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调查*

2014-03-18 08:10毛齐明
基础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监护人情绪家庭

任 露,毛齐明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调查*

任 露,毛齐明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从情感体验、情绪表达、情感沟通三个方面对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进行调查研究。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积极情感体验不充分、负性情绪表达受阻、应急情感沟通不畅。同时,父母感情满意度、监护类型、被留守年龄段对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影响显著。为此,文章提出有意识关注留守儿童情感世界、父母之间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形成合力、谨慎选择外出时间段和监护人等建议。

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实证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从某种角度上看,人的生活可分为物质生活和情感生活。情感生活对儿童情感形成和心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儿童在与人的日常生活和交往沟通中,受到各种暗含情感的交流的影响,逐渐形成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类、对人生的种种态度,这些将影响现在和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儿童情感生活的环境和对象,我们将儿童的情感生活分为家庭情感生活、学校情感生活等。马克思在1837年11月给他父亲的信中写道:“我们要为自己所经过的情感体验建立一个丰碑,使我们的感情重新获得在行动中的地位。这丰碑就是父母的爱,家庭的情。”[1]可见,家庭情感是儿童情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相对与普通儿童而言,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变化最大,其家庭情感生活也有别于普通儿童,急需关注和研究。但就中国期刊网数据显示,目前,专门研究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的并不多。

在以往的研究中,常常将儿童情感生活作为一个笼统模糊的概念,这并不利于研究的有效进行和清晰表述。本文将情感生活内容细化,分为情感体验、情绪表达和情感沟通,三者并非完全对立,情感沟通可能伴随情绪表达,情感体验也常常发生于情绪表达和情感沟通过程中,但三者的侧重点各不同。情感体验指个体对外界某种事物引起的特定情感的主观感受[2],侧重于主体由外而内的感悟,如留守儿童从父母那里所得到的被爱体验等;情绪表达指传达或象征情绪体验的可见的言语和非言语的行为,侧重于主体由内而外的表达,如留守儿童在情绪低落时向自己的监护人倾诉等;情感沟通是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侧重于主体与他人的互动,如留守儿童与父母在电话中互诉思念、谈心等。

在以往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中,常将留守儿童笼统地作为一个群体研究,而我们在走访中发现,留守儿童间也有很多类型差异,如父母一方出去打工的和父母双方出去打工的,父母感情和谐的和感情不和的,在儿童3岁之前外出打工的和3岁之后外出打工的,这些因素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情感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试图从留守儿童总体特征和留守儿童间的差异两个方面对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进行研究,为了研究的清晰有效,从情感体验、情绪表达、情感沟通三个方面对情感生活进行研究和描述。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湖北省大悟县地处湖北省东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中等人口规模的县。由于经济欠发达,许多农民外出打工,出现了不少留守儿童。本研究以该县三所小学为基础,按比例选取处于2-6年级的留守儿童,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一年级儿童识字不多,以访谈为主),并对该儿童的在家监护人进行访谈调查。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将从三个方面对留守儿童情感生活进行研究,其中,每个方面又有具体的分类、事件及影响因素(有的影响因素也是留守儿童的分类纬度),研究将从这些方面展开。

表1 情感生活的分类

(三)研究过程

根据研究设计,我们编制了《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调查问卷》,发放给被抽取的留守儿童,发放问卷85份,收回82份,有效问卷81份。

表2 问卷发放情况

由于条件限制,只对该81名儿童中46名儿童的监护人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

表3 访谈情况

为了对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家长访谈后又对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了开放性访谈。

(四)数据处理

本研究运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处理。

三、研究结果

留守儿童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取后者(即包括父母一方外出的和双方外出的)。为了叙述需要,本文在某些地方用“全留守儿童”代表父母双方在外打工的儿童,其监护类型为亲友监护,用“半留守儿童”代表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儿童,其监护类型为单亲监护。

(一)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基本现状

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家庭多数生活较为拮据,父母迫于生计在外打工,大部分为半留守儿童,且多是母亲留在家中。若父母均外出,第一选择是寄养在爷爷奶奶家,第二选择是寄养在亲近的亲戚家。在寄养时,亲近关系成为第一考虑要素。

1. 与外地父母的联系

大部分在外打工父母一年回家一次。在与远方父母的联系上,82.3%的儿童经常与远方父母联系,15.2%和2.5%的儿童较少和基本没有联系。联系方式以电话为主,个别有电脑视频和书信。在与远方父母的交流中,父母询问较多的问题依次是:

图1 在外父母询问问题类型统计图

与远方父母的交流时间和密切度与儿童对远方父母的依恋程度有很大关系,这点将在后面具体阐述。从对儿童的访谈中发现,部分儿童觉得父母并不爱自己。

总的看来,远方父母对儿童的关爱心切,但并不完全能让儿童获得充足的关爱体验,在电话联系中孩子很少有情绪表达,特别是负性情绪的表达,父母的关注点多在学习和物质上,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不足。

2. 与实际监护人的沟通

实际监护人(下文简称监护人)指半留守儿童中留守在家中的父亲或母亲,或是全留守儿童中,照顾该儿童的爷爷奶奶或亲戚,这些数据主要来自对46名监护人的访谈。

(1)积极情感体验不充分

留守儿童的情感体验受到家庭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若儿童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关爱,将减少孤独感,增加快乐感,从而增加其积极的情感体验。儿童放学回家后主要的行为有做作业、做家务、娱乐、睡觉。76.1%的监护人从不检查孩子的作业,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文化水平低,不会;二是事务繁忙,无暇顾及。一年级以后,监护人会逐渐要求儿童做家务,多为命令口气,多是单独完成,少有合作完成的情况,若孩子家务做得不好,会批评孩子或让其重做,几乎没有引导教育。儿童在家的娱乐活动多为看电视或找小伙伴玩耍,监护人并不会也没有意识陪伴孩子玩耍。39.1%的儿童和监护人睡,这些儿童多处于低龄阶段,访谈发现,有1名母亲睡觉前会给孩子讲故事或者谈心,其余没有此现象。

访谈中,46名监护人均表示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34.8%的监护人还对儿童的物质需要比较关注,并尽力去满足,1名母亲比较关注孩子的道德成长。并没有监护人明确表示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访谈发现,他们并无这方面的意识。

可见,监护人在日常的行为中并没有主动给留守儿童关爱体验,也没有有意识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体验,儿童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不充分。

(2)负性情绪表达受阻

情绪表达分为正性情绪表达和负性情绪表达,主动向监护人倾诉是儿童情绪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儿童的倾诉,监护人要做出恰当的处理,才有利于儿童后续情绪的表达。访谈中,我们分别了解了监护人是否主动询问孩子的情况,主要询问哪些方面,儿童有不开心的事是否告诉监护人(代表儿童的负性情绪表达),儿童有高兴的事,例如在学校受表扬是否会告诉监护人(代表儿童的正性情绪表达),并得出下表情况:

表4 监护人询问行为与儿童情绪表达的关系

从表中可以看出,仅8.7%的儿童有不开心的事会给监护人说,这些监护人都是会主动询问孩子各方面情况的监护人;30.4%的儿童受到表扬也不告诉监护人,这些监护人中,78.6%不主动询问学生情况。21.4%询问被抵抗。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监护人主动询问与儿童情绪表达之间的联系。

在对40名半留守儿童的问卷中发现,47.5%的儿童有心里话最希望向父母诉说,但这40名儿童的留守一方父母反映,92.5%的孩子有不开心的事情不会告诉父母。这之间出现了极大的矛盾。

可见,在留守儿童家庭生活中,儿童有负性情绪表达的意愿,却最终很少有负性情绪表达的行动,负性情绪的表达受到了阻碍。

(3)应急情感沟通不畅

情感沟通分为日常情感沟通和应急情感沟通。应急情感沟通是在儿童情绪亟待疏通情况下的情感沟通,如犯错教育。这一时期,情感沟通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也是日常情感沟通状况的一个集中和放大的体现。调查发现,在孩子犯错时,监护人主要有以下反应:

图2 监护人在孩子犯错时的反应类型统计图

访谈发现,监护人的“教育”多是单方的批评和说教,少有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在打完孩子或语言批评之后,一般选择“让孩子一个人安静安静”“自己消气”,对于孩子的后续情感并无太多关注。监护人反映,同样的错误孩子可能会犯好几次。这种连续的再犯其实也暗示着孩子犯错后情感沟通的缺乏。

可见,应急情感沟通常常被监护人忽视,儿童犯错时监护人重批评轻沟通,重单向说教,轻双向交流。

(二)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的差异

1. 监护类型、父母感情满意度对留守儿童情感体验影响显著

研究通过访谈了解40名监护人(半留守儿童的父或母)对夫妻感情的满意程度,通过问卷题目“你平时感觉开心吗?”了解46名儿童快乐感的体验。以下为具体情况:

表5 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情感体验情况

对单亲监护和亲友监护情况下儿童的情感体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t=3.75, p<0.01,差异显著。

表6 不同层次父母感情满意度下留守儿童情感体验情况

对夫妻情感满意度与儿童情感体验进行相关性检验,r=0.696,在 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结果表明:夫妻情感满意度对儿童的情感体验有很大影响,夫妻间的和谐有利于儿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父母是否都外出对儿童的情感体验有很大影响,单亲监护儿童的积极情感体验高于亲友监护儿童。

2. 不同年龄段“被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差异显著

亲子关系是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儿童家庭情感生活质量的一个综合体现。研究发现,儿童和在外父母通话的密切度与父母在儿童什么年龄段外出有很大关系。研究中,6名儿童的父亲是前两年才外出打工的,儿童经常要求与父亲通电话,主动表达思念,并告诉父亲自己方方面面的情况。相反,有3名儿童父母双方在其一岁左右就外出打工,一个寄养在亲戚家、两个在爷爷奶奶家,儿童从不主动要求给父母打电话,在接到父母电话时,只是说些“客套话”,也不向父母汇报自己的情况,感情甚是平淡。从其余留守儿童身上也能发现这种被留守年龄段与亲子关系的紧密联系。

比较极端的一个例子是,有一个叫李开(化名)的儿童,今年11岁,母亲在其1岁时出去打工,每年回来一次,父亲在家中照顾他,七岁之后,母亲回家照顾孩子,父亲外出打工。李开对父亲比较尊重,听父亲的话,但对母亲感情非常冷淡,甚至有些叛逆。在家从不让母亲接近,有事也从不和母亲交谈,在家经常发脾气,甚至有时会出口辱骂母亲,母亲对此无可奈何。尽管5年来,母亲做了很多努力,尽力去照顾他,但他与母亲的关系始终未能改变。

结果表明:在孩子较小时候外出打工的父母,其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明显疏远,儿童在情感上表现为母爱或父爱的缺失,其性格表现多为叛逆性强或缄默内向。

四、讨论

留守儿童家庭多较为贫困,父母文化水平低,对情感生活认识有限。全留守儿童寄居爷爷奶奶或亲戚家,爷爷奶奶只知道通过物质表达宠爱,亲戚本来也有自己一家人,只是行使“照顾”职责,能将吃穿照顾好就不错了;半留守儿童多为母亲一人在家,要打理大小事物,相对繁忙,更容易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因此,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问题更加突出。

(一)留守儿童情感世界被关注度低

留守儿童家庭情感交流的对象主要是在外父母和监护人。在外父母多是一年回家一次,即使每天打电话也很难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与在外父母一样,实际监护人也多是比较关心孩子的学习、身体和物质需求,对于情感世界的关注意识不够。监护人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关爱的给予不够,对孩子负性情绪表达不重视,对情感沟通的无意识,这些都是对留守儿童情感世界关注低的表现。

从研究中我们看到,47.5%的孩子反映有心里话希望对父母说,但实际却只有7.5%的孩子将不开心的事告诉父母,这是一个很大矛盾,原因何在?仅有的8.7%会主动对监护人说不开心事情的儿童,其监护人也是仅有的8.7%会主动询问孩子各方面情况的监护人;而受表扬时会告诉监护人的儿童,其监护人也大多是会主动问及其学习情况的监护人。由此可见,监护人的主动关注非常重要。再次,儿童表达伤心是为了得到支持,[3]孩子不是不想和监护人说,而是监护人不太关心感情方面的事情或是孩子在某次诉说中感觉监护人不能给自己太多安慰或支持,不像受表扬时监护人的情绪反应那样会给自己以强化。所以慢慢地,儿童选择把自己的心里话藏起来,封闭自己和监护人的感情沟通渠道,这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二)父母感情满意度、监护人身份对留守儿童的情感体验影响较大

对比孩子的情感体验自我报告和父母对感情满意度的自评、监护人身份,我们发现这其中有很大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甚至有一定的主导地位。以刘芳(化名)来说,她妈妈在访谈中表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非常关心孩子的生活,也经常和她聊天,孩子有不开心的事情也会给母亲讲,女儿和父亲感情很好,父亲每天都要打电话回家等等,这让我们感觉这个孩子的情感生活状况应该比较好,但在她的自我评价里面,她表示自己经常不开心。这名母亲对于婚姻的满意度是低的。

半留守儿童家庭父母的感情对于儿童的情感体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假设母亲在家,她对婚姻不满,他的情绪状态可能无意识影响自己的行为和孩子的情感。试想,在一个对家庭不满的母亲面前怎么能享受一个完满家庭的幸福?

另外,我们看到,全留守儿童和半留守儿童的情感体验也有显著差异。通过后续对儿童的访谈发现,半留守儿童至少一方父母在家,能让他觉得自己是个“有家的孩子”,父母的联系也会加深他对于家庭的认识。而全留守儿童特别是寄居在亲戚家的儿童有种“林黛玉进贾府”的感觉,万事都得小心,让他们有种“被抛弃”的感觉,故情感体验也有所差异。

(三)“被留守”年龄阶段对亲子关系的影响较大

儿童在越小的年龄阶段“被留守”,与在外父母的感情越冷淡。留守儿童能否感觉到远方父母那份“缺失的爱”与儿童对远方父母的感情有直接关系,如若感觉不到,儿童将会因为父爱或母爱的缺乏而给心理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3岁以前是儿童依恋形成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儿童没有形成正常的依恋,以后形成就比较困难。[4]李开的例子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研究发现,大多与远方父母关系良好、愿意主动给远方父母打电话并说明自身情况的儿童,其父母都是在儿童3岁以后外出的,他们在这之前和儿童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关系,才能在外出后继续保持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五、对策及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为了提高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质量,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一)有意识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世界

在外父母和监护人对于留守儿童的情感世界的忽视多是由于观念上的忽视造成的,他们并不明白儿童的情感生活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也不明白如何关注儿童的情感世界。在外父母应经常与孩子联系,并通过与孩子监护人的联系获得孩子更多的信息,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在交流中,除了身体健康和学习情况之外,在外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情感世界,主动与他们谈心,了解其心理状况。监护人更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如果有条件,可以通过合作家务、亲子游戏、睡前交流等方式给孩子关爱体验。除此之外,监护人应该经常主动询问孩子的内心世界,要掌握好询问的方式,以他们朋友的身份听他们诉说、与他们交流,也可以和他们交流自己的部分往事与心情,促进感情沟通。在孩子犯错时,监护人应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进行语言上的沟通,如果迫不得已打了孩子,也要进行后期的观察和交流。

(二)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形成合力

研究发现,父母之间的感情对于孩子的情感体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不要以为“夫妻情感是两夫妻的事,只要把孩子照顾好就不会影响到孩子”,也不要认为“留在家里的才有照看孩子的责任,在外的主要负责挣钱就好了”。父母之间的和谐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隐形的,但却深刻、不易发现和消除。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父母之间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要达成共识,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出力,并尽量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和谐的关系。如有什么感情上的不愉快,应尽量坦诚说出,大家一起合力解决,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如实在有些矛盾一时无法解决,在家的父母也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对方的不是,尽量不要把情绪带到孩子身上。

(三)谨慎选择外出的时间段和监护人

研究表明,儿童被留守年龄段、监护人身份对儿童的情感体验有很大影响。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小不懂事,称孩子还小出去打工,等孩子上学了就回来好好照顾孩子”,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是一种典型的错误想法。有条件的父母应尽量等到孩子3岁以后、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之后再外出打工,且最好留一方在家照顾孩子。如果实在两方都要外出,要慎重选择孩子的监护人。综合考虑监护人与自己的亲疏关系、监护人的文化水平、监护人自己事务的繁忙程度等等,不要“随便找个近亲照顾就行”。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

[2]宋振韶,金盛华.情感体验:教育价值及其促进途径[J].教育科学研究,2009(1).

[3] Zeman Janie, Shipman Kimberly. Children’s expression of a negative affect: Reasons and methods [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6,32(5):842-849.

[4]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2.

Research on the Family Emotional Life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REN Lu,MAO Qi-ming

(School of Education, China Centre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The family emotional lives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ir mental health. The article conducts a study on the emotional life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from the three respects: emotional experiences,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Overall,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don’t have sufficient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s, their negative emotional expression is blocked and the emergency emotion communication is not smooth. Simultaneously, the satisfaction degrees with marital relations, the identity of the guardian and the being left behind ages have major impacts on the family emotional life. Therefore, the article advocates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amily emotional life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ntentionally, love from the parents on their children should create synergy and the parents should select the out time and the guardian more carefully.

left-behind children; family emotional life; empirical study

G44

A

10.3969/j.issn.1005-2232.2014.04.013

(责任编辑:李家成,印婷婷)

(责任校对:黄 英,姚 琳)

2014-04-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 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以专家型教师为目标的教师职场学习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FA110129)。

任露.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毛齐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任露,E-mail:renlu699@163.com

猜你喜欢
监护人情绪家庭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家庭“煮”夫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恋练有词
情绪认同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