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务实清廉筑牢国企发展的生命线

2014-03-19 18:44赵艳华
现代国企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领导人员权力国有企业

赵艳华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任务,这就对国有企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践行群众路线不仅是国有企业加强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更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的生命线。就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作用来说,主要体现在:“为民”是国有企业自身肩负的“服务线”;“务实”是国有企业必须坚持的“发展线”;“清廉”是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保障线”。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筑牢了国有企业做强做优、科学发展的生命线。

为民是国有企业自身肩负的“服务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工作的生命线,它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民”。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经常性地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直是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做好的经常性工作。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由国有企业自身的性质决定的,是由其所处整个党的建设的地位决定的。国有企业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经济组织,不仅担负着经济责任,更担负着服务职工、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它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国有企业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真诚服务于职工、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对赢得广大群众、社会各界、利益相关方的理解、支持和尊重,推动社会和谐、企业改革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更需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同时,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又是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内在需要和应有之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立足我国国情和企业发展实际,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早已确定的改革方向。其中的一项重大原则就在于把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行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有机结合起来。其中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就与群众路线的涵义与价值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是检验国有企业是否真正践行群众路线的试金石。广大职工群众是实现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主力军,又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主体力量。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要在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的同时,认真落实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等,高度重视和切实关心职工的生活,充分保证广大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积极维护其合法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本质上讲,国有企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做好群众工作。只有保障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权利,处理好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与维护广大职工群众合法利益的关系,服务好广大职工群众,才能形成国有企业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促进企业内部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有利环境。国有企业发展之路,是中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必然要求。在国有企业中不断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一定比西方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更有效、更有活力。

务实是国有企业必须坚持的“发展线”

转变作风是前提,真抓实干是关键,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目的。党的作风如何,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国际化、产权结构多元化、职工利益复杂化的发展形势下,在国内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国有企业亦担负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更需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契机,坚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重实干、求实效,以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助推企业科学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固的物质基础。同时,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国有企业的骨干,必须树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意识,坚决反对和杜绝“四风”,确保企业领导人员长效作为、高效作为,自觉为企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输入正能量,本着求实、务实、落实的精神努力做到工作业绩让广大职工群众满意。

从国有企业自身发展来说,群众路线是企业科学发展的需要,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国有企业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更好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推动发展,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优势。尤其是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前提下,以“融入中心、进入管理”为基本思路,坚持统一思想、凝聚队伍,把服务于企业发展和服务群众作为群众路线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把群众路线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进行有机融合,以创造企业发展成果、职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群众路线成效的基本标准;促使群众路线更好地与现代企业管理体系融合,使群众路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因此,要以更加求真务实的精神制定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进一步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提升企业的软实力;以科技为引领,不断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以人才为保障,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能力本位”的观念,不断改革和完善企业选人用人制度机制,培养、锻炼和造就一大批一专多能、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同时,国有企业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量是职工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职工群众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升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清廉是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保障线”

清廉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最可贵的本质。党的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如何影响着其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党的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如何也影响着其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清廉也是一种“生产力”,没有廉洁作为保障,企业发展的成果也会流失。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正是在实践中培养、提高企业领导人员的廉洁从业意识,促进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使企业领导人员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群众观,集中解决企业领导人员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将廉洁化为企业发展的生产力,筑牢廉洁的长效性保障防线。

习近平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其中,“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国有企业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保障环节,是保证企业领导人员清廉的根本所在。它对群众路线的践行提供了长效性保障机制,也对提高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突出表现在国有企业利用“三重一大”制度来规范企业领导人员的决策用人权,实现国有企业各项权力规范运行和相互制衡,最大限度避免权力运行的越轨,保证企业决策和用人的科学化、民主化,使企业的各级领导班子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有效提升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关键是用科学的制度来规范权力,合理划定企业领导人员的职权界限,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保证企业领导人员权力不越轨,努力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服务。国有企业作为规模庞大的经济组织,它的领导者通常具有决策权、用人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如果这些权力不进行科学配置、不加以合理约束,势必会造成权力的越轨与滥用。因此,国有企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要按照《公司法》规定,构建合理、平衡的权力结构,实现权力之间的平衡与协调,使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又要看到,就制度体系本身来说,无论多么严密的制度体系,都可能存在漏洞,权力都有可能钻空子,这就给腐败以可乘之机。换句话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无论这个笼子多么坚固、严密,都可能存在漏洞,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套权力出轨纠偏与查处机制,把“溜”出去的权力重新关进去。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就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大节点的监督,加强对企业资本流向和成本控制的监管;又要完善国有企业惩防体系,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三个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要进一步推行“厂务公开”,发挥好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所有这些,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保障广大职工群众的主体性地位,真正依靠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保障和落实广大职工群众对企业决策和用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事业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进入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要继续推动企业做强做优、科学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固基,就必须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在为民、务实、清廉上下功夫,坚决彻底地反对企业中存在的“四风”问题,才能稳固企业和谐发展、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的生命线,才能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

猜你喜欢
领导人员权力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电力公司优秀年轻领导人员“三层四维”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
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发布
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名单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着力提高选人用人工作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