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国际救援队的分级测评与灾害现场医疗救援

2014-03-18 22:26刘亚华综述郑静晨审校
武警医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亚华救援队灾害

刘亚华 综述 郑静晨 审校

联合国国际救援队的分级测评与灾害现场医疗救援

刘亚华1综述 郑静晨2审校

医疗;现场救援;灾害医学;国际救援分级测评;

当发生重大灾害时,受灾国仅凭自身力量往往不能全面实施救援,此时,来自其他国家的救援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灾害救援,存在着各救援队能力强弱不等的局面,因此,应对救援队能力进行考评[1],国际救援队伍分级测评(INSARAG external classification, IEC)作为一种有效评估体系,得到国际普遍认可并促进了救援队的发展[2]。分级测评对救援队在灾害现场的医疗救援行动有着严格的要求[3],笔者结合中国国际救援队灾害救援实践,对联合国IEC作一综述。

1 国际救援队

1.1 发展与现状 测评将各国救援队分为重型、中型和轻型三个级别,其中具备中、重型资格的救援队才能实施国际救援任务。从救援范围和启动时间来看,轻型救援队应具有灾害发生后立即开展地表搜索和营救行动的能力,适合国内救援;中型救援队具有在倒塌结构中(混凝土)进行搜救的能力,需在收到信息后32 h内到达受灾国;重型救援队具有在倒塌建筑物尤其是在钢混结构中开展搜索和营救的能力[6],具有开展极其困难的技术搜救能力,需在收到信息后48 h内到达受灾国。从搜救范围来看,中型和重型救援队要具备危险品探查和隔离的能力以避免队员和其他人员受伤或死亡。从救援能力来看,中型救援队必须配备足以在一个救援区域连续24 h救援的队员,并能承担至少为7 d的救援任务;重型救援队则必须具备能同时在两个不同救援点开展救援的物资、设备和人员,要求更高的技术搜索手段,具备在两个不同救援点24 h不间断救援作业的条件下能持续10 d的救援能力。

自实施IEC资格考核以来,已经有来自27个国家的34支救援队通过测评,获得参加国际救援的资格。2005年第一支通过IEC的匈牙利救援队为重型救援队,有两支国际救援队的七个国家分别为匈牙利、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奥地利、土耳其、西班牙。一部分救援队为国家直接管辖,一部分属于非政府组织,如2007年德国有两支救援队通过测评,获得重型救援队资质的德国联邦技术救援署属于国家政府机构,获中型救援队资质的德国国际救援队则为非政府组织。中国国际救援队(CISAR)于2009年11月顺利通过分级测评,成为国际第12支、亚洲第2支重型救援队,迄今,还有更多国家的救援队正在准备积极加入。

1.2 分级测评的理念及发展 联合国于1991年成立了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团(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 INSARAG),由该咨询团讨论并提出的《国际搜索与救援指南和方法》(简称INSARAG指南)成为各国城市搜索与营救队(简称救援队)通用的灾害救援工具[4]。为科学客观地规范救援队规模,2005年联合国依据INSARAG指南建立IEC体制,针对救援队各项能力进行客观、规范评估和核查[5]。分级测评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管理协调和技术技能。管理协调测评主要针对救援队组成单位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能力;技术技能测评主要针对救援队完成特定具体任务的能力。救援队分级测评分三个步骤:一是拟接受分级测评的救援队向联合国国际救援组织秘书处提出申请;二是提交包括救援队管理和国内外救援经历等内容的必要文档资料;三是进行一次不少于连续36 h的分级测评综合演练,联合国派出由5~10人组成的专家组进行评估,整个评估活动一般持续5 d。联合国制定了严格的国际救援队测评表,包括国内准备动员、到达受灾国、开展救援行动、救援队撤离、总结5个阶段,所有测评依据均源自INSARAG指南。通过IEC获得相应资质后,每隔3~5年将进行复测(INSARAG external reclassification, IER),复测流程同初次测评,尤其要针对上一次测评时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正,从而督促救援队不断提高救援水平。

2 灾害现场医疗救援

2.1 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测评之路 中国国际救援队(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于2001年4月成立,配置了现场救援专用设备,包括搜索、营救、医疗、通讯、动力、车辆、个人防护、后勤保障等八大类360余种2 3400余件套,2009年通过分级测评成为重型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将按规则提前两年申请分级复测,在这两年的正式复测前的准备阶段,救援队将按照INSARAG秘书处制定的阶段工作计划表严格执行,主要包括复测申请及教练初评估、复测专家组评估、演练准备这三个阶段,并于2014年进行至少连续36 h的复测演练。与2009年中国国际救援队进行测评不同的是,2012年版IEC/IER手册,将测试/复测的每一步都条理化,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项目[5]。而连续36h IEC/R现场演练的关键点在于,前6个小时主要让评估专家清晰看到救援队的响应过程,包括警报与动员、救援队集结、行前医疗检查、行前后勤检查、行前个人装备、行前简报、海关与出境,即前6个小时结束时演练进入救援队登机阶段;第7个小时用于受灾国机场海关、入境;剩下29个小时应包括建立接待和撤离中心及现场行动协调中心(约2~3 h)、建立行动中心、现场侦查、现场搜救、撤离计划。救援队医疗分队的准备工作则主要抓住出发前的医疗检查、现场急救方案,以及紧急医疗后送计划这三个关键点。除了了解测评的要求,根据2009年IEC测评时专家提出的建议进行改进也是很关键的。

2.2 分级测评与灾害现场医疗救援 联合国救援队分级测评细分了流程,该测评标准是对救援队救援能力界定的最低要求。在医疗方面,测评要求具备至少保障救援队队员现场及出现意外情况时的医疗紧急后送,对于现场医疗急救有相应的指导,要求医疗贯穿于救援始终[7],尤其是灾害条件下的狭窄空间内的医疗救援、挤压综合征、截肢术、传染性疾病等医疗处置[8-11]。各救援队依据自己的救援任务配备队伍组成,目前国际救援队中医疗力量配比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德国救援队模式,每个队员都要求有较强的急救能力,在搜救过程中,以及救援重点从早期搜救任务转为医疗救援时,队员一人多专、角色转换,能够从搜救队员转为急救医助,同时在救援队出发前就携带大量医疗物资以适应救援任务的转变。另外,救援队也配备专业的医师,不仅可以协同现场急救,还负责建立并正常运转灾区野战医院,如之前提到的海地地震救援时,虽然德国救援队只有3名医师,但在搜救队员承担医助工作后,救援队所能承担的医疗救助负荷和程度大大提高。第二种是中国国际救援队模式,搜救队员也都经过急救培训,在救援现场可辅助部分急救,但复杂伤情和野战救护所、野战医院的医疗救助工作仍然由医护人员或医助来承担。医疗救援的重点则与救援队规模及救援阶段密切相关,灾害发生后3 d内以现场急救为主[12],3~7 d以灾民医疗服务为重点,一周后的医疗工作除了外伤、创伤救治,还需要提供一些常见病、慢性病的内科治疗;救治点的大小与救援队医疗力量直接关联,可以是临时救治所,也可以是能开展局麻手术的野战医院[13]。第三种为新加坡救援队模式,医疗人员较少,主要负责队内和灾害现场对受困者的急救,在完成主要任务后可承担一部分灾民的医疗救助工作。可以说,救援队分级测评并没有对医疗救援的规模进行规定,主要侧重于在倒塌现场对受困者的急救技巧考核[14],考查的是医疗人员在灾后废墟中面对幸存者的救命治伤水平,实战性很强,必须掌握现代灾害医疗救援技术才能为现场高效救护提供保障[15]。

迄今,救援队分级测评已经成为国际通用的衡量、评估救援队能力的工具,经过测评使各国际救援队科学分级,有益于保障受灾国的救援效力。2012年版INSARAG指南指出,分级测评同样适用于国内城市救援队的能力评估,对灾害现场医疗救援的要求细节化、实战化,这对于促进救援队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1] 郝清源.城市搜索与救援队能力构成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2004,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

[2] 朱飒飒,康 宁,周建丽,等.地震紧急医疗救援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11): 721-724.

[3] 郑静晨. 灾害救援医学的发展与要求[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 20(9): 901-903.

[4] INSARAG Guidelines 2012. http://www.insarag.org/images/stories/INSARAG_Guidelines -2012_ENG-_Read_version.pdf

[5] IEC/IER Handbook 2012 Version (English). http://insarag.org/images/stories/IEC-R_Handbook _ 2012 _Edition.pdf

[6] Ashkenazi I, Isakovich B, Kluger Y,etal. Prehospital management of earthquake casulaties buried under rubble. Prehosp Disast Med[J].2005,20(2):122-133.

[7] 刘亚华,侯世科,王 洁, 等.医疗工作贯穿救援全过程的探讨[J].武警医学,2005,16(7):554-555.

[8] 刘亚华,王立祥,杨慧宁,等.地震狭窄空间医学救援的呼吸循环支持[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3,1(1):47-49.

[9] Medical Guidance Notes. http://www.insarag.org/en/methodology/guidance-notes.html.

[10] 01 MWG_Provision of Medical Care in an Austere Environment Specifically in a Confined Space_ISG Approved Feb 2011.

[11] 05 MWG_Amputations and Dismemberment_ISG Approved Feb 2011.

[12] 刘亚华, 王立祥, 刘惠亮, 等.汶川地震狭窄空间救援与医疗救护[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 22(9): 967- 970.

[13] 刘亚华, 刘惠亮,王 藩, 等. 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芦山地震医疗救援工作分析[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3, 25(5): 4387-4389.

[14] 刘亚华,侯世科,樊豪军.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汶川地震搜救现场的医疗组织与急救[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8, 17(8): 791- 793.

[15] 郑静晨.现代灾害医疗救援五项技术[J].中华急诊杂志,2013,22(2):117-119.

(2013-10-25收稿 2013-12-10修回)

(责任编辑 尤伟杰)

全军“十二五”重点项目(BWS11J076),卫生部重大卫生专项(201302003),武警总医院院级课题(WJ20130205)。

刘亚华,博士,主治医师,E-mail: anew118@163.com

100039北京,武警总医院:1. 急救医学中心;2. 灾害救援医学研究所

郑静晨,E-mail:anew118@163.com

R821.13

猜你喜欢
亚华救援队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愤怒情绪对延迟折扣的影响:确定感和控制感的中介作用*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防化医学救援队的培训与演练
你摊上事了,租个“婆婆”回家过年
租“婆婆”惹麻烦,意外突发官司缠身
你摊上事了,租个“婆婆”回家过年
《灾害来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