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磊,田景春
(1. 文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2. 文山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现代大学精神的式微与回归
潘 磊1,田景春2
(1. 文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2. 文山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以“何为现代大学”为逻辑起点阐释现代大学的内涵,分析大学精神质的规定性,重点阐释现代大学精神式微的表征和成因。就如何回归现代大学应然状态,从宏观大学存在的外部环境、中观大学运行的管理制度、微观大学存在的教育主体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证,并就如何培育现代大学精神作了探讨。
现代大学;大学精神;式微;回归;培育
(一)现代大学的起源和开端
英国高等教育史学家哈罗德·铂金(Harold Perkin)曾说,“一个人如果不理解过去不同时代和地点存在过的大学概念,他就不能真正理解现代大学”[1]45,也就不能真正理解作为大学存在的应然状态:大学精神。“大学”源于拉丁文中的“universitas”,其全名为“universtas magistrorumet scholarium”(教师和学生的组合),由Versus“趋向”和Unum“一”合成。大学最早出现在8世纪末,是当时一些教师和学生仿照手工艺人行会的形式自愿结合成的“组织”,教师组成教授会,学生组成同乡会,双方各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旨在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是社会找到全方位知识的进路[2]148。1087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Bologna)建立的波隆那大学,被认为是欧洲第一所大学,这所学校先由学生组织起来,然后再招聘教师。法国的巴黎大学是一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综合大学,创立于9世纪,最初附属于巴黎圣母院,1180年法皇路易七世正式授予其“大学”称号,与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并称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又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1810年,威廉·冯·洪堡建立柏林大学,将研究和教学结合起来,并确立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原则,这被认为是现代大学的开端。“之所以在大学前冠以‘现代’一词,是力图最清晰地表明大学不是孤立的,不会将各种新事物拒之门外,相反,大学是时代性的,是对现在和未来都会产生影响的一种力量。”①
(二)现代大学的本质与功能
现代大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是提供教学、科研条件和颁发相应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3]35-36。大学承担了对人的培养、对人类文明的承继、对社会的引领、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四者构成了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大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培养追求真理、探求未知、革新人类文明、承担社会责任的高端人才。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彰显着大学的精神。
(一)现代大学精神的内涵
现代大学精神是大学立足于本性,在自由地实现内在超越的过程中所凝聚、体现出来的特质和风貌,是大学质的规定性[4]28。大学精神是对学校品格、个性、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精神文化建设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整合,是现代意识与大学个性相耦合,能够被广大师生员工普遍认同,并广泛渗透在学校传统、校风、教风、学风、学生生活风貌、领导管理作风、价值目标追求等方面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以一种批判性向度来审视大学的生态环境,检视大学目的的合理性与行为的价值。大学精神作为大学师生群体在价值认识基础上积淀成的深层心理结构和信念,对于大学师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确立价值取向和追求、规范行为模式和方式,以及对大学整体的改革、发展和稳定,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这些作用集中体现在它的凝聚、导向、规范、激励、调适、辐射的功能上。总之,大学精神的内涵丰富多彩,并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即“价值→目标→手段→规则”层层递进,都是围绕在价值观的指导下有效实现共同目标演绎而成的。这种鲜明的目的性使得大学精神内涵的各个方面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大学精神质的规定性
大学精神的高贵品质蕴含科学、民主、独立、自由、质疑、批判,大学之所以称为大学,关键在于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崇尚德性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具有批判精神的文化。大学当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文化多元,摈弃门户之见、地域之限、民族之别、意识之争;一所大学如果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盲目排外,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高水平大学的。大学应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情怀,继往开来、有所担当、有所超越、止于至善。大学应秉持自治、自律的操守,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学培养人,不仅要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更应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沿,去引导经济与社会发展。大学培养的不仅是当代的人才,更是未来的人才。
(一)现代大学精神的异化
从教育管理的宏观层面而言,目前,我国大学管理行政化色彩较浓,学术本位没有很好地彰显,教育自身的本质属性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教育体制缺少灵活性,条块分割统得过多等现象明显存在。当大学教育行政权力本位取代了学术权力本位时,大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操守而依附于行政不再独立,大学教育的自主性也就无法得到凸显。目前,教育评价过于注重甄别和选拔,教育评价主体单一、价值取向经济至上,功利化色彩浓厚,弱化了教育评价的发展功能,没有突出人的发展。就教育实施主体大学教师而言,因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一部分教师缺乏教育理想,不能潜心搞教育,甚至一边教书一边忙于开公司,教育成了副业,这个时候教育也就缺失了一种温度,教师也就少了一份儒雅,大学也就少了一份精气神;就教育对象学生而言,不少大学生没有奋斗目标,理想信念缺失,学习似乎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就业,与考试无关的书籍很少去阅读,学习过于功利化,社会担当精神缺失,一心向学者少、追求真理探求未知者更少。功利的价值取向使部分教师不能安心于教,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使部分学生不能安心于学,这是大学精神异化的一个重要表征。在管理细节上,则表现为刚性的制度文件多、柔性的文化自律少、人文关怀少,刚性有余柔性不足,过于注重外在的形式,大楼林立大师稀少,内涵式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现代大学的功利性与趋同性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5]177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却成了一种功利主义的教育,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工具化,偏离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大学成了职业训练场、成了名利场。经济利益至上的思维定式使大学不再平静。而课堂教学依然是传统的知识授受式教学,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6],注重的是知识的重复再现,缺失了知识的生成和创新,“大学没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7]。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培养的人同质化严重,人的个性色彩不强,质疑批判创新精神不足,“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成为大学遥不可及的理想。
(一)现代大学独立自治缺失,学术自由氛围不浓
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大学生存的环境必须是法制的。作为现代大学,关键是要依法办学。法律包括宪法、教育法等,在这些法律基础上,各所大学又必须有自己的章程,必须依法办事,“自主办学”。要真正落实“自主办学”,大学必须要能够依据自己的章程独立存在,不役于人、不役于物,秉持自己的操守、按着自己的属性运行。否则,大学也就失去了自由。大学一旦失去了学术自由,也就失去了“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自主权,大学也将会沦落为金钱的奴仆、权力的婢女,大学精神也就失去了光芒。“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8]是回归大学精神之根本。
(二)大学教育体制僵化,创新激励机制缺失
从中观的角度而言,教育运行的机制要遵循教育规律。“民国多格局的办学模式让高等教育充满活力”[9],当前僵化的教育体制严重制约了大学发展,窒息了大学精神,使大学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教育市场化把大学变为“就业培训站”,经济利益至上;科研学术行政化使大学教师争名夺利无心于学术;高等教育评价威权化,失去了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性和真实性,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初衷背道而驰,其实“一所大学能不能得到承认最终取决的不是教育行政部门,而应该是取决于社会的评价”[9]。
(三)大学理想信念缺失,部分师生信仰淡漠
从微观的角度而言,因受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一部分教师教书育人观念淡漠,追求真理、探求未知学术的信念缺失;而作为教育的对象在应试教育和就业双重压力下,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失去了探求未知、追求真理的勇气,在一片浮躁喧嚣的氛围中迷失了自我。创办于炮火洗礼中的西南联大可谓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典范,凭着刚毅坚卓的精神、肩负拯救民族危亡的使命,在艰难的战争年代,弦歌不辍,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现在我们的办学条件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培养的学生反而没有以前有出息了,何以如此?“关键在于创校(西南联大)初期,教授和学生全都憋着一股气,有明显的精神追求”,“大学以精神为最上。有精神,则自成气象,自有人才”[10]119-120。
(一)大学精神的回归
大学精神的回归,首先要教育返璞归真,回归教育的本真,使人成为人。教育的首要功能是育人功能而不是其他,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大学精神的魂魄所在。人首先是自然人然后才是社会人,因此教育首先要锻炼人的体魄,没有强健的体魄便没有一切;其次教育要给人以智慧,唤醒人的生命自觉,培养丰满的人性;再次教育要培养人的理性和独立的人格,使人具有科学精神和质疑批判求实精神;最后才是教育人从事生产活动的专业技能。唯有如此,培养的人才是和谐的人、完整的人,大学精神才能实至名归。大学要把培养人作为第一要务,践行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更要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大学就要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人,而不单纯是一个具有专门知识的人。”[11]26“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类的智慧,由此发扬人性,以成完人(perfectman)而不在训练人力(manpower),在于培育“人之独立性(manhood)”,“使人成为人”[3]5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2]30大学是“成”人的教育,弘扬善良的品质,使人弃旧扬新,丰满人性,培养独立而自由的人格,使人达到一种完美的至善境界。
(二)如何构建培育现代大学精神
1.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一方面要以育人为本,确立一种价值取向,使其适合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有利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摒弃教育把人培养成“经济人”“工具人”的错误做法,以彻底解放人、全面自由地发展人。“揭示生命的真谛,感悟生命的意义,引领成长的方向,切合生命的需要,实现生命的价值”应该成为大学的自觉追求。另一方面要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辩证统一起来。
2.按照大学的固有属性办大学
大学是学者的社团、是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及普遍知识的场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是独立思想的发源中心。大学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要按照大学的性质舒展大学的精神,解放外在的束缚条件,从根本上厘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明确权力的运行规则,还大学一个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发展环境,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教学科研平台,还教师教的自主权、学生学的自主权,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诚如此,教师才能教得舒心,学生才能学得称心,大学精神才能彰显。
3.倡导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我们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3]大学作为探求未知世界、认识发现真理的前沿阵地,作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文化支撑的思想库,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引领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这本身就要求现代大学要着力培育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理想信念。因此要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上,强化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质疑批判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唯有如此,教师才能静心于做学问,学生才能安心于学习,大学才有大学的样子。
现代大学是一个培养独立思考的人的教育场所,也是先进思想文化的发源地,既引领社会发展,又关注人类命运。现代大学不应该平庸,“不应该是一种简单的服务站,不是社会需要什么,你就在低水平上提供什么,尤其不是市场需要什么你就提供什么。大学应该在坚守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高水平服务,为社会、国家甚至整个人类提供解决问题之道”[14],正如美国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弗莱克斯纳所言,“大学不是风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必须时常给社会一些它所需要的东西(what the society needs),而不是社会所想要的东西(what the society wants)”[3]45。现代大学要摒弃喧嚣和浮躁,崇尚宁静和理性,要仰望星空思考未来,既要追求科学进步,又要负载人文情怀,使科技发展更加切合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大学精神作为大学存在的应然状态,守候大学就是对大学精神的一种传承,回归大学精神就是要营造一个崇尚理性、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大学文化氛围。当然大学精神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在变化,现代大学精神也应有新的意蕴,扬弃大学精神就是构建一个尊重教育规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唯实创新、自由民主的育人环境,只有现代大学拥有寻求真理的人、独立思考的人、不计利害得失为大学教育默默付出的人、知道大学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放弃的人,大学才能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也只有大学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大学才真正有了大学的精神,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大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注释:
① 参见张斌贤,刘慧珍著《西方高等教育哲学》第203页,转引弗莱克斯纳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2]张斌贤.外国教育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刘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5]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叶澜.重建课堂教育价值观[J]. 教育研究,2002(5):3-7.
[7]温家宝看望文学家季羡林和科学家钱学森[N]. 京华时报,2005-07-31.
[8]陈寅恪语[EB/O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647 11959.html?qbl=relate_question_3.
[9]2013搜狐教育盛典论坛:民国教育的现实镜鉴[EB/OL]. http://learning.sohu.com/20131219/n392022389_1.shtml.
[10]杨东平.大学何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张斌贤,刘慧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13]习近平语[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3-08-25/0 41028039580.shtml.
[14]杨玉良语[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sDzoz Kcm3595VCeP4tZzMDtU-ZxRWxvrZCebeuNWOg26svhk-AC6YcjEaZDLGD7-.
The Declining and Returning of the Spirit of Modern University
PAN Lei1,TIAN Jing-chun2
(1.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00, China; 2.School of Humanities,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00, China)
The paper explain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analyzes the qualitative prescription ofit, and mainly explicates the representations and causes of the declining of the spirit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taking“What is the modern university ”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he topic on how to return to the ought-to-be state ofthe modern university is discussed from the macroscopic view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university, the middleview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and the microscopic view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body; and the measures on how tocultivate the spirit of modern university is also discussed.
modern university; university spirit; declining; returning; cultivation
G640
A
1674-9200(2014)01-0097-04
(责任编辑 杨永福)
2013-12-10
潘 磊(1980-),男,河南商丘人,文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教师教育研究;田景春(1971-),女,壮族,云南麻栗坡人,文山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和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