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陈思敏
(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统战部,福建福州,350122)
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站在社会变革的历史转折点上,基于国内外时局的深刻体察而提出的重大文化发展战略。在这一背景中,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在其中担当什么职责?这是新时期高校统一战线创新工作、服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话题之一。本文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中分析高校统一战线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为。
什么样的文化才能构成强大“软实力”,什么样的文化才足以强国?这是我们站在历史的交叉路口,必须思考的疑问。着重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需要做三件事情:一是文化建设,二是文化交流,三是文化传承。关于文化建设,首要的是抓住中国文化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就是举措之一。这项工作不仅是当前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抓好这项长期工程,必须不断巩固与增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关于文化交流,我们要实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策略,加强对外宣传和交流,推动创新文化走出去。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现代中国人能不能继续保持原有的文化认同?还是必须向西方文化认同?费孝通认为,要“切实做到把中国文化里面好的东西提炼出来,应用到现实中去,再和西方世界保持接触,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把我们文化中好的东西讲清楚,使其变成世界性的东西,首先是本土化,然后是全球化”[1]。关于文化传承,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活力在世代之间,这指的是世代的传承,要保住根。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我们对前人所创造的文化精华的继承与发扬,还一方面是我们对下一代人的教育和传递。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不乏丰富的优秀文化因子,需要在世代间得到继承、创新和弘扬。曾经不少人在绝对继承、绝对抛弃、辩证扬弃三种态度中徘徊,孰不知在徘徊中错失了许多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机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临部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被其他民族窃取的危机。因此,能否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力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前文所析,文化立国,大道行之;文化强国,大势趋之。在这一背景下思忖高校统一战线在新时期工作创新的着力点,我们至少要从两个向度进行定位,一方面,高校统一战线工作能够在文化强国战略中扮演什么角色,有什么作为?另一方面,文化强国的战略能够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进一步改进带来什么启发?无论从哪一个向度出发,我们都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即“文化统战”理应且必须成为新时期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创新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大学是先进文化建设和传播的主阵地。大学在保存人类文化传统,与建立现代文明秩序的工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正视大学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实际上,一流的大学,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大学,无不有意在培育一种文化生活。越是高级的文明,这个理念就越系统,越全面,越理性化。那么,就需要有一个机构来代表这种理念,形成一种权威。这个机构就是大学。大学理应成为中国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阵地。一个现代化成功的国家无不是大学先立起来的。
高校统一战线应积极团结众多文化精英共促大学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传承与弘扬。大学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交流、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校统一战线作为中国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凝聚共识、汇集人才、整合资源、协调关系等多重优势,是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大学党政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介入文化建设、交流、传承的工作,发挥应有的功能。比如,统战工作中形成的“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文化理念、民族团结文化、党派合作文化、宗教融合文化和炎黄“根”文化等优良文化传统注重精神凝聚力,凸现了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的崭新历史使命和整合社会利益的新思路,切合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主旋律。
高校统一战线本身肩负着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使命。而欲凝聚力量,须凝聚人心,欲凝聚人心,则须文化。“文化是通过某些民族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思维和行动方式。”[2]无论怎样诠释文化,人们都能达成一个共识,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价值观作为文化的内核,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可以说,促进各领域各基层统一战线人士的文化认同是高校统一战线实现凝心聚气的重要路径。因此,运用自身的优势传播和辐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世纪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部署中需要考量的重要课题,以先进文化为手段的统战工作,必将产生更显著的社会效果。总之,文化统战也将有利于增强高校统一战线同心、同向、同行工作目标的实现。
所以说无论是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考量,还是基于改进高校统战工作的初衷,“文化统战”都是新时期高校统一战线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习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高校统一战线在开展“文化统战”工作时,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呢?必须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此,高校统一战线在开展“文化统战”工作时,理应关照以下愿景:第一,高校文化统战工作要坚持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关照,要有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二,高校文化统战工作要充分发扬自身“同心”文化优势,推进和谐文化的建设与传播。第三,高校文化统战工作应发挥自身团结各种力量的优势,推动优秀文化转化为生产力的事业。第四,文化统战工作应努力推进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这是高校统一战线在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基本目标,也是基本前提。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前提,才能实现正向功能。
高校统一战线开展“文化统战”工作,必须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学习实践活动,强化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成员及无党派人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认同与践行,可以说,这是高校“文化统战”的一项重点基础性工作。做好这项基础性工作不仅是高校统一战线助力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传播的必需,也是高校统一战线实现“同心、同向、同行”工作目标的基本前提。基于各阶层各群体都有各自的文化传统的现实,高校统一战线在开展文化统战工作时,必须重点解决好“一致性”与“多样性”的问题。“这种一致性和多样性,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也对统一战线实现最广泛团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3]那么,该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核心价值体系在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及无党派人士中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笔者认为,必须拓展多种平台,通过多样路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理论学习实践活动。比如,在校际范围内搭建“爱国统一战线”教育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实现爱国统一战线优良传统及优秀文化教育资源共享和效能放大。
高校统一战线开展“文化统战”工作,应开拓一条崭新的路径,即面向校内外、海内外,凝聚高层次文化精英的智慧与力量,搭建各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平台,助力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如前文所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仅仅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阵地,引领社会思潮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在“地球村”范围内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这必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进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自信。不忘本来就是要礼敬自豪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来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要有辩证取舍的态度,要有转化再造的能力,着眼将来就是要从世界发展大势中把握文化发展前景。高校统一战线所具有汇聚内外,海纳百川的优势,恰恰有助于实现这种兼收并蓄的文化建设,因此必须推动各类型文化交流工作。具体说来,不同的高校具有不同的文化优势,如若能够运用自身优势,面向有关群体,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并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持续有效的交流,必然有所助益。比如,福建中医药大学统一战线不仅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自身独特优势,还具有联系港澳台、海内外中医药文化精英的优势,为搭建中医药文化交流与传承平台奠定了良好基础。
习总书记在中央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愿高校文化统战工作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团结更多文化精英共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传播与传承。
[1]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207-208.
[2]泰勒.原始文化[M]. 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3.
[3]黄天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体系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基于对主要领导人讲话及中央文件的文本梳理[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