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纯男性舞蹈“曰唱”
——广南县壮族传统舞蹈“曰唱”田野调查

2014-03-20 09:43蒙季秋
文山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广南县村寨壮族

蒙季秋

(广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 广南 663300)

罕见的纯男性舞蹈“曰唱”
——广南县壮族传统舞蹈“曰唱”田野调查

蒙季秋

(广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 广南 663300)

广南县壮族传统舞蹈“曰唱”是流传在广南县壮族侬支系村寨的祭祀性舞蹈,其八套动作套路传统、古朴,舞蹈步伐沉着稳健,动作流畅舒展、粗犷豪放,独具魅力,伴奏节奏感强、自成体系、风格独特,是文山州乃至云南省少有的纯男性舞蹈,也是一种神秘而古朴、独特且典型的壮族民间传统舞蹈,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传承和保护“曰唱”,对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曰唱;壮族传统舞蹈;传承;祭祀

“曰唱”起源于云南省广南县,是壮族侬支系村寨中流传的一种古老的传统祭祀性舞蹈,因舞者双手各持一块手巾,且均为男性,故又称男性手巾舞。

“曰唱”是广南壮族语汇中的一个固定词汇,即在丧葬祭祀活动中,为年过花甲的老人过世所跳的舞蹈。广南县各地对“曰唱”的称呼有所不同,莲城镇土锅寨称为“阿曰”,旧莫乡夕板村、板榔村与那洒镇贵马村、大寨等称为“弄阿曰”,者兔乡则称“曰唱”。由于者兔乡各村在口音上有差异,而对其称呼又各有不同,西芽村称为“曰唱”,上下斗月两村称为“优唱”,者妈村委会、那耐村委会、者莫村委会等地则称其“呀唱”。在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其他乡镇的“曰唱”已濒临失传甚至已经消失几十年,而者兔乡西芽村不论舞蹈形态还是传承保护都极具代表性,人们便按该村的习惯统一称之为“曰唱”。

“曰唱”主要流传于广南县莲城镇、那洒镇、者兔乡、旧莫乡等乡(镇)的广大壮族侬支系村寨,其中以者兔乡最为盛行。在该乡所辖的8个村委会中,就有者兔、者妈、斗月等6个村委会的近20个村小组至今仍流传着“曰唱”。

“曰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动作粗犷、流畅,是壮族人民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是广南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以者兔乡西芽村为代表的部分村寨的“曰唱”,已从传统的祭祀性舞蹈逐渐向娱乐性舞蹈过度。逢年过节,人们便会相约至村中的老人厅前,吹号(牛角号)起鼓,激情起舞。

一、“曰唱”的传说

“曰唱”形成的时间,没有具体的史料记载。据者兔乡者岜村王永金老人(当地麽公)讲述:宋朝末年,他们王氏家族为躲避战事,从北方迁徙到今广西一带,王氏七兄弟从广西分家并各自寻找安身之所,父亲为便于七兄弟及其后人将来相聚,把铜碗分成七份分发到七兄弟手中,作为来日相认的信物。王永金祖辈一支便来到了现在的者岜村建村定居,之后陆姓、韦姓等姓氏陆续进驻村寨。在他们王家入驻者岜村时,附近壮族村寨就已流传着跳“曰唱”的丧葬习俗。由此可以推断,“曰唱”的形成时间应该很早。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榔岜(指光棍汉)的壮族青年,性格孤僻、脾气暴躁,常常殴打自己的母亲,但母亲从不怪罪也不还手,平时下地干活时,母亲因为送饭的事情经常遭到毒打。

这一天,榔岜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发现,在地头的草丛里,有一只鸟儿在忙碌的飞进飞出,回来的时候嘴里还叼着小虫。于是他好奇的走过去看,发现是一窝小雏鸟,刚刚出壳的小雏鸟虚弱得抖动身子,张大嘴叽叽喳喳的叫着,似乎在说“要吃的、要吃的”,而鸟妈妈将衔在嘴上的小虫喂给其中的一只小雏鸟后,又急忙飞出去为其他小雏鸟继续寻找食物。看到这样的情形,榔岜不由自主想到了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小鸟用不了多久就能飞翔并自己寻找食物,而人则要用很长时间来先学会行走、说话,甚至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学会自己怎样获取食物。母亲为自己付出的太多,不知道有多艰辛,不应该像原来那样对待自己的母亲。

这时,榔岜见母亲正疲惫地背着午饭,蹒跚地向他走来。榔岜心怀感激地迎了上去,想感谢母亲为他送来了饭菜。见榔岜走过来,母亲以为又要像平时那样被他殴打,于是赶紧放下吃的撒腿就跑,匆忙和慌乱之中,被挡在前面的木桩绊倒,掉到深沟里摔死了。榔岜悲痛欲绝,便用木头刻出母亲模样供于灵堂前,思念母亲的时候就看母亲的木刻像。在出丧那天,榔岜依着壮族传统的天葬习俗将母亲的尸体放在一棵大树上,由于对母亲的怀念,榔岜就在树下为母亲守孝。时逢夏暑,母亲的尸体很快腐败,强烈的腐败气味招来了老鹰和乌鸦,但榔岜觉得这样的丧葬方式影响和打扰了母亲的灵魂,于是他手持枝条在树下用各种动作驱赶老鹰和乌鸦,嘴里还发出“舍—唔!”的驱赶声音。这一幕被路过的寨老看到,寨老为他召集了村中的许多男性,前来与他一起驱赶,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驱赶老鹰和乌鸦的舞蹈,人们将其命名为“曰唱”。在“曰唱”中除了驱赶的动作套路外,人们又将多种对老人的孝心和尊敬、怀念的套路加入其中,以此来告诫自己的孩子要善待父母。

另有一个传说认为,壮族是一个重礼仪的民族,亲人故去,直系内亲不论相距多远都需前来奔丧,一般情况下,亲人未全部到达之前死者都不能选择吉日下葬。而以往交通不便,远方的亲人得到消息并赶到时,往往已过去很长的时间,因此死者有时甚至会在家停放几个月之久。如遇炎夏,长时间停放的遗体就会腐变,引来众多苍蝇。为使死者的灵魂不受侵扰,守灵者便找来带竹叶的竹叉围绕着棺材为死者驱赶苍蝇(插竹叶的习俗,至今还沿用在者兔乡壮族村寨的丧事习俗中,即在棺罩的四个角插放竹叶)。但由于竹叶容易掉落,后来人们又使用棕叶代替。而苍蝇多时,常常几人同时驱赶,有时出于方便,人们便随手用手巾驱赶,边驱赶嘴里边发出“舍—唔”之类的声音惊吓苍蝇。久而久之,人们将驱赶动作不断规范和统一,“曰唱”便逐步演变成动作和套路都相对统一的祭祀性舞蹈,一直延续至今。

二、“曰唱”的传承、现状

(一)传承

据者兔乡者妈村委会者岜村小组王永金老人回忆:文化大革命期间,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极大的影响,人们都不敢跳“曰唱”,很多村寨里有孝子为了在老人去世时跳“曰唱”,在出殡的当天,派专人到大路边的山头站岗,如有“破四旧”的人来就在山头发送信号。就这样,壮家人重孝道的本性,加之山高路远,很少被人发现,“曰唱”才得以传承下来。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重视文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使得“曰唱”得到了复苏和发展。

(二)现状

1.分布

过去,“曰唱”在广南县莲城镇、那洒镇、者兔乡、旧莫乡等乡(镇)的广大壮族侬支系村寨中普遍存在,从地图上看,其分布从北至南(即者兔乡—莲城镇—旧莫乡—那洒镇)呈反S型分布。但多年来,由于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曰唱”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许多村寨的舞蹈相继失传,其流传范围不断缩小。如今,仅有莲城镇、那洒镇和者兔乡的部分村寨仍然留存着“曰唱”,全县“曰唱”队伍20余支(除莲城镇1支、那洒镇2支外,其余队伍都分布在者兔乡壮族村寨)。值得一提的是,因者兔乡是广南县壮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乡镇(全乡39350人,其中壮族人口36170人,占总人口的92.87%),加之该乡广大壮族村寨中至今仍延续着跳“曰唱”祭祀死者的习俗,故该乡的“曰唱”传承也最为盛行,在所辖的8个村委会中,就有者兔、者妈、斗月等6个村委会的10余个村小组至今仍流传着“曰唱”,队伍人数一般在15至30人,年龄在33岁至70岁之间。

2.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逐渐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以者兔乡西芽村为代表的“曰唱”得以从民间活动走上各种舞台,实现了从传统的祭祀性舞蹈逐渐向娱乐性舞蹈的过渡。近年来,在广南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曰唱”等一批民族文化精品得到了重点提升打造,以者兔乡西芽村为代表的“曰唱”表演队,先后于2004年、2005年参加昆明国际旅游节广南分会场文艺演出活动;2007年参加广南县壮族“花街节”文艺展演活动;2009年参加广南县千人手巾舞表演活动;2010年参加广南县春节民族民间特色文艺展演,荣获一等奖;2011年参加广南“花街节”民族民间文艺展演;2013年参加文山州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宣传展演活动。2012、2013年,者兔乡连续两年举行隆重的“壮族三月花街节”民间文艺汇演,“曰唱”都作为精品节目进行展示。此外,中央、省、州电视台先后多次赴西芽村对该舞蹈进行采访拍摄和宣传报道。至此,通过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和对舞蹈的扶持引导,“曰唱”的品牌形象得到充分确立,极大地增进了公众对该舞的了解、认识和肯定,提升了壮族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有效地促进了“曰唱”的传承和发展,使其在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文化魅力中发挥着积极的示范作用。

三、“曰唱”的内容及其含意

“曰唱”在历经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后,形成了八套相对规范和统一的舞蹈动作。而随着表演的需要,部分村寨的动作增加到十二套之多。在丧事活动中,死者的女儿请来“曰唱”队伍为父母上祭时,在距离家中200~300米处开始往家里跳,一般都以一路纵队向前行进,一直跳到家里并围着棺材跳,绕棺时间在十分钟左右。

然而在丧葬祭祀活动中主要还是使用传统的八套舞蹈动作,分别为:

第一套:“罢寇”(壮语名),即摆手舞。动作大意为:孝子在守灵期间为逝去的老人摆早、中、晚饭时跪拜,起身后把膝盖上的灰尘拍掉。对于此套动作的称呼和解译,有些村寨又称之为“拢落”(壮语),汉语意为“开道”。意为:在送丧的道路上,杂草丛生,为方便抬棺材的人通过,就派一些人在前边除草开路,为过世老人的灵魂开道。

第二套:“那喕”(壮语名),“那”汉语意为驱赶,“喕”为苍蝇,“那喕”即赶苍蝇。其意为:为死者驱赶苍蝇,以此赶去前来骚扰死者灵魂的妖魔小鬼,让死者的灵魂得到安息。

第三套:“介巴”(壮语名),“介”汉语意为擦,“巴”是嘴,“介巴”即擦嘴。意为:孝子在守灵期间吃饭后,怕嘴上沾着油污守灵,对老人不孝,故将嘴边的油擦净。

第四套:“算喕”(壮语名),即捞虾。意为:捞虾给过世的老人吃。其由来是,在壮族的祭品中,虾子是其主菜之一。据说过去壮族曾流传着这样的习俗:新过门的媳妇,在三月三花糯米节的时候要到河里捞虾或者蝌蚪来祭献祖先,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也以此告诉祖先,新过门的媳妇是一个聪慧和勤劳的人。

第五套:“打喕”(壮语名),即拍苍蝇。“打”即拍,“喕”指苍蝇。意思是拍打落在死者或是棺材上的苍蝇。

第六套:“沙岜”(壮语名),即眺望。“沙”意为“遮挡”,“岜”意为额头。意思是眺望过世老人的灵魂在通往阴间的道路上是否好走,也希望老人在阴间过得安心。

第七套:“拢链”(壮语名),即耍尖刀。“拢”是耍,“链”是尖刀。意思是在守灵期间,用尖刀来驱赶野兽。

第八套:“送们那”(壮语名),“送”与汉语同意;“们”,去、到之意;“那”,目的地。意为:送去世的老人上山,使其安心到阴间去,灵魂不要回头,更不要回来打扰家里人。

四、“曰唱”舞蹈相关习俗

(一)为年过花甲以上过世的老人跳

过去,“曰唱”只能在年满60岁以上老人的丧葬仪式中跳,因为壮家人认为:人的一生需过了60岁以后才算是功德圆满的一生,不满60岁死亡则功德不足,故“曰唱”只能在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的丧葬仪式上才能跳。除此之外,死在外面的老人无论年纪多大也不为其跳舞,据说是因为他命不好。

近十余年以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一些村寨中有不满60岁的人去世,家人为表哀悼和对亲人的怀念,与村中寨老商议后也可请本村的“曰唱”队伍前来举行祭祀活动,但大多数村寨仍然沿袭着只为年满60岁以上在家死亡的老人跳舞的习俗。

(二)舞者的年龄须小于死者

壮族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死者的年龄比自己家中某一人年纪小,这样的丧事视为不吉利,所以在“曰唱”舞蹈中,跳舞人的年龄不能大于死者的年龄。即老的去世,小的可以送丧;而小的去世,老的则不能为其送丧,同等年龄的也可以参与。

(三)纯男性舞蹈

在“曰唱”的形成和发展中,因女性相对胆小,不敢守灵,所以守灵者多为男性,故“曰唱”只在壮家男性中形成并传承,进而发展成如今的纯男性舞蹈。

(四)祭祀活动中的“曰唱”

在壮族祭祀活动中,“曰唱”舞蹈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上祭。即死者过世后,亲人会请先生测算出一个出殡的日子。出殡的前一天,外嫁的女儿和直系亲属需拿着猪、鸡等祭品前往祭奠。二是送葬。根据壮族的丧葬习俗,上祭的须是外嫁的女儿和后家(即娘家)等直系亲属,故老人过世后,嫁出的女儿就需请“曰唱”队伍前来祭祀(如有多个外嫁的女儿,则几人可共同请同一批“曰唱”队伍),如果女儿所嫁的村子没有“曰唱”队伍就必须到外村去请,如果过世的老人没有女儿,则由儿媳妇的娘家请。

1.上祭

上祭时,“曰唱”队呈一路纵队走在整个上祭队伍的最前面。其顺序为:二名“拢瞢(meng)”(拢,汉语意为耍;瞢即为手,“拢瞢”意为耍手,实为流传在壮族民间的一种民间传统武术,走在上祭队伍最前为开道、护卫之意)、伴奏队伍(通常为三人。其顺序为:牛角号、牛皮鼓、铓各一人。也可根据舞蹈队伍人数的增多相应地增加伴奏人数)、舞蹈队伍(人数不限)。“曰唱”队伍后面分别为祭品队伍和前来上祭的亲人队伍。

当上祭队伍距主人家约300米左右时,主人家会派出两名“拢梅”(即耍棍)之人舞着一人高的棍子(棍头系上红花)前往迎接,当接到上祭队伍后,“拢梅”者便转身走在整个上祭队伍的最前面,为上祭队伍引路、开道,此举意为护卫上祭队伍,为其开道。而主人家的孝子队伍则身着孝服跪在道路两旁答谢上祭队伍。“曰唱”队伍需一路跳到主人家中,并逆时针绕着棺材跳十分钟左右方停下。晚饭过后,人们会再次跳起“曰唱”,祭奠死者。

2.送葬

出殡当天,在将死者抬上山安葬前的两个小时,人们会将棺材抬到村口空旷处暂时停放,待停好后,“曰唱”队伍便会随后一路跳至棺材旁,并绕棺将八套动作按顺序全部跳完,整个过程近30分钟。待抬棺材上山安葬时,“曰唱”队伍又会跟随在棺材后边沿路起舞,为死者送葬。送出300米左右,号、鼓、锣齐停,舞者收起伴奏乐器,脱下送葬服,返回村子。按壮族的风俗,送葬结束后,号、鼓、锣不得再发出响声,避免死者的灵魂尾随声音返回。

3.只能往前行进的舞蹈步伐

“曰唱”步伐多为左右脚交替前移,舞者随鼓点前脚尖点地,两腿膝盖同时弯曲,形成重拍向下的独特韵律。壮家人认为,死者的灵魂在通往阴间的道路上不得受到任何阻碍和干扰,否则会对儿孙造成不利。因此,在跳“曰唱”祭祀时,不得使用后退的步伐。

五、相关乐器及道具

(一)乐器

壮族作为稻耕民族,牛一直以来都是壮族人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因此,牛也成为壮族图腾崇拜的对象。年节跳的传统“弄娅歪”(牛头舞)舞蹈,建房时屋顶及四角翘起的“牛角”,女性头上形似牛角的头帕,重大活动中使用的牛角号、百楔鼓(用牛皮自制的传统打击乐器)等等,都流露着壮家人对牛的尊敬与崇拜之情。或许是基于传统的原始崇拜,牛角号、百楔鼓也成为了“曰唱”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除此之外还有铓或锣。

(二)道具——手巾

据老人们说,“曰唱”形成初期,为便于驱赶苍蝇,人们手里拿的道具为带叶的竹枝条,但由于竹叶很容易掉落,便逐渐改用棕叶来代替;后来,人们为方便,加之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就改拿手巾来跳。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在跳“曰唱”时,由于运动量大,流汗多,手巾除用作跳舞道具外还可以用来擦拭跳舞过程中流出的汗水,可谓是“一巾两用”,于是便沿用至今。

(三)舞蹈中的号子

“曰唱”起源于祭祀活动,过去其主要用途是驱赶、惊吓前来骚扰死者尸体的老鹰、乌鸦和苍蝇,故为增加驱赶、惊吓的效果,人们手上用竹枝条驱赶的过程中,口中不时发出“舍、唔、嘻”等声音。随着舞蹈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许多村寨将“舍、唔、嘻”等驱赶用的声音融入舞蹈中,形成特有的舞蹈号子,其主要作用在于提醒大家换动作。

舞蹈号子的使用,根据各村传统和习俗的不同而略有不同。以者岜村为例,该村“曰唱”号子及节奏为:舍 厄|唔 嘘!|舍 厄 |唔—|舍 厄 |唔舍∣唔! 0 ∣。舞者在听到牛角号吹奏出2拍长音(且后半拍为下滑音)后,便和着牛角号喊起号子,一遍号子时值为3个八拍零4拍,喊完后人们便在下一拍起时变换动作。

六、“曰唱”的特征

(一)壮族少有的纯男性舞蹈

“曰唱”源于壮族传统祭祀活动,属祭祀性舞蹈。舞蹈流传在以广南县者兔乡为核心的壮族侬支系村寨,舞者均为男性,是广南及其周边壮族地区仅有的壮族纯男性舞蹈。

(二)套路清晰,动作统一

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曰唱”已形成动作规范、套路清晰、内含丰富、独具特色的壮族民间传统舞蹈。“曰唱”的动作套路在不同区域略有不同。那洒镇贵马村和者兔乡西芽村的动作套路均为十二套,但各套路的名称、动作各不相同。而在分布较密集的者兔乡者妈村委会一带,普遍流传的均为八套,每套名称、动作基本相同,其套路清晰,动作更为传统、规范。

(三)舞蹈步伐沉着稳健,动作舒展流畅、粗犷豪放,独具魅力

因舞蹈起源于祭祀活动,故其舞蹈步伐沉着稳健、体态庄重,动作古朴、流畅、舒展,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艺术魅力。

(四)舞蹈的伴奏节奏感强、自成体系

“曰唱”使用的伴奏乐器虽仅为牛角号、百楔鼓和铓(或锣),但演奏时各自分工明确,又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相互交替、融合的整体。在舞蹈中,伴奏队伍走在整个舞蹈队伍的最前端,圆润悠远的牛角号,节奏鲜明的百楔鼓和铓(或锣),充分发挥了控制节奏、传达指令、增强视听、提升氛围的重要作用。

(五)风格独特、主题鲜明

“曰唱”具有鲜明的壮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更具鲜明的丧葬文化主题,这些都赋予了其独特的风格特征。稳健的舞步、古朴的音乐节奏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勤劳勇敢、乐观豪迈、刚毅倔强的民族性格。具体地说,“曰唱”的主题以情节舞为主,体现了壮族人民仁孝的精神品质和传统美德。

A Rare Pure Male Dance Yuechang: A Field Study of Guangnan Zhuang Nationality’s Traditional Dance Yuechang

MENG Ji-qiu
(Protection Center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s of Guangnan, Guangnan 663300, China)

Guangnan Zhuang nationality’s traditional dance Yuechang is a sacrifice dance circulating in Nongvillage of Zhuang nationality in Guangnan — having 8 sets of movements which are traditional, simple, clear,consistent, charming and self-contained, and the dance pace is calm and steady, smooth and stretched, solemn andelegant, bold and vigorous, it also has strong sense of rhythm accompaniment and a clear theme — also as a rarepure male dance in Wenshan, even in Yunnan provi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history, specific geographicaldistribution, content and meaning, relevant customs and instruments indicate that Yuechang is a mysterious andancient, unique and typical Zhuang folk dance with a high social, cultural and research values. To inherit and protecthas far-reaching realistic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Yuechang; Zhuang nationality’s traditional dance; inheritance; sacrifice

J22.221.8

A

1674-9200(2014)01-0022-05

(责任编辑 娄自昌)

2013-09-02

蒙季秋(1982-),女,壮族,云南富宁人,广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员,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广南县村寨壮族
广南县耕地质量现状与保护对策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关于云南省文山州龙族斗武文化的研究
无蚊村寨丁屋岭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村寨——海坪彝寨
广南县总工会:“贷免扶补”工作成效显著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
广南县一起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