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有所悟”,实现价值最大化

2014-03-20 00:39徐静波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错题审题题目

徐静波

【案例】

(学生板书)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垠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运用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看这首小诗,我们领悟到( )

A.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B.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C.部分影响整体,制约着整体功能的发挥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学生1:我选择D。

学生2:这个答案是错的,我在做这个题目时,也是选择D,正确的答案应该是B。其实这个题目难度并不大,只要我们认真审好题干要求,答案就很明显了。题干问运用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看这首小诗,我们领悟到什么,那我们就需要审清题干要求的知识范围是“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根据这一点就可以排除ACD了。做错这个题目,我的感悟就是,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充分审题,审题不充分,就相当于走路搞错方向,结果是花了力气却毫无收获。

教师:谢谢这位同学给我们带来的“错有所悟”,这位同学的分析很到位,找到了做错题目的原因,并且也与大家分享了做错这个题目的价值——审题一定要充分。让我们再次感谢这位同学!(掌声)

教师:对此,我还想说几点。1.想要审题更充分有效,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小办法:举手之劳画个圈。在审题中遇到一些关键词语时,在这些关键词语上画个圈来提醒自己注意。画圈时要注意画到位,如在此题中,如果画到“辩证法的根本观点”,那么做这个题目的准确率就高了,但是如果只画了“辩证法”三个字就不行了。2.如果我们把题干要求稍作改变,把“根本观点”这几个字去掉,那么最佳答案是什么?

全体学生:D。

教师:如果还是这个题目,再加一个选项E,并且E也要入选,请同学们自主组织E选项的内容。

学生3: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痛苦与挫折。

学生4:承认矛盾,正确对待和分析矛盾,我们要勇敢面对挫折,不要回避它。

教师:这两位同学的答案可以入选吗?

众学生:可以。

这是进入高三一阶段后上政治课前5分钟的一个环节,学生称之为“错有所悟”。这个环节起源于学生经常在课后问一些错题,在答疑后,笔者感觉有些题目以及学生做题犯的错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于是就请学生在下一节课前把题目抄在黑板上,利用课堂的时间进行讲评。在多次这样的经历后,笔者萌生了一个想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舞台的主人,由学生主讲。这样既能调动本人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其他学生的好奇心和认同感,“错有所悟”这个课堂环节就产生了。

“错有所悟”这个课堂环节的主要流程如下:错题筛选—错题展示—点兵点将—当场评价—分享感悟—教师点睛。错题筛选和错题展示要求在课前完成,其余四个步骤则在课堂上进行。一个学期下来,“错有所悟”这一教学环节在政治课堂上焕发出越来越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受到了全体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新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发扬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这一指导思想,“错有所悟”这一教学环节有以下几点价值。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共补知识漏洞,共同完善知识框架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为指导方针,基础教育承担着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重任,基础教育永远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其要义就是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因此,中学教学工作的首要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打好“知识与技能”基础的学生,能很好完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一切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学生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共性的漏洞,“错有所悟”这个教学环节通过“错题展示—点兵点将—当场评价—分享感悟”,起到了敲响警钟、以点带面的作用,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和警惕,从而实现全班学生共补知识漏洞,共同完善知识框架的作用,为学生能力提升、情感升华打下基础。

二、我的地盘我做主——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全面提升能力

现阶段中学教育的一个主要弊端在于过分注重传具体化,把一般的东西形象化,从而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情境教学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导入过程中创设情境

导入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通过认真巧妙地构思设计导入,能很好地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有“先声夺人”之效。所以教师要在导入环节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可以通过故事、歌曲等来导入。如笔者上到“性格的作用”这一内容时,用故事来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三国演义》吗?

生1:知道,我家有这本书,我看过。

生2:我看过这个电视剧。

……

师:你们知道其中诸葛亮唱空城计的故事吗?

生3:知道一点。

生4:不知道,老师快讲。

笔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了空城计的故事,接着设问:诸葛亮为什么敢唱空城计?这显示出他什么样的性格?是什么样的性格使稳操胜券的司马懿失败了?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笔者指出:可见,一个人性格的好坏影响一个人的成败,我们应该培养良好的性格。这节课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在提问过程中创设情境

提问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问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和增进师生感情,也可以反馈教学信息,从而适当调节教学进程。所以,教师要掌握好提问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关键处设置问题“悬念”,创设冲突情境,让学生产生质疑,还要保证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发言的机会。例如,上“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这一内容时,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两个不同的画面。

A画面:在枝繁叶茂的森林里,有许多小鸟,有的在引吭高歌,有的在空中飞翔。(配乐:小鸟欢快的叫声)

B画面:在一颗矮树下,躺着一个人,他跷着二郎腿,叼着一根烟,正悠然地欣赏自己喷出来的烟雾。他的身旁有一把锋利的斧头,一只小鸟可怜巴巴地站在他跟前乞求把它一起带走,四周是一片光秃秃的树桩。(配一首哀伤的曲子)

学生看到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用不着教师提问,早已坐立不安,抢着提出问题。

生1:小鸟为什么乞求砍树人把它带走?

生2:怎样看待砍树人的行为?

生3:如果没有树,没有小鸟,地球将是什么样子?

生4:为了让小鸟不再伤心,我们该怎么做?

……

面对这些问题,其他学生都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在讲解过程中创设情境

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的概念比较抽象,理论繁多,而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如果教师讲课时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容易出现开小差等不良现象。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有吸引力情境,就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例如,有一位老师在讲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等内容时,他先讲了一段令人心碎的对话。那是30年代爆发经济危机期间的一个滴水成冰的严冬,美国一个煤矿工人家庭的母子二人的对话。儿子问母亲:“现在天气这样冷,为什么还不生火?”母亲:“我们买不起煤。”“为什么买不起煤?”“因为你爸爸失业了。”“爸爸不是挖煤工人吗?”“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这段很能说明问题的对话,抛弃繁琐的讲解,寓讲于“境”,使学生加深对生产相对过剩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四)在练习过程中创设情境

学生通过做练习能深化知识、巩固知识、发展和培养能力。一般在讲完新课之后或阶段性复习时教师都需要布置相应的练习,便于学生学以致用。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同,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尽量使各层次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没有比取得成功更让学生激动和鼓舞了。例如,为了考查学生对有关法律常识的理解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笔者设置了这样练习:小明同学在放学回家路上遭到高年级同学强行收取保护费。如果你是小明,请你写出可能采取的三种做法,并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对每一种做法进行分析。学生对此容易有话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三、 情境教学的展望

曾经有幸阅读过一篇介绍英式教育风格的文章,讲的是有位教师为了让学生懂得羊毛的清洗过程,先带领学生去农场观察,亲自给羊清洗,然后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回忆。该教师一步步提问:“先做什么?”“闻到什么味道?”“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由于学生有过亲身体验,所以常常是几个学生抢着回答同一个问题,最后由师生共同把这个过程整理编排并写出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不仅学得轻松,同时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也得到锻炼。再看目前的情境教学大多是由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无论教师创设的情境多么逼真,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它与现实生活情境总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希望今后学生有更多机会真正去了解社会、熟悉社会,也希望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能领略到集声音、色彩和动画于一体的动感情境,这样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总之,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政治教学中加以应用,确实能给教学带来生机活力。尽管目前在应用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它将不断走向完善。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错题审题题目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一次函数”易错题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机械运动”易错题练习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