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强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试论汉语方言词典的编写原则
曹 强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汉语方言词典编写存在诸多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汉语方言词典编写应注意四条大原则:利他性原则,即编写词典应该充分考虑受众的层次,以方便读者使用为目的;全面性原则,即词典包含方言点全面、收录词语系统、义项完备;差异性原则,即方言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不能为了便于比较,有意抹杀了方言间的差异性;规范性原则,即词典注音、释文和举例要规范,语言要简洁、准确,以共同语训释方言词语。
方言词典;编写;原则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汉语方言研究日渐兴盛,汉语方言学著作不断涌现,方言词典不断增多。因研究需要,笔者经常查阅各类汉语方言词典,使用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有些问题关涉方言词典编写的体例和原则,鉴于方言词典日益增多,原有的方言词典将补充修订,故将笔者发现的问题胪列于此,期望能引起研究方言学者的关注,共同推进汉语方言词典的编写工作,提升汉语方言词典的质量。
所谓“利他性”原则就是指方便读者使用。编写词典时应该充分考虑受众的层次,以方便读者使用为目的。传统词典通常有音序检字表、部首检字表、四角号码检字表等,旨在便于读者检字。今人整理古代字书或词书时,经常会在字书或词书后附四角号码检字表或索引表。例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书后专门附《说文解字四角号码通检》方便读者使用。[1]1-121又如,王念孙的《广雅疏证》是训诂学史上重要的著作,但篇帙浩繁,限于体制而不便检阅。戴山青耗费大量时间为《广雅疏证》编制索引。中华书局2004年版将《广雅疏证》与戴氏编制的《广雅疏证索引》合为一册,一并推出,给读者带来极大的便利。[2]1-234可见,利他性原则是词典编写的首要原则。汉语方言词典编写亦不能例外。因方言有些本字难考,或者某些有音无字,学者通常以“□”或同音字替代。汉语方言词典一般采取音序或音节检字,较少使用部首检字和四角号码检字。音序或音节检字表对汉语方言词典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兰州方言词典》中列《词典音节检索表》[3]20-22,仅有音节,没有对应的页码,读者需要花气力逐页翻检,给读者查阅带来极大的不便,这违背了词典方便读者使用的目的。因此,汉语方言词典编写时应当遵从利他性原则,不能为了省时、省力,而忽视或漠视读者的需要。
“全面性”是指词典包含方言点全面、收录词语系统、义项完备。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变体,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汉语方言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国复旦大学与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合作编写,中华书局)、《东北方言大词典》《闽南方言大词典》《四川方言词典》等因其涵盖地域广阔,不可能穷尽全国或全省每一县市方言词汇,难免会出现遗漏部分重要方言语料的现象。李荣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分41卷,以省会或主要城市为核心,编写分地方言词典,这套系列方言词典在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模仿李先生的体例,编写某某城市方言词典,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县市方言词典问世。这将为今后编写大型现代汉语方言词典奠定基础。
县市词典应当全面或者尽可能全面地收录当地方言词语,尤其是重要的方言词语,如果遗漏较多,自然会让读者怀疑方言词典的价值。因此,方言调查一定要深入、细致,同时需要注重历时比较和共时比较。重视时空观在方言研究中的体现[4],重视方言的内外比较[5]。现有的汉语方言词典有时会忽略此问题。例如,兰州、西宁等地,将“跑,奔跑”读作[va],有“[va]趟子”“[va]展了”“一趟子[va]了”等说法,[va]本字应为“”。“”,《集韵》乌瓦切,影母马韵上声。《集韵·蟹韵》:“跨,跨,行貌。”《集韵·马韵》:“跨,行不进貌。”由“行进”之意引申为“跑,奔跑”之意。今甘肃、宁夏、青海等地方言多见,可惜《兰州方言词典》《西宁方言词典》《银川方言词典》等工具书未收此词。
又如,“断”可表示“驱赶,追赶,撵”等意思,其义多见于近代汉语文献作品,如《醒世姻缘传》六十八回:“偏生的又撞见员外,又没叫俺进去,给了俺四五十个钱,立断出来了。”其中“断出来”就是“撵出来”。《聊斋俚曲集》:“独自一个人,占着店一间,三日头就要往外断。”“往外断”即“往外撵”。《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差人要带着宦成回官,少不得打一顿板子,把丫头断了回来,一回两回诈他的银子。”“断了回来”就是“撵回来,驱赶回来”的意思。《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断,方言。赶;追赶。”所举例子有:秧歌剧《惯匪周子山》第二场:“你姐夫,你姐姐,你婆姨叫人家断跑了。”张初元《芦芽山下》:“民兵们乐得哈哈大笑,有的还一个劲地喊着:‘断狗日的!’”“断”表示“驱赶,撵”之意,今甘肃、宁夏、青海等地方言常见。如今宁夏海原方言有“断狼”之说,指“追狼,撵狼”,喻指速度快。甘肃兰州话有“把那倯断出去把那家伙撵出去”,青海西宁话有“断跑了”等。可是《西宁方言词典》《银川方言词典》中“断”词条下无“驱赶,追赶,撵”义项。
“差异性”是指方言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不能为了便于比较,有意抹杀了方言间的差异性。此外,方言词语的书写形式相同,但在具体的方言中其所指可能不同,编写方言词典应该注意凸显方言间的差异性。
现有的方言词典有时候为便于共时比较,多注意其相似性,忽视了其差异性。例如,西北方言将“粉碎的小米粒”读为“[tʂəŋ]子”或“[tʂən]子”,个别方言中读作为“[tsəŋ]子”或“[tsən]子”。其本字应为“疹子”。“疹”,《广韵》章忍切,章母轸韵开口三等上声。西北方言读音与“章忍切”相合。《释名·释疾病》:“疹,诊也,有结聚可得诊见也。”《玉篇》:“疹,瘾疹,皮外小起也。”“疹”指“皮肤上发出红色小点,形如米粒。”众所周知,所指对象相同或相似,由本义可以引申出新的意义。由于“皮肤上发出红色小点”与“粉碎或碾碎的小米粒”“雪的小颗粒”等形状相似,所以,“疹子”引申指“粉碎或碾碎的小米粒”“雪的小颗粒”等。西北方言有“荞麦疹子”“苞谷疹子”“麦面疹子”“雪疹子”等说法。河湟“花儿”中所唱“大燕麦拉成疹子了”,是指将“燕麦碾成小颗粒了”。燕麦碾成小颗粒状后可以用来做饭,西北地区过去常常沿袭着这种饮食习俗,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这种饮食习俗渐渐消失。“疹子饭”是指用“苞谷疹子”“荞麦疹子”等做的饭,今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部分地区仍有用苞谷疹子做饭的习俗。《银川方言词典》《乌鲁木齐方言词典》《西宁方言词典》中均未收“疹子”词条。相隔十多年之后出版的《兰州方言词典》中也未收“疹子”词条,但是收有“疹(笔者按:原文中写作‘珍’)子面”词条,作者解释为“莜麦磨成的面粉”[1]308。据笔者调查,兰州方言中有“雪疹子”“苞谷疹子”“荞麦疹子”等说法,《兰州方言词典》中为何失收“疹子”词条,或许与《银川方言词典》《乌鲁木齐方言词典》《西宁方言词典》等影响有关,作者仅仅着眼于相似性,忽视了差异性。
又如,朱正义先生指出:“关中方言有‘胡墼’‘泥墼’。‘胡墼’即土坯,主要用来砌墙。‘泥墼’较大,用来作炕,也称‘炕面子’。”[5]164据笔者调查,宁夏、甘肃、青海等地也有“胡墼”“泥墼”之说。二者主要有三点不同:一是用途不同,“胡墼”用来砌墙,“泥墼”用来作炕,俗称“炕面子”,这与关中方言相同。二是制作方法不同,打“胡墼”有特制的模具,一般将湿土填满模具,接着用平底的石杵子上下击打,使其坚实,完后卸掉模具,整齐地垒放起来,待其晒干后用来砌墙。制作“泥墼”是将土夹杂麦子搅拌成泥,然后墁成较大的长方形土坯,待其稍干后,立起,晒干。三是大小不同,“胡墼”较“泥墼”小,“泥墼”通常是“胡墼”的八至十倍,甚至更多。“土墼”常常连用,古书中多见。例如,《阅微草堂笔记》:“北方之俗,凡神祠无庙祝者,虑流丐栖息,多以土墼墐其户,而留一穴置香炉。”《台湾通史》二十三卷:“亦有瓦屋,土墼为墙,久而愈固。”二十六卷:“乡村建屋,范土长方,厚约二寸,曝日极乾,垒以为壁,坚若砖,谓之土墼,费省数倍。”《续传灯录》:“今日却遇着个踏土墼汉。”“踏土墼汉”即今西北方言所说的“打胡墼的人”。可见,“胡墼”与“泥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当属两个词语。《银川方言词典》《乌鲁木齐方言词典》既无“胡墼”词条,也无“泥墼”词条。《西宁方言词典》收“胡墼”词条,解释为“土坯”[5]29,未收“泥墼”词条。相隔十余年后出版的《兰州方言词典》中收“胡墼”词条,解释为“土坯,用木模具制出的砖行泥块,是旧时砌墙的主要材料”[3]63-64,未收“泥墼”词条。《西宁方言词典》以“土坯”解释“胡墼”,将“胡墼”与“泥墼”混同,忽视了其内部的差异性。《兰州方言词典》或许受《西宁方言词典》《银川方言词典》等影响,失收“泥墼”词条,忽视了方言间的外部差异。
汉语方言词典的价值在于全面展示该方言的特点,便于读者了解此方言与彼方言之间的异同。如果一味追求此方言与彼方言相似的词语,忽视或遗漏该方言特有的语词,可能会降低该方言词典的质量,甚至会削弱其学术价值。
“规范性”就是指词典注音、释义和举例要规范,语言要简洁、准确,以共同语训释方言词语。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性变体,方言中的有些语音不能用汉语拼音拟写,加之调值不同于调类,方言词语连读时关涉连读变调等问题,所以,记音时原则上应采取宽式或严式国际音标标音。此外,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性工具,不属于某一地区或民族特有,方言亦是如此,研究方言的目的不仅在于推广普通话,而且在于丰富汉语史及普通语言学理论。因此,汉语方言词典首先应当采用国际音标记音。然而商务印书馆2010年出版的《新编北京方言词典》[8]、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陕西方言词典》[9],都采取汉语拼音记音,其中词语的调值、连读变调、儿化、Z变韵等重要的语音现象,读者无法从方言词典中获得。
方言词典的释义要准确、简洁,不拖泥带水,但方言中特有的事物应该详细解释,以突出方言的地域性特点。例如,“连手”,《西宁方言词典》解释为:“相互信赖的恋人。”[7]148“连手”也作“联手”,是指“朋友”,后多指“恋人”。《西宁方言词典》中释为“相互信赖的恋人”有增字为训之嫌。再如,解释“花儿”方言词语的《花儿民俗辞典》中列“菜水”词条,作者解释为:“菜水,家常蔬菜,在甘肃的洮、岷、陇南一带方言叫菜水,有其中主要成分是水的意思。洮岷‘花儿’有言:‘眼泪如握菜水呢’,是说人伤心痛哭时,眼泪淌得就好像用手挤握蔬菜使其出水一样。这个生动景象里隐藏着当地群众一种最重要的食菜习俗——制作酸菜。制酸菜很容易,先把苜蓿、苦曲、白菜之类的菜水洗净、切碎,再担到河边反复淘洗——‘眼泪如握菜水’的情景就出现在这里。”[10]15其中有两处不符合规范性的原则。第一,“在甘肃的洮、岷、陇南一带方言叫菜水,有其中主要成分是水的意思”的解释,存在句法错误,词语搭配不当,语言拖沓。第二,作者误将“渥”理解为“握”,对方言中特殊的词语做出了错误的解释。“渥”,《说文解字》:“霑也。”《广雅·释诂》:“渥,渍也。”《广韵》入声觉韵,于角切。《集韵·候韵》:“沤、渥,《说文》‘久渍也’,或作‘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沤’或假渥为之。如《左传》‘鄫人沤菅者’,《周礼》注引作‘缯人渥菅’是也。”“渥”表“沤渍”之意,古书中多见。如《周礼》:“練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郑玄注:“渥读如‘缯人渥菅’之渥。”陆德明《经典释文》:“渥与沤同。”《诗经》:“颜如渥丹。”郑玄笺:“渥,厚渍也。”今甘肃、宁夏、青海等地“渥”表“沤渍”意,音多合于角切。“渥菜水”是西北地区一种习俗,大都用米汤、面汤等浸泡菜叶使沤酸,菜可以吃;菜水可以用来下面,也可以作为夏天的饮料,祛暑消食。洮岷“花儿”中“眼泪如握菜水呢”,并非“眼泪淌得就好像用手挤握蔬菜使其出水一样”,而是形容眼泪之多,以泪水浸泡菜叶,沤渍变酸,隐喻“花儿”内心的酸楚。同样的例子,在现有汉语方言词典中较为多见。
辞书编写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复杂的智力劳动过程”[11],需要经过多次修改不断完善。汉语方言词典编写更需如此。摭拾当前汉语方言词典编写存在的问题,期望能为正在编写或准备编写方言词典的学者提供借鉴,希望能为已经出版的方言词典将来重新修订提供参考。
[1][汉]许慎.说文解字注[M].[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清]王念孙.广雅疏证(附索引)[M].钟宇讯,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
[3]张文轩,莫超.兰州方言词典[K].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邢向东.试论时空观在汉语方言研究中的体现[J].山东大学学报,1998,(4):74-79.
[5]邢向东.关于深化方言词汇研究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7-122.
[6]朱正义.关中方言古语词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张成材.西宁方言词典[K].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8]董树人.新编北京方言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9]熊贞.陕西方言词典[K].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10]郗萌.花儿民俗辞典[K].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11]杨宝林.浅谈辞书编辑的体例意识[J].辞书研究,2006,(4):144-148.
【责任编辑 朱正平】
On Chinese Dialect Dictionary Com piling Princip le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compiling the dictionary of Chinese dialect.Based on these problems,a dictionary of Chinese dialectwrit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four principles:principle of altruism,comprehensive principle,difference principle and normative principle.
dialect dictionary;compilation;principles
H316
A
1009-5128(2014)21-0083-04
2014-07-22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科研项目:关中戏曲语言研究(2013JK0286)
曹强(1977—),男,宁夏海原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汉语音韵学与方言学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