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技工院校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14-03-20 03:57:22
外语与翻译 2014年3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中学语文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广东广州,510300)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的不断扩招,技工院校因为生源的紧缺而一再降低招生门槛,所录取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他们对语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语文课就是要写作文,还认为语文对其将来的就业不起作用或作用不大。因此,他们往往会对语文课表现出很大的抵触情绪。学生的不愿意学直接打击到教师的激情,师生低靡的学习状态则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陷入了困境。

语文课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改革的实践下,“做中学”理念被引进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组织学生手脑并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与学的效果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授课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来进行各种教学设计,力求吸引学生对课程的关注,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双提升。其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到“做中学”的课堂教学中。

一、“做中学”与小组合作学习

“做中学”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的核心教学理念之一。“做中学”课堂体现的是做与学的结合,它颠覆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从活动中学,将知识技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能力。杜威的“做中学”理念强调了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因素:教师、学生、载体。“做”是载体,包括教学内容及其手段,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这个载体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

合作学习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20世纪 90年代在一些学校中开始试用。2001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语文课作为技工院校的基础文化课程,也倡导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这与“做中学”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语文课堂

将“做中学”理念引入到技工学校的语文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增强了,教师的教学也轻松了,教与学都得到了质的提升。

下面以应用写作部分——“条据写作”的教学设计为例,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语文课堂。

以往在教学设计中,大多数老师采用的都是先把条据的格式讲一遍,再来一篇例文讲解或错文纠正,然后就安排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这种形式往往使得学生学习不得要领,知识掌握得不牢固。而“做中学”理念的语文课程则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可以采用以下几步去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

第一,合理分组,有效分配资源,为课堂知识的教学组织作铺垫。当学生在小组分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时,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增强。

第二,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从学生已有的概念出发,创设情境。教师在该环节中要设法让学生充分暴露、清晰他们对条据的相关概念的认识。

第三,趣味竞赛,分小组合作学习,解析重点,突破难点。此环节中,根据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相应的题目。如给出情景,让各小组根据已有经验写出请假条,并在班上展示,再由教师给出标准答案。此时,应该让各小组互评,由学生来发现并总结请假条的写作格式及注意事项。竞赛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使得学生之间交流已有知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只需给出合理的题目和标准的答案,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将更多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使得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四,点评及小结。采用学生回忆小结的形式,既是对本次课的回顾,也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估。

分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课堂活跃起来。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组内分工不合理、教师指导不到位、教师控场能力不够等,教学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三、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同时,在“做中学”的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应倡导以学生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但是,这并不表示教师就可以袖手旁观了。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语文课堂设计中,为了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理分组,促进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比如,把一篇课文或资料的不同部分分给小组成员,每个成员只阅读其中的一部分,每个人要想掌握全部内容,必须靠其他成员的协作,通过互教互学才能实现。这样,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实现小组目标。

第二,巧设学习情景。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经历中获取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认知误区、学生的关注热点、学生的“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学生的“意想不到”的亲身体验等切入点来获得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巧设课堂,为学生创设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既培养了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也使他们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第三,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适当点拨。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在参与每个组活动的有限时间里,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到每一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教师并不需要和学生一起动手完成某种条据的写作,要做的应该是在适当的时机以有效的提问引起学生对某些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当学生因为尝试被证实是错误的时候,学生的感受比知识的掌握更加需要教师的关注。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明白,“错中学”同样会带来重要的收获。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换信息的过程,也是互助互爱、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在“做中学”的语文课堂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真实的手脑并用的活动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1]傅永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黄演.浅谈“做中学”在技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旬),2013(7).

[3]吴强.浅谈小组合作学习[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2).

[4]赵伟红.浅谈小组合作学习[J].职教论坛,2004(5).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中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8
诸暨市学勉中学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