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立涛+周婷子
2013年12月19日至20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一处、北京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关注差异、关爱学生,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交流研修会暨名师大讲堂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二小召开。原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李观政,原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文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一处副处长徐志芳,石景山区教委主任郝显军,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于秀云,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梁威,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杨文荣,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谢春风,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吴正宪,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物理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陶昌宏,北京市教育学会秘书长黄和平,以及来自北京市17个区县(含燕山)负责教研、科研、德育、心理等方面的有关领导,各区县教育学会、学困研究会的领导,天津塘沽区教科人员、北京师范大学有关项目组成员、各区县有关课题负责人及中小学校长、教科研人员及教师代表共计3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一、分论坛研讨活动
分论坛分别设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第二小学与北京市第九中学分校。“基于班级发展论坛”围绕“基于班级发展——关爱学习困难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议题,由石景山区京原小学、北京市苹果园中学分校、天津市滨海区塘沽大庆道小学、北京第二O六中学、石景山区杨庄小学、朝阳区樱花园实验学校的教师代表向与会者介绍了自己在学困生转化工作方面所获得的经验和认识,北京教科院德育中心主任、研究员谢春风,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副院长刘红对各校教师代表的发言作了专家点评。
“基于学科发展论坛”围绕“基于学科教学——关注学生课堂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议题,由东城区国子监中学、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附属学校、丰台区辛店学校、西城区育华中学、北京九中初中部、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的教师代表作了主题发言,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物理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陶昌宏,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副院长孙淑萍作了专家点评。
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展示与研讨中,围绕“关注差异、创设绿色课堂、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这一议题,石景山区金顶街第二小学、石景山区杨庄小学、石景山区京原小学、北京九中、石景山分院附属学校、北京市苹果园中学分校等学校进行了12节课堂教学的展示,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吴正宪,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中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康杰分别对这些展示课以及观课教师的讨论作了精彩的点评。
二、大会交流
此次会议由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谢春风主持。会议伊始,谢春风主任隆重宣布会议开始,第六届“关注差异、关爱学生,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交流研修会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序幕。石景山区教委主任郝显军致辞,介绍石景山区在深化教育改革、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学生创新培养等方面统筹协调发展所取得的成果。随后,原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李观政宣读了此次年会征文获奖论文的名单,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梁威率领项目研究团队进行了成果汇报。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于秀云,以“绿色教育理念引领、区域推进学困生干预研究”为题,从健全机制、加强研究和积极整合三个方面介绍石景山区教委在推进“学困生”项目方面的具体工作情况,以及取得的可喜的成果。
梁威副院长以“提高北京市群体干预、解决学习困难学生预警跟踪及提升学习质量的行动实践”为题作了项目工作报告,从项目实施制度、开展专题研究、搭建交流平台、加强专业引领、开展调查研究等七个方面对工作进展进行系统梳理,重点介绍研究所取得的成效,即关注学困生从理念走向实践、学困生问题研究从尝试走向成熟、学困生干预从教师个体走向群体、学困生问题研究从局部走向全面、形成多方合作的研究机制、建立系统丰富的项目研究档案并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同时,梁威副院长还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设想,即完善项目管理模式、做好培训工作、深入开展研究工作、深入挖掘数据资源、搭建研究与展示的平台、完善学困会组织机构。
密云县十里堡中学教师王艳珍作为一名农村教师,以“关注中小衔接、共促师生发展”为题介绍自己通过参加学困会的活动,特别是北师大的项目,在密云县中小学衔接问题研究中成长的经历。另外,全校仅有200余名学生的普通农村中学——大兴区定福庄中学的张凤云主任以“农村初中校以班级合力促进学困生转化的实践探索”为题做了汇报,从研究背景、研究理念及指导思想等角度,和参会人员分享如何建立教师群体干预模式、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经验。
此外,原北京市教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文喆对大会发言进行点评。他首先对项目组六年来所做出的成绩表示祝贺,接着谈到自己的三点感受:一是项目组从“关注学生”发展到“关注中小学衔接”的问题,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继续将这种理念传承下去。二是项目组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研究方法、策略和工具的开发与运用,这些可操作性的方式将来也可以移植到其他项目的研究中去。三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不断深化,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都很好地体现出群体合作的优越性。
北京教育学院杨文荣教授则精辟地总结道,这次年会的主题是“发展”,其中关注是态度,差异是前提,发展是目的,项目组从“关爱生命”的角度展开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绿色发展实验区特点相一致,体现出“关注差异”的三个关键点。一是树立差异教育观,因材施教。教育工作者要重新梳理课题团队的思路和方法,对思维的差异性要由个性研究走向共性研究,以个性研究共性。二是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当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差异教学的问题,如何为每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项目组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这是对传统教育诟病的一种挑战。三是教育要实行差异性评价。针对基础教育的异化,我们要探讨如何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体发展进行评价。
最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一处副处长徐志芳进行总结发言,他谈道,在梁威教授的带领下,中小学生学习困难研究能坚持做20年,这是值得称赞的。“双预”项目在北师大项目组的引领下做了大量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显著的。项目组坚持理论引领和实践推动的紧密结合,通过多方参与,从育人和教学的角度推动学困生的研究与发展,从提升能力和培养兴趣两个方面来解决学困生问题,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名师大讲堂——专家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边玉芳作了“尊重规律、科学育人”的专题讲座。她指出,“好的教育动机未必有好的教育结果”,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介绍了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学生成长规律和育人策略研究,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表现、行为习惯、认知发展、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并对基础教育发展的五大误区进行具体阐述,强调要克服教育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加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第六届“关注差异、关爱学生,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交流研修会暨名师大讲堂在热烈而轻松的气氛中落下帷幕。此次大会对“关注差异、关爱学生,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发展”一年多的专题研究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与表彰,展示了北京市17个区县,特别是石景山区所取得的成果,为促进首都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扩大教育公平、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都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