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霞
摘 要 如今的时代,是互联网全覆盖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深度嵌入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媒体运行传播模式,网络新媒体已成为各媒体间融合发展的新引擎,成为提升传播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传播途径。互联网早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升级的催化器,当然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中国的网络改革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程度。我国政府在行政监督,法律法规、技术控制等方面运用了各种新举措,中国正在一步步的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网络媒体运行之道,同时适应这个联合共治,共享资源的全球网络治理发展新态势。
关键词 新媒体;网络运行;发展态势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9-0022-02
1 当下中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新媒体发展
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形式,具有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体现在传播多元化、个性化、交互性、快速性、广泛性和全球性等方面,这些优势是基于其自身特性之上的。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正在一步步的削弱,新媒体的影响力却在不断地深化加强,在现代这个互联网大潮时代。颠覆性特征已经体现在了各行各业,当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具有传播信息的能力和需要时,传统媒体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消费者越来越不愿意依靠传统媒体来获取新闻内容,各种各样的自媒体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在这个年代,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创造奇迹,这个时代的主导权归消费者,因此这也是媒体人最多的时代。以下粗略的列举了当下网络新媒体发展的四大趋势。
1.1 趋势一:碎片化
碎片化这一趋势不仅仅是新媒体的特征,也是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一大特征。
互联网更加适应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和受众市场的细分化。互联网的交互性特征引起了用户分化。它将目标受众按年龄、性别、种族、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兴趣爱好、专业程度等标准划分为一个个群体,从而有针对性的为这些不同的群体提供信息服务。所以说,这是具有小众化倾向的传播,特征明显,具有明确分化和专业性。媒体信息的碎片化也给网络新媒体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1.2 趋势二:全媒体时代
在这个时代,媒体竞争并非你死我活,其实不是广播颠覆了报纸,电视颠覆了广播。只有一种状态适用于所有媒体,那就是全媒体时代的社会化媒体,比如原来的一张报纸,今天变革成不仅是一份报纸,它还有微博、微信;电视台节目不仅可以通过电视收看,还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介收看和互动,现在的传统媒体演变成了一个全媒体多运行的平台,这也使得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的影响力更加全面化。
1.3 趋势三:垂直细分受众
很多新生的小公司比起传统的大企业更有前途,小的公司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就拿中华英才网来说,拉勾网可能就会比它更有前途。近几年很多猎头公司上市就是垂直细分的表现。关于垂直类媒体,可以粗略地理解为在新媒体中为了适应行业、用户需求等变化而不断创造出新产品。它是相对于平台而言,平台流量大,但黏性相对小,主要在于倒流功能,而垂直类媒体则更讲究精耕细作,针对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把它的受众者们细化的分为不同领域,黏性相对较大。
所以,区分当下时代和旧时代的主要标志理应是从心理、动态等行为角度来细分,把受众者分为各种各样的类型,了解不同受众的不同特征。这对于新媒体来讲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可以实现直接和消费者接触的目的。
不管是中国的门户还是这种传统的大众媒体,都会慢慢的朝着垂直化或者是其他生活解决方案来进一步发展,功能化的角度会不断呈现。传统媒体现在也都在尽力地去做新媒体或者自媒体,现在一些传统媒体做的还不是很好,部分原因是他们在思维上还没有实现完全解放。
1.4 趋势四:出现新媒体并购传统媒体热潮
当下政府对网络新媒体管制比较严格,但是仍旧出现很多新媒体并购传统媒体的趋势。比如说阿里巴巴就一直在收购很多传统的媒体公司,另外比如说蓝鲸财经记者联盟因为拿到5 000万风投就开始把200个一线的传统记者招募到自己集团内部。其实就如上文所提到的,这个时代准确说不是说谁活下去就意味着谁就得死,只要换个方式和平台,任何媒体都可以重新注入生命力。
2 相比于传统媒体而言,网络新媒体更具优势
基于网络的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网络新媒体对于事件,新闻的报导和传播速度都是电视报纸所不及的,它可以使公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资讯。网络新媒体主导着新媒体,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时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网络新媒体发展,影响了传统的广告传播,降低了电视播放的收视率,对传统媒体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达2 096.7亿元,同比增长36.1%;而2015年电视广告收入为1 219.69亿元,同比下跌4.6%;报纸为324.08亿元,同比下跌35.4%;杂志为65.46亿元,同比下跌19.8%,广播为134.30亿元,同比上涨1.1%;2015年广电报刊四大传统媒体行业的广告之和为1 743.53亿元,低于互联网广告市场的规模。如果传统媒体还是固步自封,不求创新,迟早会被新媒体所取代。
2.1 新媒体发展具有时效性
如今的大部分媒体信息接收者已经习惯了依靠网络这种方式来获取信息,因为通过这种途径得知的新闻时效性更强,比之后浏览报纸、看电视要获得更多的新鲜感。新媒体可以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资料,比如说遇到类似洪水,地震等灾难性报道时,新媒体可以直播事态发展现状,让胆战心惊的网民们可以即时了解事情发展的动态。
2.2 新媒体发展具有主动性
传统媒体方式比如报纸,受发行地点和时间的限制,而对于电视这一媒介,可以观看现场直播,但却受到了播出时间段的限制,传统媒体的局限性使得传统媒体受众方不可能在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接收信息。新媒体的出现则弥补了这一缺憾,改变了这样落后的格局,受众可以不分时间不分地点的通过网络媒介洞悉国内外新闻实时动态,同时也可以利用手机短信接收资讯利用手机上网观察世界。新媒体的主动性特征彻底改变了人们之间的相处
方式。
2.3 新媒体可以有效降低新闻传播的成本
近年来各种新媒体新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运行制作成本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一方面这种新科技使用下的新媒体获得的信息量很大,而且在取得这些信息所花费的人力物力上,都远比传统媒体模式要少的多,这种竞争之下,传统媒体失去了其传统优势。另外,新媒体终端设备技术和传输技术都有长足进步,这也是其成本下降的重要原因。
2.4 新媒体带动了企业的宣传与发展
之前企业一直都依靠传统媒体来宣传和推广自己的产品,这种宣传方式的弊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凸显出来。不管是报纸还是电视,这种传统媒体对广告的要求非常严格,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挥。广告模式也给大众带来了了审美疲劳,另外经费问题,通过传统媒体传播,企业成本较高。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传播快速、灵活、交互性强等特点,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新媒体使得企业宣传载体更加丰富,宣传方式更加灵活,传播更加有效,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影响力更大,这为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适应时代、适应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新媒体的互动性,便于更好地集思广益,可以充分发挥群众的参与性。
3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新媒体未来发展方向
3.1 媒体融合发展成为行业自觉
媒体融合现在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之一,媒体融合在以传统媒体为首的各方力量的推动下,在媒体业全行业中成为了发展自觉。各媒体直接的融合也进入了深度发展的阶段。媒体把媒体经营和企业生产区分开来,新闻的生产方式也进行了大变革,重视新媒体人才培养,优化组织机构构成,构建一个更为全面科学的现代媒体传播体系。
3.2 新媒体生态系统和生态圈逐步成形
在整个大网络环境下运行的新媒体,越来越体现了跨屏互动的发展趋势,网络新媒体发展在未来时间里将更注重强调个性化,垂直化,新媒体更倾向于满足受众者对信息咨询的专属化需求。媒体生态圈建立的核心是用户需求,利用其他媒体达到与其他企业合作甚至抱团的目的,对于客户的多类型要求都会及时满足,多方参与,多方受益。新媒体视频发展势头强劲,依靠运作资本来引进投资,掌握整个资源发展大方向。
3.3 智能技术渗透到新媒体当中
智能技术的运用彻底将网络新媒体带入更高的境界,传感器、写稿机器人等模拟现实状态的硬件设备等智能技术将被广泛的应用于信息生产当中。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实现了智能技术的跨行业全面发展。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技术风暴革命后,智能技术发展规律会更加理性,这种理性在网络新媒体当中的运用使得网络新媒体传播方式更加得心顺手。
3.4 把网络新媒体运用到政务微办公中,在各地方政府中建立政务生态运行系统
中国未来的政务办公也会逐步的被新媒体发展所渗透进来,利用网络新媒体来提升运营水准和弥补管理漏洞,把网络新媒体的信息发布功能和沟通“连接”作用发挥到极致好处。政务生态集合“互联网+政务”,解决城市管理、经济运行、风险防范、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和城市安全等系列问题,其生态本身置于多层系统之中
3.5 自媒体“变现”热潮涌现
自媒体也是网络新媒体的方式之一,而且在当下就已经非常流行受欢迎,自媒体的存在让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媒体传播的主导,目前最新兴的自媒体应该算是微博和微信,微博、微信这种自媒体方式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媒介,在生活中它的广告媒介功能也非常明显,微商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即使在微商的管理上还存在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自媒体已经因为它自身的优势在网络新媒体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自媒体的发展前景还在探索,有缺陷在所难免。但是作为市场发展必然的产物,它一定也会慢慢随着市场规律和政府监控而趋于成熟。
4 结束语
现在是媒体融合的时代,受众对新闻的获取方式也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变化,已由传统的媒体向互联网、手机、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元化转变,新媒体中心现在理应成为各大媒体传播行业报社实施新媒体战略的核心运营部门。我们的目标是根据不同媒体业的实际情况发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善新媒体平台,最大程度地体现网络的广度、手机的速度,让不同的平台在传播新闻,娱乐,体育等内容的方式上都实现大变革。
参考文献
[1]徐敢峰.从文化产业角度看广电新媒体发展[J].现代传播,2008,(3):106-109.
[2]陆地,尹坤.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J].南方电视学刊,2007(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