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

2014-03-20 09:55王欢储志新
外语与翻译 2014年2期
关键词:舆情舆论校园

王欢,储志新

(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开始大面积普及微博这种分享平台和信息传播方式。由于社会上的主流群体和使用微博的群体已经达到了高度的契合,而在各种热点事件中,微博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新世纪我们已经步入了微博时代。[1]在微博环境下,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新特征予以把握,同时将其与微博的特性和功能相结合,有效引导和监督网络舆情,可使舆论危机公关的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微博传播的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微博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起,随着逐渐攀升的信息发布量和注册用户数量,微博正在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其他媒体形态及网络传播方式不同的是,微博具有以下特征:

(一)传播速度的惊人性

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工具,微博的出现,使信息有着惊人的传播速度,俨然成了即时发布的信息[2]。多样化的使用终端和便利性的操作,使人们可随时随地地发布信息,同时由于微博具有转发的功能,能够快速转载别人发布的信息。这些特点和功能,使微博上信息的传递和增长速度迅猛,传统媒体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二)内容的原创性

在微博上,有大幅增加的原创性内容。微博甚至要比博客和论坛更加具有便捷性,任何人都可以尽情地发表感慨和议论。微博俨然成为一种独自的媒体,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尽管只限定了140个字符,但却可以传达激情,凝练感情。相比于互动论坛和博客,微博爆发了大量原创性的内容,刻上了个人专属的烙印[3]。

(三)形式的碎片性

无论是内容还是文本,微博都呈现出碎片式的表现形式。个人生活感悟、杂谈、随想以及阶段性新闻事件的进展,都是其承载的内容。这些不完整的文本和不连贯的信息,使人们阅读微博时,往往是无序和散乱的,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二、微博给高校网络舆情带来的影响

所谓舆情,具体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民众对于各种社会现象以及国家管理者所持的态度、看法和所发表的意见[4]。以此类推,高校舆情具体是指学生对于高校校园内的各种事物、管理、社会现象所持的态度和看法。

(一)使高校舆情的形成速度加快

微博具有自身特点的鲜明性和显著性。在传播的第一个阶段,首先是在网络上发布学生们对社会事件和校园事务的看法。而这些事件可能是自发的,由传统媒体的失语而造成的。在传播的第二个阶段,在校的大学生通过互动和交流,在网上发布各种意见,最后取舍整合,而形成统一的意见[5]。这个阶段最为关键,可促成网络舆论的形成。第三阶段为一旦有传统媒体或校方介入,网络舆论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高等学府虽然在微博出现之前也有贴吧和BBS等,但往往会受到受众和上网时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学生更新微博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发送短信、手机上网等,可快速而简洁地报道身边发生的人和事,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参与,随时做出评价。这样,校园网络舆论能够迅速地形成,不需要酝酿和发酵。

(二)使网络舆情的内容范围进一步扩大

受各种外来因素的干扰和侵袭,当前的校园喧嚣而鼓噪,网络舆情也有着复杂而纷繁的内容。高校网络舆论可以说包罗万象,如新闻娱乐、社会热点、国际时事等,大学生由于接受能力强、信息素质高、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对于这些热点话题,非常乐于参与。这样借助于微博,可对各种知识和民间科普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可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并使社会民众的知情权进一步扩大[6]。

(三)增加了高校网络舆情和大学生思想的契合度

在高校范围内,人们的教育经历、知识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对个人观点的表达也在同一水平线上。而微博可提供话语空间,大学生可自由地发表意见,而必不受外界控制,他们可以畅所欲言,直抒胸臆。由于微博不存在现实厉害关系,所以无论是社会中不公平现象、生活纠纷还是人际冲突,大学生们都可以尽情发挥[7]。网络微博舆情就像一个晴雨表一样,能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客观和及时的反应。这对于管理者对高校舆情稳定和校园动态的及时把握,意义非常重大。

三、微博环境下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和监测的原则

(一)充分尊重学生利用微博表达观点的权利

凭借微博这种传播工具,大学生可自由表达意见。学校管理者通过微博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对学校各种政策的出台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学校还可以在微博上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所以,高校管理者在监控校园舆情的时候,必须充分掌握这一原则:只要是不违背社会道德、不侵害法律法规的微博言论,学校都应该充分尊重,绝不能采取打压的姿态,将微博舆论看做洪水猛兽一般。市场经济的大潮难免会对校园造成不可避免的冲击,所以校园内不同文化、不同群体之间难免会有各种摩擦发生,而微博正好能为各种偏见的化解、矛盾的协调提供合适的空间。

(二)重点监测与实时监测相结合

由于微博信息有非常快的更新速度,各类事件的发生和舆情的散布几乎是同步在进行。所以高校领导者和管理部门应对微博信息进行实时关注,随时了解校园舆情,并重点关注微博上的活跃者。尽管这些活跃者并没有占有较大比重,但他们却成了校园网络信息的主要传播者。这一类人往往有着极强的主动意识来参与公共事务,喜欢将各类意见和信息在网络上发表和传播,这样对校园舆论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积极引导和密切关注这些校园网上的活跃群体,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和学校有关的纪念日和节假日,应重点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测工作。

(三)微博舆情的反馈工作应充分重视

微博环境下监测高校舆情的宗旨是为了及时发现校园中的各类问题,如在微博中发现大学生有集体活动的倾向,则校方需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合理的评估,如是正当的公益活动和合理的兴趣爱好,校方只需进行协调以防各类意外发生。若属于不良情绪和故意制造谣言,则需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理。无论如何,应及时反馈从微博中所折射的校园舆情,对舆论走向及时把握和了解,将网络上的不和谐之音和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四、微博环境下高校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措施

(一)开设官方微博,将权威信息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传导

各高校应采取年轻人所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组织微博的开设,并依照相关传播规律,适应微博传播特点,建立透明、公开的微博平台,有效及时地向广大师生告知各种事实的真相。

(二)建立专门队伍,对微博舆论进行引导和监测

高校可以成立由专业人员组建的监测微博舆论的队伍,这些人员可以包括共青团干部、学生辅导员、网络管理员、学校宣传部门的人员等等。这支队伍需有丰富的知识,对微博传播的特点及时了解和掌握,对相关政策精准把握。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一般民众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会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而“意见领袖”由于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可为人们提供政策上的依据和参考。通过这些人的舆论,对校园的主流舆论进行强化,发挥网络评论的积极作用。对错误舆论进行孤立,积极争取中间舆论,进而实现网络舆情的积极引导。

(三)利用微博特色,明确舆论的引导作用

在网络之外,微博使用者有着不同的交往,成员之间对彼此的现实身份了解和掌握。利用这种现实性,学校管理者可开展舆情监测和引导,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在舆论形成的过程中,可凭借“微博关系网络”对学生的具体身份进行确认,然后开展平等和理性的对话与沟通。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并借助“熟人世界”,准确把握消息来源,对舆论导向给予明确的引导,这样对网络舆情的稳定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刘乙坐.传播学视角的微博媒介 自律机制初探[J].今传媒,2011(5):49-50.

[2]文国琴,谷文陶.论高校舆情引导的途径和方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6):185-188.

[3]赵文军,刘军宏.微博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J].中国出版,2011(6):12-15.

[4]张新慧.微博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4(4):75-78.

[5]桑华.高校舆情研究探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17(4):26-28.

[6]黄芊.高校媒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新闻学院,2010.

[7]侯捷.青年学生网络表达与校园网络舆情的形成[J].中国青年研究,2012(5):96-99.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校园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