏基本医疗、护理知识,不仅无法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而且较易产生服务纠纷,并存在事故隐患,无法真正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二)老龄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产业发展规划缺失,政府产业优惠政策不完善。老龄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它的起步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植。但是,现阶段政府对老龄产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指向明确的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尤其缺乏产业市场的培育和指导,导致老龄产业处于盲目、无序的发展状态。尽管国家和省市都在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兴办养老服务设施,但相关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民办养老服务设施发展迟缓、数量少,积极性不高。

2.对老龄产业的关注不够,对老年群体的需求特点认识不足。企业对老龄产业投资的积极性直接影响老龄产业的发展。许多企业对老龄产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怎样发展老龄产业认识不统一。有些企业认为老年产业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回报低,从而采取观望态度,因此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另外,许多企业认为老年人是一个收入和购买力低下,消费欲望弱的群体,没有从老年群体的收入、年龄、职业等方面分层分析,针对不同层次开发生产不同层次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

3.老年人消费观念旧,市场消费热情不够。老年人的消费观念离市场化、现代化相距甚远,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限制老龄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老年人的“恋家”情结比较严重,对家庭有很强的归属感和依附感。让老人离开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家去养老院养老,大多数老年人心理都会无法接受,会产生被家庭“遗弃”的感觉,老人们认为住进养老院就意味着儿女不孝,无人养老,这一观念在老年人的心理上根深蒂固。子女由于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和精力长期照料老人有各种原因,有意愿将老人送养老院养老时,老人往往难以接受,即使养老机构条件优越,老人也能够支付得起,但很多老人还是不认可养老院养老,造成养老院空置率高,收益率低下的状况,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导致机构养老发展滞后。另一方面,长期的艰苦使老人们形成了俭朴节约的生活习惯,老年人的消费还仅仅停留在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和基本的医疗保健用品上,对享受性、发展性的消费、如精神文化消费、养老服务消费、健康保健消费比重较小,对于像旅游、专用化妆品等相对奢侈的商品和服务,少有问津。从苏州市老年人收入调查来看,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拥有较高的养老金和各项保障,其支付能力并不低于中青年消费者,但老年人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主动寻求自身服务的意愿不强烈,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将现实购买力转化为了储蓄或是资助子女。老年人作为老龄产业最终服务对象,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将影响着老龄产业的发展。老年人多年养成的“重储蓄,轻消费”观念,导致普遍存在“不愿消费、不知消费、不敢消费”的三种心理,即使消费也主要集中在物质和生存方面,对于精神方面或高层次消费较少。

4.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水平较差,专业人才匮乏。目前,苏州地区的不少养老机构的大多数服务人员素质较低,缺乏医疗、康复、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养老服务缺乏个性化,管理还停留在低层次。由于苏州老龄产业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与老龄产业相关的调查研究很少,缺乏对老龄市场的深入研究,尤其是专门针对老年消费需求的市场调查几乎是空白,企业和投资者不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消费特点,对老年人需求比较陌生,对老年市场的前景和发展模式把握不准,因此不愿轻易涉足老年市场。目前国内的各大院校很少设立老龄产业的专业学科,专门的培训教材很少,老年服务急需的专业性人才如老年护理员、全科医师、家庭医师、康复保健医生、临终关怀护士都较为缺乏,这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老年市场的开发。

三、苏州市老龄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苏州市总体经济实力雄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明显,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这为苏州市加快老龄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老龄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并且正在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通过对苏州老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深入分析,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老龄产业的发展。

1.重视发展规划,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政策。苏州在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老龄产业发展地位,注重规划老龄产业;在推动服务业招商引资中,注重推介老龄产业项目;在加快园区开发进程中,注重规划建设老龄产业园,大力培育一批大型老龄产业龙头项目,打造一批老龄产业知名品牌,推动老龄产业上一个新台阶。同时,积极引导现有的相关企业进军老龄产业,把苏州发展为老龄产业领域的示范区。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大专院校优势,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设立老年产品开发专业,为老年产品开发、经营和管理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专业人才。endprint

2.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走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产业之路。根据苏州市老龄产业发展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待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老年服务组织。适时出台养老机构、老年教育用地优惠政策,非公有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文化教育企业税赋减免政策,同时逐步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试行“以奖代补”方式,扶持一批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努力创造苏州老龄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发挥政府机构的监管作用,保证苏州老龄产业依法规范发展。通过成立发展老龄产业的综合协调机构,为苏州老龄产业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并在老龄产业产品试制投产到推向市场的整个过程中,全面监控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商家到苏州参与老龄产业的发展。

3.培育老年市场的消费需求,完善配套措施,打造老龄产业链。苏州在面临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需要寻求新增长点的双重压力时,应正确引导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注重培育老年消费市场发展的同时因地制宜地推进老龄产业发展,使老龄产业与消费市场协调发展;加强对老年人消费观念的引导使其由传统型的“两重两轻”(即重积累、轻消费、重子孙、轻自己)向积极享受生活、重视生活质量转变,从单纯的现金支出消费向现金支付和信用支付相结合的消费模式转变;促使其消费观念更加多元化,将潜在的购买力转化成现实的消费,从而带动老年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从事老年产品生产的企业一般生产规模小,销售渠道窄,需要老年产业园区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目前,苏州及周边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生产适合中老年人的食品、服装、护理器材等产品的企业,将这些分散的企业集中到老年产业园区,可以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的成本优势、环保优势、政策优势,提升产品研发能力,成为推动地区老年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4.加强老龄产业人才的培养,提高老龄产业人才的素质水平。政府应该出台积极政策,提高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以优厚的待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老龄产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苏州大专院校比较集中的优势,积极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设立与老龄产业相关的专业,培养一批既有知识又懂技术,还会管理的老龄产业专业人才;同时,加强老龄产业有关企业对老龄产业人才的自身培养与吸收,有效进行人力资源储备,以利于老年服务产品的研发,满足强大的市场需求;推行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实行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认证制度,持证上岗,逐步实现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在社会范围内,大力提倡社会互助,积极发展志愿者队伍,规范志愿者培训,加快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服务队伍。

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必将形成一个巨大而又具有广阔前景的集制造、生产和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市场。

参考文献:

[1] 台恩普,陶立群,等.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穆光宗.苏州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态势及其动因[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2).

[3] 刘刚.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四川银发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4] 章林.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安徽老龄产业发展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

[5] 李兵,张恺悌.中外老龄政策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6] 许晓茵,张钟汝,等.老年利益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责任编辑 吴高君]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态势人口老龄化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铁岭市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集团化办学的对策研究
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媒体发展
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和发展态势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