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琴,陈广琦
(1.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山西运城,044000;2.运城市康杰中学,山西运城,044000)
体态语是通过人体各部分发出的动作来传情达意的,如眼神、手势、表情、神态、姿势等会传达丰富而微妙的情感信息和文化信息。教师体态语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组织教学和传播知识运用的手势、身体、动作、姿势、眼神和面部表情等。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注意的分布、行为的特点决定了体态语使用的必要性。
教学中的表情语就是教师通过眼、脸、嘴、鼻、眉来传递教学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非言语沟通的动态反应形式。表情语主要通过眼睛和面部来表达。 当教师眉飞色舞、神采奕奕地登上讲台时,学生会觉得轻松愉快,心情舒畅,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活跃起来。
眼睛是心灵之窗,它能反映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态。生理学研究表明,眼睛在获得知识时较其他感官有着更突出的功能。据测定,人的感觉印象的77%来自眼睛,14%来自耳朵,9%来自其他感官。新课改倡导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学会用眼神进行教学,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关怀和殷切的期望。正确使用好每一个眼神,可以使英语课上得生动有趣,效果显著[1]。一个赞许的眼神,可以使那些在英语课上积极回答、思维活跃的学生得到鼓励,他们会更加集中注意力,积极踊跃地表现自己。一个责备的目光,可以使那些听课不认真、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交头接耳的学生得到暗示,他们会马上把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面部表情能够表现出很多内容,是对教学有声语言的充分补充。积极乐观的面部表情会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进入学习的佳境;严肃抑郁的面部表情会让学生情绪低落,萎靡不振。因而,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每时每刻都应以饱满的情绪面对每一名学生。面部表情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世界语”。一个人的喜、忧、悲、恐、惊全都可从面部表情上反映出来。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2]。”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如能针对出现的情况,运用好面部表情语言,就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手势语是人体上肢所传递的交际信息,包括手指、手掌、手臂及双手发出的能承载交际信息的各种动作。在课堂教学中,手势语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手指语言。手指语灵活多样,具有很丰富的表达力。例如,教师讲授时,不断用手来指点板书,就能起到强调和引起注意的作用。研究表明,当十指交叉时表示“心情沮丧”,教师在学生面前应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手势[3]。而当老师和持有这种姿势的学生交谈时,应设法消除他(她)的这种姿势,比如递给他(她)一本书或其他物品,这样,他(她)紧紧交叉的十指就会自动打开,从心理上缓和了紧张的情绪,这有利于同他(她)作进一步的交谈。
手掌语言。一般来说,手掌语言按照不同的手掌方向可分为三种:掌心向上,掌心向下和手掌紧握,食指伸出。掌心向上表示诚恳、谦逊和赞同的意思。教师在提问学生时使用这一手势不会使学生有压抑和强迫的感觉。掌心向下表示命令、要求,比如开始上课时教师示意学生坐下。而第三种则让人有强制性的感觉。教师讲授、提问和指示学生时,应尽量使掌心向上并双手摊开,表示真诚与公开,尽量避免使用另两种手势。
手背语言。将手背在身后可以起到一种放松心情、缓和紧张情绪的作用。
总之,手势在体态语中是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最大的,而且具有很丰富的的表达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手势语用得简练、适当、自然、协调、多样。
体势语是指通过头、手、肩、胸、腰、臀、腿、足的动作,进行非言语沟通的动态的反应形式。体势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头势。教师有时通过头部的运动态势表达特定的含义。有三种类型:点头、侧头、摇头。点头可以表示同意、赞许;侧头可以表示感兴趣或怀疑两种意思,有时教师有意为之,让学生对自己的回答产生怀疑,以重新思考,再寻正确答案;摇头则多是传达否定、拒绝的信息。
坐势。教师的错误坐姿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无论是课上、课下,在教室还是办公室,教师坐姿都要端正。教师在坐着辅导学生时,不可以趴在讲桌上,否则会让学生以为教师精力不支;亦不可手托下巴,让学生以为教师漫不经心。
站势。站是教师的基本功。有的教师登上讲台时,不是侧身而站,就是站时重心移动太快。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侧身而站和面向黑板而站说明教师的心理是封闭的,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学生的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不利于教学内容的讲授[4]。另外,站时重心不能忽左忽右。在学生陈述时,教师最好身体微微前倾,以示对学生的话很感兴趣。
行势。虽然每个人的走路姿态有所不同,但个人的跨步大小、步法和姿势却不同。坚定有力的步伐,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自信与沉着。
手势在英语数字教学中也能起到相当好的作用,小学阶段的英语数字教学主要是 1-20,如果一味进行机械操练,学生会厌倦,可采用游戏法使学生乐于练,善于说。比如教学数字1-10时,可以边伸手指边说出数字,这样便于学生即时模仿和记忆读音。学生会说后,教师可进行多种形式的操练。如老师说数字,学生举手指。老师喊号码,学生说数字或站立报数字的开火车游戏等。再比如在学完1-10的数字之后,让学生做十以内的数字相加游戏,如算式2+5=7,可让两个学生扮演加数,介绍自己“Hello,I'm two”,“Hello,I'm nine”,用两人合拍掌当加号,一拍一说,报出得数,提高了学习效果。数字游戏还有看手势说数字、顺数数字竞赛等,这样做学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很好。
小学英语教材许多词汇可直接用体态语引出,进行教学。duck 两臂夹紧身体双手翘起,身体左右摇晃;look单手置于眼睛上部,眼睛四处张望,形容词 sorry 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可以装出难过的样子;hungry 添添嘴,摸摸肚子就可以表示;如名词 rabbit,可用双手五指并拢放于头上;big-small,tall-short,long-short,都可以用体态语表达出来,而且在表现的时候可加入形象而又夸张的表情让学生产生一种巨大的趣味,而学生用眼、耳等身体器官多方面接受信息,可以更好地领会,很愿意接受新的内容。如在教train这个单词时,教师可先将单词写在黑板上,然后学火车启动、前进和鸣笛的声音[5];同时,还可用手向前圈作车轮滚动状直到学生说出这个单词的汉语意思为止。在反复朗读几遍后,学生便很轻松很深刻地记住了这个单词。
由于体态语具有可观性的特点,而且小学生好动好玩,表现欲望强,可以用小品等形式运用体态语言边说边演来展现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模仿的欲望,他们的注意力就可以达到长时间的保持。根据句子或短文编成有韵律、有节奏的动作让学生容易记忆。比如在教授 3B Unit7 中的Chant:Oh,where? Oh,where? Oh,where? Oh,where? I need it to clean my room.这就可以用形象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可以模仿出各种东西与字母,这种方式学生喜欢学,乐于记。比如当教师先做运球动作,然后作单手肩上投篮动作,一边做一边说:“l play basketball.”学生立刻便能领会这句话的意思。再比如在解释go to sleep 和be asleep的区别时,教师可先往前走,然后身子向后仰并双手抱后脑勺,说:“l go to sleep.”最后闭上眼睛作鼾声,然后说:“l am asleep.”这样,学生便能理解:前者强调动作,后者则强调存在的状态。英语时态教学中也同样可使用体态语。比如我们在教课文 Our classroom时,可边做动作边谈:This is our classroom.(指着自己的教室);lt's a nice big room.(双手一伸,眼睛四下望);The windows are big and the walls are white.(用手敲敲窗户和墙)等。这样进行几遍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讲讲大致意思。在分析课文时,老师可以重复动作,分解给他们听,比如在教学一年级《新世纪英语》中的Number rhyme时,我边说边演。如:One two,put on your shoe,我竖一个、二个手指,并弯腰作系鞋带状;Three four,shut the door,我竖三个、四个手指,两手向前推,作关门状。以及后面的 Five six,pick up sticks;Seven eight,shut the gate.;Nine ten ,say it again.我都采用体态语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注意力集中了[6]。
如教现在进行时,教师可边做动作边说英语,且有目的地提高“be+v+ing结构的音量,然后让学生自己操练,让其慢慢体会。待教师分析后,学生便可完全接受了。又如第三人称单数对初学者是一个难点,在实际口语应用过程中往往总是忘记加s或es。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口语操练的过程中用书空(用食指在空中书写)的形式进行强化训练。
总之,如同美国心理学家罗伯·布鲁克西斯说的:“体态语言对于教师帮助学生保持长时间注意,以便于完成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措施”。
[1]周延云.论教学体态语[J].固原师专学报,1995(1):43.
[2]李如密.教学非语言表达的特点与功能[J].北京:中国教育学刊,1995(4):345.
[3]丁新胜.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J].南都学坛,1997(5):213.
[4]罗树华.教师课堂体态语言浅论[J].教育科学,1991(1):2.
[5]张艺华.体态语言奥妙[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7:13.
[6]张少冬.教师教学消极体态语言小议[J].教育理论研究,2002(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