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理性思考

2014-03-20 19:14王光应
关键词:信念信仰马克思主义

王光应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从而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崇高使命。为了验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揭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近10年来,学术界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开展调查和研究。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多数学者认为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信仰危机。例如,熊英等指出:当前,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断层、危机问题不容忽视,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构,已成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当务之急[1]。他们当中多数是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信仰出现危机现象的结论,还有一些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时代背景和当代中国社会的特点的考察得出大学生队伍中存在信仰危机的观点。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持危机的观点与当前大学生信仰的实际状况是否一致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从危机本身看,任何危机的产生必然带来严重的后果和难以挽回的损失。但是从现实情况看,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较好,能够代表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使命和根本任务来说,学术界关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正确的。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观点仔细剖析、弄清其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又要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找解决的办法。

一、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观点的解析

(一)从信仰本身的概念来看,信仰的形成期并非信仰危机期

关于“信仰”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端相信和尊重并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伦理学词典解释为,“信仰”是人们从内心深处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的尊奉,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可见,无论是一般性解释还是专业性解释,对信仰概念的解释都基本一致。信仰不仅是对某种精神现象的尊重和确信,而且表现为坚定的行为意志。理想、信念和信仰三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理想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当我们把理想转化为自身内在的固定心理体验和心理品格时理想才转化为信念,信念是理想的高级形式。理想也不同于信仰,理想不具备信仰的确信程度,更没有现实表现,是对遥远未来的设想。信念也不同于信仰,信念是指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它并没有行为的表示,信仰不仅是自己可以确信的看法而是在实际行为上予以实现。因此,信仰是信念的高级形式。徐明德等认为,其实,信仰与信念仍有明显的不同,信仰比信念更进一步,因为信念强调的重点是“确信”。而信仰不仅仅是一种确信,更重要的是它是在此基础上的充满敬重的感情升华和在确信与深厚情感基础上的坚定不移的行动意志[2]。信仰是人们知情意行的结合体。人们先熟悉和了解某种思想、观念、理论或主张,产生某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内化为强烈的意志、外化为经常性的行为,这就是信仰的形成过程。理想、信念和信仰的相互关系可以表述为理想→信念→信仰,它们是逐步提高,逐步深化,反映出人们对某种精神现象的认知和实践过程。因此,我们要明确理想、信念和信仰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总体上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信仰的确立是逐步推进的,只有先形成理想和信念然后才能最终树立信仰,这是由理想、信念和信仰三者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因此,当前大学生出现马克思主义信仰人数少符合信仰形成的渐进性特点。同时,少数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先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然后发挥带动示范作用让更多的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这充分体现信仰形成的个体性特点。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处于形成期的初级阶段,即信仰缺少阶段,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信念尽早形成,并经过进一步的教育使更多的人尽早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到那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进入成熟期。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期是信仰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也是问题常发的时期,对此我们既不能过于看重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种种困境,把它们上升到“危机”的层次,也要对存在的种种信仰问题给予充分关注和高度重视,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期向成熟期稳步推进。

当代大学生理想和信念的形成并不代表信仰的形成,理想和信念的形成又为信仰的形成奠定基础。这种从理想到信念到信仰发展的渐进性表明当前大学生正处于信仰的形成时期,还没有进入成熟期,但不是危机期。我们不能把信仰的形成期当成信仰的危机期,这样会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产生误解,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产生误判。

(二)从实证研究角度看,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少并非信仰危机

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个案调查是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实证研究的主要依据,这里仅以问卷调查为例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数据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近年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人数不断增长。我们仅以东北三所高校和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东北三所高校是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工商学院,均为本科高校,与我校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李宗元老师在其2006—2009年对东北地区三所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五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平均比例为19.1%[3]。而在2013年5月份我校组织的一次安徽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占被调查对象的38.2%,这表明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学生数在不断增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逐渐提高。二是近年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总体趋好。李宗元老师的调查数据显示缺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学生占56.5%,我校的调查数据为48.3%。总体上看,两个样本的调查结果表明平均超过半成的大学生缺少信仰,对于信仰缺少需要作客观分析,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危机”。著名的西方心理学家威廉姆·詹姆斯认为,信仰属于人生活中所有驱动力的一种,完全缺乏信仰会导致生命力的枯萎、堕落和衰竭[4]。我国大学生现状总体良好,大多数具备良好的思想修养、正确的政治观点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没有出现对生活丧失信心,对前途产生渺茫。2013年5月份我校的调查数据结果表明:在所有被调查对象中认为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的占77.5%,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的占88.4%,回答“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占85%,回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占88.1%。这表明经过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较好,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比较靠近。对于信仰问题的调查只是从更高的要求出发,从培养共产主义事业忠实实践者的高度进行的价值追问,对于大学生出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少的状况主要是由大学生的自身认识程度和实践特点决定的,不能把信仰缺少简单化而称之为信仰危机。

(三)从历史事件的角度看,信仰错失和信仰迷失并非信仰危机

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少是当代大学生处于信仰形成期的常态,对于多数没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学生是不是说他们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危机,我们还要作进一步的分析。有学者认为缺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学生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信仰错失,二是信仰迷失[5]。他们把这种信仰错失和信仰迷失归结为信仰危机的具体表现。出现这种情况有深刻的历史原因,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首先,上个世纪60—70年代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领域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即“十年动乱”。全国大中学校学生停课闹革命,他们被称为“红卫兵”。红卫兵参加造反活动,他们揪斗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党政领导干部,扰乱社会秩序,严重破坏生产力发展。学生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捍卫马克思主义。但是结果却适得其反,他们崇拜的马克思主义是极端个人主义,是对个别领导人物的个人崇拜而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崇拜,他们不是不信仰马克思主义而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误解,这是一种马克思主义信仰错失。其次,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国又发生了一起反革命动乱事件。1989年春夏之交,国内许多高校大学生受到一些反动分子的挑唆和诱惑集体大串联,进行非法的集会、游行和示威,以此表达对某些领域腐败现象和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愤慨和不满,此次事件被称为“六四”风波。大学生并非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丧失信心,也不是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而是受到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错误地认为腐败和社会不公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造成的。大学生在此次暴乱中对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言论难以分辨,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并且做出冲动而愚蠢的行为,这是他们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一种迷失。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错失和迷失表明他们的信仰正处于形成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还没有成熟,某些偶然突发事件的发生使他们难以驾驭,在实际行动上就产生信仰错失和迷失。这种错失、迷失思想和由此产生的行为给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甚至恶劣后果。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错失和迷失并非信仰危机表现,而是他们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期的正常表现。随着事件的平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认识更加清晰,客观上增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和重要使命,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许多大学生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错失和迷失,这是何原因造成的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并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二、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少的原因剖析

(一)信仰自身的特点决定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呈现多样化

信仰来源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其来源于现实的特点决定信仰符合人们的需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和精神追求,这是人们信仰产生的原初动力。在原始社会,人们因为生产力落后而产生对自然界的神秘感和敬畏感,这种神秘感和敬畏感化为他们的精神寄托,即对图腾的崇拜;在古代社会,人们处处遭到阶级剥削和压迫,他们在无法改变现状的痛苦时转而寻求精神慰藉,这就是对宗教的尊奉;在现代社会,人们面对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而精神生活空虚的局面,不得不产生对不同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追求,这些都证明人们因为生活的需要而离不开信仰。信仰来源于生活实践,又高于生活实践,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或者说是对现实的超现实表达或理想主义追求[6]。信仰超越于现实的特点表明信仰具有一定的非理性和虚幻性,人们可以建立正确的信仰,也可以建立错误的信仰,更可以不需要信仰。没有信仰的人并非不能生存,信仰是人们生活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些只需要满足基本生活的人是不需要信仰的。所以,从信仰的来源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的特点来看,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少是正常的,符合信仰自身的特点。

(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当前大学生中马克思主义信仰与非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存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7]。这是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这一基本国情决定在意识形态领域是一元主导和多元并存的格局,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多元价值观念并存。这种格局使大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思想观念的教育时,同时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这种多元价值观从内容上说一是表现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倡导的议会民主制和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价值观,这种政治思想观念在当代中国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生存的空间,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集体主义原则形成鲜明对比。初级阶段的生产力不发达状况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诱惑力,他们往往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与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作对比,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优势和潜力,这增加了他们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难度,如果缺少针对性的教育就会产生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信仰。二是表现为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残余。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使得“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8]。这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也产生影响,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缺乏,容易感染宗教迷信思想,产生错误的有害的唯心主义信仰。已有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宗教信仰和迷信信仰。例如,李宗元老师在其2006—2009年对东北地区3所高校的5次调查中显示,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占12.3%,有迷信信仰的大学生占0.2%;2013年5月份我校的调查结果显示,信仰宗教神灵的大学生占7.8%。因此,我国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的基本国情决定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封建主义宗教和迷信等非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大学生信仰中还有一定的生命力,它挤占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空间。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的缺少使得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缺乏外在的动力

中央“十六号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通过开展一系列教育使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9]。作为指导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无论是原则目标还是具体要求都没有明确提出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缺少外在的动力。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更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当代中国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表明我们允许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价值观并存,与传统社会的一元价值观格局相比提高了对大学生不同信仰的比较鉴别能力的要求,从而增加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难度,他们只有对马克思主义高度认同和充分实践才能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当代中国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表明不同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会对代表未来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的当代大学生展开激烈的争夺。因为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这种表现为占领与被占领关系的竞争格局提高了大学生用意识形态武装自己的主动意识,他们在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时还要不断的同非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反马克思主义信仰作斗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力和持续性。

要提高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断完善,作出制度性规定,这样才能改变他们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少的状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中国精神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实现“两个百年”的伟大梦想重要观点。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分别从价值向度和信仰向度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进行了揭示和概括。”[10]中国精神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概括,它集中体现当代中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坚定意志,对以中国精神为主旨的中国梦教育就内在包含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这是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新概括。中国精神教育由于贴近实际而初见成效,近年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人数的增长就是明显的例子。因此,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的设定是开展信仰教育的重要举措。

(四)大学生自身认知特点制约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当代大学生思想先进,积极要求进步。他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用实际行动表达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认同。已有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对所学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表示认可,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抱有希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满怀信心,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表示满意和服从。但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他们的实际行动功利化成分较多,许多大学生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应付考试的手段,把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作个人利益的筹码,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工具性认同而非价值性认同。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缺乏深入系统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认识不够,表现为知识性认同而非理论性认同。他们对真假马克思主义难以辨别,遇到大是大非问题立场不坚定,左右摇摆。他们缺乏在实践中深入检验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把握不够,表现为知识性认同而非实践性认同。他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路长期性、曲折性认识不足,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困难就畏缩躲避。这些认识和实践的局限性制约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普遍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少,马克思主义信仰迷失和错失。

出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观点有其客观原因,我们要正确分析和积极应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决定教育者和人民群众对大学生寄予很大的希望,他们认为大学生一定会成长为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奉者和践行者,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一旦出现缺少、错失和迷失,他们便会表示十分的担忧,因而提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危机”,对此我们既要有自己的正确看法,又要增强防范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意识,积极主动应对信仰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准确及时把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状况,增强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善于把握机遇,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水平。

[1] 熊英,阳海英,周行.价值多元背景下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60-62.

[2] 徐明德,熊建圩,黄明理.信仰的含义及特征[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8.

[3] 李宗元.当前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39-41.

[4] [德]BREZINKA W.信仰、道德和教育,规范哲学的考察[M].彭正梅,张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吴海盛,刘志斌,王凤霞.大学生信仰研究的文献综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3):82-86.

[6] 徐明德,熊建圩,黄明理.信仰的含义及特征[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5-8.

[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2.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3-5.

[10] 韩丽颖,李忠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调整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研究,2013(9):50-53.

猜你喜欢
信念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为了信念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发光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