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性教学”思想下课堂的三个“选择”

2014-03-19 17:11祝荣泉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全息活动课堂

祝荣泉

2013年9月至11月,采用同题异构的形式,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举行了首届“立足生态,探索全息,走向高效”主题赛课活动,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品等学科,共计20位教师开课。本文拟结合本次主题赛课课例,讨论“全息性教学”思想下的课堂的三个“选择”。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

相比较而言,语文学科更需要面对“教什么”的问题。选择教学文本如此,同一文本不同的教学侧重亦是如此。通过先期的“全息性教学”研究,我们意识到,语文教材是不够的(需要广泛的阅读资源),教师是不够的(需要教学相长),课堂是不够的(学生需要实践的机会),学校是不够的(需要语文课程的校外的延伸)。带着这些问题,观察赛课第一小组3位语文老师的课堂。文本是毕淑敏的小小说《悠长的铃声》,初一年级开课。

课堂回放:

教师A:首先让学生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读到了怎样的铃声,学生完成几个概念便收场;接着教师选取了文中典型的句子,与学生一起探讨打铃人的形象性格,对话步步为营,甚为精彩;最后,教师以读懂一个人需要“时间”为课堂作结。

教师B: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铃声为什么是“悠长”的,遗憾的是教师与学生一起陷入了老人性格到底是“宽容”还是“善良”的泥潭,纠缠了半天;最后以毕淑敏的文字诠释“默契”的主题,让学生谈谈对“默契”的理解,远离了文本。

教师C:首先出示学生预习的发现与质疑,教师总结读小说的“三要素”,并按照学生意愿,先谈“人物”;课堂的问题也就从这儿开始,教师选取了文章最后一节老人的话“我姓孙,不姓侯”作为切入口,这其实是“情节”的问题,或者说首先是“情节”的问题,而不是“人物”的问题,貌似“以学定教”,其实曲解了学生意图,于是人物形象的理解自然是浮于表面;课堂接近尾声,才“回过头来看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为时已晚,且本末倒置;最后是以“默默的关怀与温情”作主题归纳。

讨论:

1.条条大路通罗马。语文教师可以选择的范畴真的很大。三个教师设计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教师A“读到了怎样的铃声”,教师B“铃声为什么是‘悠长的”,教师C“学生预习的发现与质疑”),各有各的优势,都有“整体感知”文本的功能,都具有“全息元”的意义。这是阅读教学的前置环节的一般要素。教师A、C的设计有开放性,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打开学生思路;教师B指向精准,贴近文章“悠长”的写作角度,就看教师如何驾驭课堂。事实上,三位教师的课堂,“全息度”的体现都存在大的缺陷:没有能够帮助多数学生概括小说曲折的情节。教师A、C在首要环节最后应该“万宗归一”,把思路聚焦到“悠长”上来,顺便理清情节;教师B恰恰要纲举目张,罗列“悠长”的不同内涵,情节便也水落石出。

2.不是所有的选择都是合理的。教师C选择人物作为切入口,也许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在情节不明朗的情况下,人物形象就似镜花水月。所以在文本情节比较复杂且以情节见长的情况下,“情节”与“人物”的顺序不能倒置。一个朴素的道理是,教师有创造的空间,但作为常识性的规律不能违背。

3.教师不能替代学生的发现。语文“全息性”的课堂,师生应该是“学习共同体”的平等成员。三位教师都有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视角,这是每个人作为读者的权利。问题是,教师为何总要在课堂最后抛售自己的价值观念?为何不让学生自己谈学习的认识呢?即使教师事实上高明于学生,也不应该“越位”替代学生发现。我们需要的是像教师A在探讨人物形象的对话中推动学生跳得更高一点的教学策略,而不是教师全抢了学生的风头。

4.争鸣无处不在。教师A的课堂被公认为三节中最优秀的,原因在于教师出色的“对话”功底,教师循循善诱,让学生的认知从“局部”接近“整体”。

二、教学方式的选择和运用

理科的教学内容多数是确定的,面临的选择更多是“怎么教”的问题,教学方式决定了课堂的效益。三节初一数学课“线段 射线 直线”可以观察这一有趣的现象。

课堂微聚焦:

教师D:在选择导入概念上,出示了笔和铁轨的图片。在诠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道理时,选择了张家港市一中、学生家、张家港梁丰高中三个点为例。在归纳直线上的点与线段的数量关系公式时,教师选择了略讲。教师教学用语逻辑严谨,几乎没有一句废话。

教师E:选用了《西游记》视频孙悟空金箍棒变化为概念导入。在诠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道理时,选择了龟兔赛跑的动画演示。没有归纳直线上点与线段的数量关系公式。课堂结语以“烦恼像线段,幸福像射线”作寄语。教师教态亲切自然。

教师F:选用了斜拉桥的钢索、城市夜景光线、铁轨的图片作为导入。在诠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道理时,选择了大陆与台湾直航(原来途经香港)的问题,地图演示;归纳直线上点与线段的数量关系公式,教师善于讲解,条理清晰,并归纳出两种方法。最后也有类似教师B的结语。教师教学姿态和语言很有感染力,也不乏幽默和激励性语言。

讨论:

客观而论,这三节课均非常优秀,评出高下来非常为难,在课堂评价时,听课者和评委意见出现了分歧。数学要求严谨与逻辑,教师D做得最好;教学素材的使用,教师E做得最生动;教师F的素材也很有内涵,如果你是学生,听她的课一定很舒服。缺点也有人指出:教师D是否有必要这么严肃,课堂气氛不够;教师E花哨的课件是否信息冗杂,干扰学生思维,而缺少数学思想的提炼,是否教学内容缺少梯度和难度;对教师F最初争议最大,首先是教师讲得太多,是实施新课程的大忌,而且“废话”太多。

而最后经过多方评议,恰恰是教师F胜出。理由是:选取的素材恰恰是最适合中学生年龄特征的;善于讲解是教师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该讲的时候一定得讲,像这个复杂的公式只能由教师讲,而且前提是教师必须讲得好;语言和教学姿态始终有无形的教化功能,必要的与课堂有关的小幽默会促进课堂良好学习氛围的建立,调节课堂张弛有度的节奏。当然,最重要的评价原则是,你一定要站到学生的角度上来看教师的教学行为。endprint

三、教学活动的选择和开展

基于初中生认知心理发展的特点,“活动”是组织初中课堂教学的首选策略,也是达到“全息”目的的最佳路径。一节高效的课堂,一定是教师提供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学生乐于参与活动的结果。三节初一英语课“School Life”的活动做得很棒,尤其教师G做得最为出色,这大概也跟英语学科的特性有关。而教师H一节初一思想品德课“我自信,我能行”活动也热闹非凡,却呈现出严重的问题。下面,跨学科进行有关教学活动的对比。

课堂回放:

教师G(英语):教师课堂开始与学生聊穿着,建立师生轻松的对话环境,生成名词的复数形式和形容词的比较级,然后学生认读识记。进入课堂后,教师活动花样就多了。活动和游戏交替进行,进行着各种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换个花样再读一遍,换个角色再说一遍,换个小组再对话一遍,这样的游戏让学习几乎不留死角,不知不觉中,词汇与句式的记忆已经根深蒂固。

教师H(思品):从《毛遂自荐》动漫播放,引出话题“自信”;教师提请学生阐述“如何理解自信”,介绍自信的人;教师投影出示有关廖智、丘吉尔的资料,让学生总结自信的共性;合作探究“自信+ =成功”;情景剧,主人公胆小不敢登上舞台,学生提出建议,教师总结自信的方法,“自我暗示法”“优势转移法”等;最后是“夸夸你我”,让学生以“ ,我能行”夸夸自己,以“ ,你也行”夸夸同伴。

讨论:

活动,是让学生的学习得到直接经验的机会,是给学习内容披上美丽的外衣而便于学生发现。教师G的活动组织策略是成功的,因为赋予了学生学习语言必要的情境,其活动的作用是让学习生动化,同时起着必要的反复训练和强调作用而不显枯燥,是一种“教育无痕”的课堂实施策略,而没有教学行为的刻意强迫。

教师H的思品课堂不能说活动不充分,就知识达成来说,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活动知晓自信的重要性和如何自信的方法。但问题是,假如课堂仅仅定位如此是非常不成功的。因为,自信的重要是一个常识性问题,如何自信的方法在没有体验自信的情况下也只是概念而已。重要的是一次体验自信的机会,比课堂上千万次的聆听他人的故事和观念的灌输更为必要。不同于认知性课程的活动,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在于体验。因此,自信作为人的重要心理品质,其课程内容应该充分借鉴心理团体辅导的策略,如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让每个学生都有在公众面前表现的机会,而不是在某个他人的故事中做其实答案早已明朗的“探究”。课堂上一些带有道德评价的话题,有时反而会加深学生的畏惧情绪,违背了心理辅导“自愿性”的目的,学生畏首畏尾,落实课程目标适得其反。

可见,不是所有的热闹非凡的课堂活动都能带来很好的教学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息活动课堂
“活动随手拍”
欢乐的课堂
全息“魔镜”在身边
一汽奔腾T77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手机看三维全息影像有望成现实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写字大课堂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