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进瑞
(南阳市张仲景医院,河南 南阳473000)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肠道感染和精神心理障碍有关。2010 年6 月—2013 年5 月,笔者采用疏肝健脾安神汤联合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6 例,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门诊就诊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6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 例,男16 例,女20 例;年龄19 ~60 岁;病程5 ~15 a。对照组20 例,男8 例,女12 例;年龄20 ~59 岁;病程6 ~14 a。所有病例均经结肠镜或结肠气钡造影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排除肠道炎症、肿瘤、器质性病变等影响排便功能的疾病。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按照《内科学》[1]标准。①病程0.5 a 以上,存在腹痛或腹部不适;②每日排便3 次以上,溏便或稀水样便、黏液便;③精神因素诱发疾病发作或加重,或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④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标准。腹胀腹痛,泄泻,泻后痛减,每因精神因素诱发或加重,伴嗳气食少、肢倦乏力、面色少华、失眠郁闷,或烦躁,舌淡,苔白,脉细弦。
对照组给予匹维溴胺片(由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100204),每次100 mg,每日2 次,口服;复方地芬诺脂片(由常州第四制药厂生产,批号1001023),每次10 mg,每日3 次;盐酸阿米替林片(由湖南洞庭制药厂生产,批号0912013),每次50 mg,每日1 次,睡前口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疏肝健脾安神汤,药物组成:柴胡10 g,防风10 g,白术10 g,白芍20 g,陈皮10 g,党参30 g,茯苓15 g,干姜6 g,黄连6 g,木香10 g,枣仁30 g,合欢皮15 g,生龙骨20 g,生牡蛎20 g,甘草6 g。每日1 剂,第1 次加水1 500 mL,浸泡1 h 后煎煮30 min;第2,3 次各加水800 mL,煎煮30 min;将3 次煎煮的药液混匀,分2 次口服。
两组均以10 d 为1 个疗程,治疗3 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忌油腻、辛辣之品。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治愈: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及粪质正常、1 ~2 次/d、成形、无黏液,未复发。有效:主要症状好转,大便次数<3 次/d、不成形、黏液减少。无效:腹痛及大便异常等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 分析,u =2.67,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学“泻泄”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病因多为郁怒伤肝,或忧思伤脾,脾运无权。该病若病程日久,则气血不足,心神失养,精神逆乱,导致病情更加复杂,缠绵难愈;因此,治疗时应在抑肝扶脾的基础上加养血安神之品。疏肝健脾安神汤方中柴胡、防风、白芍、陈皮疏肝解郁;党参、茯苓、白术、干姜健脾益气,温运脾阳;黄连、木香清热燥湿,行气泻浊;枣仁、当归、合欢皮养血安神。诸药合用,有升有降,有补有泻,寒热并用,从而达到疏肝解郁、健脾止泻、养血安神之效。现代药理研究[3]表明:白芍总苷有双向调节、增强免疫、抗炎作用,对胃肠平滑肌的张力和运动有松弛和抑制作用;白术、陈皮能排除肠胃积气、缓和肠管蠕动;黄连有显著的抗菌消炎功能;枣仁、合欢皮能抑制中枢系统,有镇静催眠、抗抑郁的作用;防风有显著的抗过敏作用。本研究表明:疏肝健脾安神汤联合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临床症状消失快,比单纯运用西药更有优势。
[1]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3]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