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2014-03-20 19:14
关键词:师德青年教师建设

董 勇

(河南农业大学人事处,河南郑州450002)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1]。高尚的师德就如同一部鲜活的栩栩如生的教科书,它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将会起到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不可估量的影响。现今,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愈来愈多的青年才俊加入到高校教师行列中来,他们活跃在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思政工作与行政管理的第一线,为高校的良性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高校青年教师学历高、知识新、思维活跃、观念先进,主体呈积极向上的状态,但也有一部分青年教师表现出道德意识淡薄、思想行为偏离师德要求的一面,亟需进行师德重建。因此,重新审视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现状,从中发现问题,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来优化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亦显得尤为重要且意义深远。

一、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应具备的师德观念

没有任何一种道德观念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级会拥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作为社会的道德观念之一,师德也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观亦即充分彰显了高校青年教师个体、集体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协同发展的一致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内涵。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敬业,就是要用恭敬严肃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事业;爱岗敬业是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履行良好师德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了爱岗敬业,才能够对教育事业充满深厚的感情,才能够自觉地践行师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献身教育是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履行良好师德的思想基础。只有具备了这一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忠诚地兑现对于社会、对于学生的承诺。诚然,想要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师在散播知识,传递正能量,照亮万千莘莘学子的同时,也燃亮了自己,并在默默的付出中收获无限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履行良好师德的灵魂所在。教师热爱学生,就能够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引起学生共鸣,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进而调动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教书育人是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履行良好师德的核心部分。教中有育,育中有教。也就是说,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自觉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在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又要注重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书和育人是一个统一整体,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既教书又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是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就是指教师的行为习惯或道德品质应成为社会上人们所应学习或效法的楷模;以身作则就是指以自身良好行为做出榜样,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见贤思齐。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师德最外在的表现。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会把自身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在生活中又能够以自身的良好品行为学生做出表率。教师的形象是作用于学生不可缺少的教育力量,一个思想品行高尚、学识渊博,能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教师,必然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四)崇尚科学,求是创新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职能,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高校青年教师所要承担的重要职责之一。因此,弘扬科学精神,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坚决抵制学术上的各种不端行为与不正之风,是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履行良好师德的客观要求。求是创新是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履行良好师德的行为准则。求是创新决定着教育发展的出路和素质教育的前途。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青年教师,就需要具有全球化的开阔视野,就需要具有面向未来的宽广胸怀,就需要具有科学发展的长远眼光,就需要树立严谨踏实、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与探索精神。

(五)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终身学习是指人们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是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履行良好师德的时代要求。多学一点知识与本领,就多一分竞争的实力。身为教师,若想成为教育教学上的行家里手,就需要不断地扩大自身的知识储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走终身学习的道路。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积淀自身的人文底蕴,提升自身的思想素养,使自己始终跟得上社会发展的节奏,进而真正成为学生们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与引路人。

二、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现状

当今高校青年教师具有时代所赋予的优良品质,整体素质是好的,他们献身教育、无私奉献,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艰辛劳动,为维护和发扬高尚师德传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2],并能以自身的良好行为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学生以及家长的好评。但仍有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在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理论学习不足,政治敏锐性有待提高

当下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可否认,在社会上一些负面的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下,部分高校青年教师也表现出道德水准偏失,理想信念淡薄,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与政治鉴别力。一些青年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弱,自觉性差,政治理论学习不足,政治水平与思想意识有待提高;一些青年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浮于表面,浅尝辄止,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深刻领会与把握;一些青年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较弱,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脱节。久而久之,这些个懈怠于理论学习的状态必将会影响到个人的工作作风与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

(二)爱岗敬业精神缺乏,责任意识有待增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主体的多元与公共资源的稀缺带来了竞争现象日益增多。在社会大环境的带动下,高校青年教师们增强了竞争意识,强化了进取精神,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青年教师受此影响而表现出心浮气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他们对于教书育人的使命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爱岗敬业精神,在表面维持教师职业的同时,把过多的时间、精力与才智投入到第二职业上,整天忙着做兼职,在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陷入误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要讲实惠,讲物质利益,因此,他们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责任意识有待增强。

(三)为人师表形象模糊,自身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放松政治理论学习,一些青年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难免会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工作中难以做到为人师表,自身素质有待提升。单位里抓得严一些,他们的那根“弦”就会绷得紧一些,反之,他们的“弦”就会松一些,自我约束力差;一些青年教师不能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就在照本宣科,对着课件或讲义念;一些青年教师认为自己毕业于名校,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就不屑于向老教师们请教授课经验,与同辈教师之间也缺乏必要的交流,不能及时认识到自身教学的不足之处,教学水平也难以提高;一些青年教师把教书与育人完全割裂开来,只满足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方面不闻不问,面对课堂上部分得过且过、无所事事的学生放任自流,无动于衷。

(四)科研学术态度不端,创新思想有待深化

当前,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是我国高校普遍采取的科研学术评价方式。除了职称评定对于教师论文发表的刊物级别及论文数量有所要求之外,一些高校对于教师的年度考核也引入了量化的考核方法,比如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必须在规定级别的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才能拿到与岗位相匹配的津贴与奖金。与资深教师相比,高校青年教师大多在资历、职称、薪酬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由此以来,一些青年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成就,增加自己的收入,往往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提升自己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于是,就衍生出一稿多投、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这种在短时间内学术成果泛滥的“学术泡沫”现象在我国也就屡见不鲜了。

三、新时期优化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根据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新特点与新要求,各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出优化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增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健全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管理工作

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管理工作要构建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和工会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齐抓共管要建立在责任主体落实、相关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基础上[3]。党委要把握方向、总揽全局;宣传部要负责协调学校的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开展青年教师师德调研和宣传等工作;人事处要围绕师资队伍建设开展青年教师师德考核和教育培训等工作;校工会要做好“师德标兵”“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的评选表彰工作;教务处、研究生处、科技处等部门要结合业务工作抓好青年教师教风学风建设工作;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等负责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在促进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完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保证。因此,各高校首先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实施细致,促使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用制度来引领青年教师,规范行为。其次,各高校应创新高校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方式,在每个学期都要对其进行师德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装入档案,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职务评聘等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严重缺乏师德的青年教师实行转岗分流,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解聘。对于师德评价好的青年教师,会优先安排其进行外出深造、入学研修等,做到奖惩分明。再次,各高校应完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监督机制,开通师德投诉举报电话,设立师德监督信箱,鼓励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状况进行监督与评议。

(三)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教育培训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培训,应注重加强理论学习,深化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与师德养成教育。高校应结合时代要求与青年教师的思想实际,通过新教师岗前培训、师德宣讲团、师德报告会、师德论坛等形式,分层次、多元化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全体青年教师,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使青年教师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通过学习《高等教育法》《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来引导青年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明确教师的职责,确立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深刻领会“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真正涵义,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切实肩负起为人师表、薪火相传的社会职责与使命。

(四)发挥高校青年教师先进典型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教师中的先进典型,激励与引导广大青年教师崇尚师德、争先创优,是优化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各高校应善于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与保护典型。首先,各高校应大力倡导新老教师的“传帮带”活动,通过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促使青年教师以老教师为榜样,真正做到敬业、乐业、勤业、精业。其次,各高校应定期举办师德表彰活动,真正让青年教师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进而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成为优良道德的传播者、实践者与示范者,以良好的师德行为塑造教育工作者的师表形象。再次,各高校应把先进模范人物请进来,给青年教师作师德报告,用他们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行、无私奉献的崇高追求来影响与规范青年教师的师德观念,从而促使高校青年教师们良好师德行为的养成。

(五)营造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良好氛围

师德反映了一所大学的文化品格,代表着一所大学的精神追求。师德所倡导的是教职员工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其传承和养成源于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文化品格[4]。因此,要把师德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传承和弘扬高校的优良的师德传统,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全方位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青年教师的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与此同时,优化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要进一步关心青年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实际困难,激发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促使他们能够安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努力成为被人们广为认同的好教师。

总而言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各高校应充分认识到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始终把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各学院、教学、师资管理部门也应把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各自的职能开展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活动,形成各部门分工负责,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其次,各高校要把师德教育工作与完善考核机制结合起来,促进青年教师注重师德修养、自觉维护师德形象;再次,学校领导与资深教师要带头遵守师德规范,履行师德要求,发挥率先垂范的影响与引导作用;最后,要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风尚,给予自觉恪守良好师德的青年教师相应的鼓励、尊重与嘉奖,为优化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1] 石振保.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8):83-84.

[2] 孙玉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7):130-131.

[3] 赵金瑞,李大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5):79-82.

[4] 刘川生.加强师德建设,培养一流教师[N].光明日报,2013-04-13(7).

猜你喜欢
师德青年教师建设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