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在地方经济中的服务功能与导向

2014-03-20 20:02李加洞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4期

李加洞

摘 要:满洲里学院能否在满洲里经济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服务潜力和功能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满洲里试验区的成功和满洲里市的可持续发展。遵从大学性质、结合满洲里试验区的现实,充分发挥地方大学的直接生产力和间接生产力;借助满洲里旅游强市,创建满洲里“大学旅游”的新亮点和经济支撑点;借力满洲里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先机,积极推进满洲里地方大学建设,繁荣满洲里高等教育事业;实现大学与满洲里试验区的良性互动,促成大学与试验区的一体化发展等是实现大学在满洲里地方经济建设中最直接的表现和最迫切的需要。

关键词:直接生产力;大学旅游新亮点;财力保障;互动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281-02

建设满洲里开发开放试验区,大学具有无可替代的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是由大学的性质和职能决定的。大学的文化性提高了满洲里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文化品位和内涵;大学的开放性使其成为一个吸纳、传递知识文化的组织,决定了其不断自我更新、回应社会变化、服务社会的能力。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飞速传播的现代社会,大学在社会中的作用尤其在一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发受到现代管理者的认可。充分重视、并对大学进行准确定位是满洲里开发开放试验区在智力上成功的根本性保障。

一、变大学的间接生产力为直接生产力

传统上,人们认为大学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是间接性的,因为大学的直接责任在于培养人才,而对人才的培养不会直接创造生产力,只有当他们走向社会从事社会生产了才会创造出社会财富。所以,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教育属于纯消费性的事业单位,社会责任和市场需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20世纪60年代后,人力资源在发达国家開始成为重要的产业资源,教育被归入第三产业,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概念随之产生。目前,“在美国,教育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部门,即使不是最大,也肯定是极大的产业部门之一。”尽管随着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产业目前在学界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但高校在运行的过程中,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不可小视,尤其作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消费群体,其对一方经济的拉动不容忽视。

满洲里学院作为一个新建大学,其对社会的间接性贡献作用尚需一定的时间方能见效,为此,在学校的运作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院在满洲里地方社会经济中的直接经济效应,拉动当地的餐饮、交通、娱乐、生活等方面的活力,如应尽快开放学校周边的餐饮经营,甚至学校也可以为此提供一些方便,专门出一部分资金建一些简易但卫生的房屋出租与社会供学校周围餐饮业的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改善学校的学生的生活质量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为学校带来不菲的收入。特别是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多,学生仅仅在一个食堂吃饭,已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生活的需要。而且,任何一个新建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会带动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一些行业,自1999年中国高校扩招以来,各地所建立的一些大学城尽管发展到今天不是太成功,但他们在运作的过程中、在规划当地社会与学生的互利互动方面却是做得比较成功。因为只要有一个大学出现,周边的饭店、娱乐、交通等产业都会立即“繁荣”起来,真正做到了在大学直接服务社会之前,优先发挥大学对社会消费的直接拉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当地的消费、就业等社会问题。在这方面,学院可以申请满洲里市政府的配合,专门在学校的周围比如在专家公寓的东面单独划出一小片土地建一些简易的平房,方便社会开一些饭店或别的娱乐项目,而且这些简易的平房既能一时服务于全校师生,又不会妨碍学校的整体规划,一旦学校有需要随时可将这些平房拆除。另外,满洲里的饭店服务业比较发达,只要放开让社会来运作,其效果应该比较理想。

二、借助满洲里旅游强市,创建“大学旅游亮点”,开创满洲里的大学文化旅游,拓展满洲里旅游资源

满洲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魅力无穷,被誉为“北疆明珠”。 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3)、CCTV2006中国十佳魅力城市称号、内蒙古自治区五星级文明城市和卫星城、全国文明城市(2009)。近年来,满洲里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旅游经济效益日益显现。如今,满洲里无论是旅游创汇、旅游收入,还是旅游人数都稳居内蒙古前列。满洲里旅游业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人文优势和自然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已经形成了入境、出境和国内旅游三大市场均衡发展的格局,旅游业已经成为满洲里支柱型朝阳产业。满洲里旅游产业规模的形成为本地区更多高品位旅游项目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故在积极发展满洲里的传统优势旅游项目的同时,还应积极发展满洲里的大学游。具体设想如下:

将学校的校园绿化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规划来抓,打造满洲里学院成为花园式单位,并加大此目标的实施力度,在绿化方面可将校园的绿化与周边地区结合起来,比如从长期来看,可在绿化上与对面的西山植物园连成一片。做好校园内部的深层次文化修养的提升,可在校园的重要角落,适当添加一些满洲里或与满洲里相关的历史人物的雕像。针对满洲里地处高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其冬季严寒、风大、风频和夏季短促、紫外线强烈的特点,有必要在校园道路主要是沿着师生人员来往频繁的校内主干道上如在学生宿舍到教学楼之间建立一条2米~3米的墙体,此墙未必太高也并不是隔离校内人员的关系,而是一条挡风遮日的、能让同学们切实感到实惠的墙体,冬天能挡风,夏天能遮阳。此墙可命名为“东方柏林墙”,因其与西方的“柏林墙”相类似且在中国大学校园中更多的是围墙而较少有类似的艺术墙,但它又不是历史上西方德国那堵阻碍历史进步的“柏林墙”,而是能为学校带来经济收益方便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艺术之墙,在此墙体的规划过程中可增添一些艺术氛围,将其打造成为一条文化长廊。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可综合利用学校内部的其他旅游资源将大学变为一个旅游参观的景点,并将大学旅游与整个满洲里市的旅游资源连为一体。在国内和世界上许多地区,开发大学为旅游景点的为数不少,满洲里学院作为满洲里地区又是国境线上少有的大学理应充分做好大学这个旅游文章,进而为满洲里地方经济和提高满洲里的文化品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借力满洲里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先机,积极为满洲里学院的建设寻求资金上的财力保障,繁荣满洲里的高等教育事业

2010年7月满洲里被国务院确定为西部大开发中的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后,随着满洲里试验区的准备与实施,试验区为满洲里带来了两个最直接的影响:一个是政府资金层面,试验区将为满洲里地方带来充足的资金倾斜;另一个是从民间层面,试验区将进一步提升满洲里在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针对第一个影响力,满洲里学院也应充分利用这一先机,积极向地方和向上包括自治区和中央争取资金加大对学院的扶植力度。因为不仅大学需要政府的财力支持,满洲里试验区能否成功和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大学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通过试验区与大学的良性互动,也才能保证试验区的良性发展和地方大学的稳步前进。另外,面对满洲里地域小、经济空间和实力发展有限性以及满洲里学院初建阶段亟需大量外部资金注入的现实,学院也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向地方和向上争取资金支持,甚至可以通过向民间机构筹集部分亟需资金。针对试验区为满洲里带来的第二个影响力,特别是满洲里试验区被确立后,随着新闻、广播电视等舆论媒体的宣传,满洲里在地方和全国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确立,而这本身也就有利于提升满洲里学院在自治区和全国的知名度,学院也应不失时机地利用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改革之风,加大满洲里学院的宣传力度,提升满洲里学院在自治区和全国的形象,提高、壮大学院在自治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办学实力。而且,满洲里学院也是滿洲里地方的一个对外宣传的窗口,地方大学的成功也直接彰显满洲里试验区的内涵和助推试验区的成功。

四、借助地方大学与所在城市的互动效应,探索学院与满洲里试验区共建共赢的模式,实现学院与满洲里试验区的一体化发展

国内很多地方高校与所在地区的关系相对冷淡,因为大学强调自身办学的主导权和办学规模的扩大,而地区则关注文化生活和市民素质的提升;大学强调学术文化,地区则注重实用的市民文化,从而导致大学与地区缺少共赢的契合点。另外,大学与地方管理者在管理理念上的差异和管理归属权的障碍也限制了大学与地区之间的最佳互动。而满洲里学院从创建之日起就得到了全体市民的一致拥护和满洲里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并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权限上不存在根本性的分歧和障碍,对学院来说,在学校的规划发展过程中应主动与满洲里城市建设的规划相吻合,并能够在城市建设中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对地方来说,满洲里则能够借助大学文化,提升居民素质和区域形象,并能够充分借力大学的科教资源和人力资源,保证试验区的开展和成功。将学院变为城市社区、融入社区,建设成为满洲里市的文化区、旅游区,力争将满洲里学院及其周围变为试验区的开发区域,最终实现学院与地方之间在环境建设、文体建设、教育建设上的共建双赢。

参考文献:

[1] 蒋国华.教育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当代教育论坛,2002,(1):46-50;董昭江.大学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

学报,2004,(4):8.

[2] http://njrb.njnews.cn/html/2008-08/15/content_88423.htm.

[责任编辑 陈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