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叶林
(湖南外贸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湖南省总人口6768万人,乡村人口4148万人,湖南城镇化水平38.7%,明显低于全国43%的平均水平,可见,湖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份。农产品市场营销就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而实现农产品潜在交换的活动过程,是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个人与群体,在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流通过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需求目标的各种产品创造和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1]。农产品的营销状况直接影响了以种植和养殖为业的乡村人口的收入和生活状况。从目前的湖南农产品的营销现状来看,农产品营销渠道不畅、市场开拓不力、产销矛盾突出。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以需求为导向,调整湖南农产品营销战略,优化营销策略,拓展湖南农产品市场,已成为促进湖南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湖南省水稻、苎麻、茶叶、柑桔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水稻是湖南最重要的农作物,其次是油料和蔬菜,湖南农业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家庭畜牧业两大领域[2]。目前主要的农产品的的营销现状如下。
湖南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九,水稻产量常年稳居全国第一;养殖的规模化比重达到 65%,产业发展水平比较高;淡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五;柑橘常年产量450万吨以上,居全国第一,有一批有特色的地方名优特品种;蔬菜常年产量居全国第七。但总的来看,湖南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湖南大宗农产品卖难的问题相比,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由于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不规范和不完善,产品营销渠道的不稳定,产品不能以最快的速度顺利到达消费者手里,导致农产品积压、腐烂,造成较大的损失。例如2011年4月,岳阳市君山区叶类菜批发价格持续在0.12-0.15元/斤徘徊,大量蔬菜卖不出去;永顺县柑橘大丰收,但到2012年2月下旬,每斤售价仅0.12~0.18元也无人问津。这些蔬菜水果的卖难问题主要就是销售不顺畅导致的后果。
农产品市场之所以频繁出现滞销和价格大幅波动,除去天气等不可预见的客观因素外,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产销脱节。一方面,由于农作物生产受自然生长周期影响,导致阶段性过剩与短缺,造成价格起伏波动。另一方面,生产一线的农民不了解市场行情,盲目生产,最终造成部分农产品滞销与部分农产品价格飞涨现象时有发生;大部分地区农业最基本的经营现状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为主,经营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与管理。农户的经营比较随意,生产管理没有统一规范,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农民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不知道市民想吃什么,跟风种植严重,生产无特色无目标;市场信息反应滞后,不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没有根据市场供需合理调节上市时间和数量,导致农产品大量集中上市;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产品集中种植地缺乏上规模的交易场所,供应地和销售地的信息缺乏合适的沟通渠道,这些都容易导致卖难问题的产生。
居民消费观念和农产品需求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优质农产品需求急剧增加,泰国米由于质量较好,每年大量流入我国。湖南大米在北方市场基本退出,在沿海不断被挤占的根本原因在于品质不够好。上海市场都是江浙的粳米当家,湖南产的籼米难上餐桌。名优土特产品受欢迎,江永的香柚畅销全国,在每年的湖南农博会上,销量居高不下。在2012年11月的湖南农博会上长沙沙龙畜牧有限公司的“宁乡花猪肉”和湖南九龙农产品销售公司的“可生吃的有机水果玉米”连续两日买断货,销售额超过20万元。绿色食品走俏,浏阳的黑山羊、洞庭湖的板鸭、富含硒的湘西猕猴桃汁等已成为城市居民津津乐道的消费品。盛湘王米、生态米和富硒米每公斤价格10至数十元不等一样受追捧。因此,绿色、无污染、特色名优产品是消费者追求的农产品消费方向。
各级政府把农产品的营销问题当作重要措施来抓,湖南已经拥有一批知名度高的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品牌,金健、唐人神、辣妹子、益鑫泰、江永香柚等一批在全国范围内享有一定盛名的名优特新名牌,拓展了农产品的市场空间,但仍有大部分地区和农产品没有树立自己的品牌,市场竞争能力较差。湖南省柑橘年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椪柑与芦柑外表相似,但椪柑汁多,存放期更长,品质更好,例如在上海,湘西椪柑知名度远远不如芦柑,明明是湘西的椪柑,打的却是福建芦柑的旗号。湖南油茶面积全国第一,茶油品质堪比橄榄油。但湖南茶油企业对产品推广乏力,品牌维护与危机公关能力差,在上海市场所占的份额很小。 湖南茶叶产量居全国前列,但在上海市场依然是龙井、碧螺春的天下,湖南绿茶针插不进。“湘字号”在沪立足难,表面上是由于渠道的缺失;实质上是推广乏力,品牌不响。湖南农产品在上海的遭遇只是一个缩影,这表明湖南农产品要提高竞争能力,走品牌化的道路是必然选择。
要解决湖南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应该从农产品的营销改革方向下手,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产品不能顺利销售的主要原因是与需求的不对称所导致的,农产品的销售一样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在需求的导向下来合理安排种植和养殖,改革的主要切入点有如下几点。
湖南农产品每年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卖难的问题,要解决这一现象,首先要做好市场调研。由于农产品种养具有分散性,由农户来完成调研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当地政府部门牵头,根据市场的需求要求和往年的需求规模,进行调研和规划,制定比较合理的计划,在政府的宏观领导下,利用政策为杠杆,组织农户科学合理的种植,以求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量相吻合。
农产品的顺利销售还应该拥有顺畅的流通渠道。在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湖南农产品的流通途径,加强流通环节的建设[3]。湖南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例如长沙马王堆农产品批发大市场和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年交易额分别达200亿元、181亿元,全省农产品年总交易额达650亿元,但是产地交易市场的规模较小,交易能力比较有限。如怀化洪江市的柑橘交易市场每年集中发往全国各地的柑橘仅50余万吨,对于富产柑橘的大湘西地区而言,交易市场的规模和功能还是比较有限。农产品的保鲜要求比较高,因此还应该加强交易市场仓储物流的功能。产地交易市场的建立也应由政府牵头,建立与农产品市场需求规模匹配,具有仓储,保鲜,交易等功能的农产品流通枢纽。加大网络直销渠道的建设,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特色农产品上网工程”,与淘宝网、阿里巴巴合作,打造“特色湖南”网上平台,实现农产品产销无缝对接,已有“童胖子”酱板鸭、毛氏红烧肉、“辣妹子”辣椒酱等33个品牌 100多个产品受到网友热捧,但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还应有更多的产品可以借鉴网络销售成功的产品的经验,加大对网络销售渠道的建设和利用。
湖南多种农产品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是交易总额和利润率却并不占有优势,究其原因主要品种不优良,缺乏竞争力。以湖南大米为例,21世纪以来,湖南作为中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大省,其大米出口量却在显著下降,创汇能力下滑,湖南大米在北方市场基本退出,在沿海由于品质不好不断被挤压[4]。因此农产品光有产量是不够的,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在于质量。“隆平乌山贡米”得到袁隆平院士的指导和支持,产品从种植源头到销售终端均由合作社组织统一开展,并执行严格的绿色无公害种植和遵守严格的加工操作规程,产品质量完全符合绿色无公害检测标准,更凸显质量价格优势。例如金健米,但因其选用洞庭湖区优质香稻为原料,引进日本、意大利等国先进设备,采用全新的工艺流程和自动监控技术精细加工,使米粒细长透明,米质色泽鲜艳,口感软硬适中,气味清香上口,再加上精美的包装和宣传推广,使其迅速成为湖南大米市场上的知名品牌,竞争力大幅提高的同时获得较高的附加值[5]。由此可见,农产品的同质化程度比较高,做好市场细分与定位,创优质产品,是提高竞争力的有利途径。
创知名品牌是解决湖南农产品难卖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品牌是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知名品牌会给农产品经销企业带来高额利润,知名品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能更好的吸引新消费者。湖南省农产品及其加工生产领域已经涌现出一批知名品牌,例如金健、唐人神、辣妹子、益鑫泰、江永香柚等,这些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均获得了良好的收益。湖南农产品创品牌应对差异化特征明显的产品进行商标注册,提高质量创名牌,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提升获利空间。
湖南农产品主要集中在水稻、苎麻、茶叶、柑桔等产业,提供农产品的附加值就应该对其进行深加工。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应大力发展优质稻精深加工,扩大优质精米、有机米、营养糙米和功能性大米加工份额,提升“湘米”品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积极研发新型大米食品。绿茶、黑茶加工应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对传统制茶业的升级改造,增加名优茶、有机茶产量,扩大高端茶叶消费市场占有率。利用高新技术提取茶多酚、儿茶素、茶氨酸等茶叶功效成分,促进茶加工业发展,提高茶叶加工附加值。大力发展茶叶包装、茶具等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棉花、苎麻加工应搞好棉麻加工与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终端产品需求的有效衔接。突出柑桔等特色水果加工重点,在发展水果罐头等主导产品的同时,加快发展浓缩果汁、果酒、果醋等产品,提高果皮渣高效利用与综合加工能力。如株洲市个私业主在攸县创办食品公司,建立藠头精加工车间,引进年生产能力4500吨的现代化生产线。该公司申报“家常宝”商标,有关部门审定后,为其颁发了出口许可证,不到一个月时间,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地客商即与该公司签订了2000吨优质藠头的订购合同,价格增至每吨1.38万元,是粗加工的17倍。该公司带动新市、网岭等8个乡镇300余农户种植藠头500多公顷,藠头成了攸县的支柱产业,大大提高了藠头产品的附加价值。
完善产品营销网络,提倡多种营销渠道并用。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专卖店、连锁店等直营店的形式直接销售,缩短流通过程,节约流通成本,树立知名品牌形象。农产品产地政府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的产品展示展销会,开展营销推广活动,扩大“湘”字号农产品在各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份额。拓宽第三方物流经营领域,扩大出口贸易,实施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新兴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强对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形势分析,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增强出口业务的主动性。2011年我省农产品出口额为6.27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为6.3%。而同为农业大省的山东省2011年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了138.5亿美元,因此,提升湖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湖南农产品拓宽渠道的有利选择。
[1]邹乐群.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湖南农产品营销战略[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7):22-23.
[2]屈先进.湖南农产品现状及其对策初探[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28-29.
[3]谢国华.湖南省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调查与思考[J].农村市场周刊,2012(31):30-32.
[4]湖南农产品谋“东进”[N].湖南日报,2011-08-24(01).
[5]农博会上大米企业摆擂台[N].湖南日报,2012 -1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