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境作用下的词义理解
——以汉语研究为例

2014-03-18 12:54
外语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语词例句词义

王 晶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 150001)

认知语境作用下的词义理解
——以汉语研究为例

王 晶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 150001)

本文把认知语境研究同词汇语义研究相结合,以汉语为例,通过分析词汇认知语境的作用方式探讨词义理解问题。研究表明,认知语境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语言系统的自身特点:不同类型语词的使用形成不同的认知语境,因此,相应的词义理解机制也有所不同,或许认知语境的形成与语言系统本身的运作具有密切关系。

认知语境;语词;理解;汉语

1 引言

我国学者熊学亮以关联理论为基础提出“认知语境”这一概念后,相关研究方兴未艾、层出不穷。这一方面是由于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认知语境在语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通过认知语境考察语用意义的形成和理解引起了语用学界的强烈兴趣。虽然Sperber和Wilson《关联性:交际与认知》这部著作的最初目标是“给认知科学打下统一的理论基础”,但事实上,整本著作都把认知理论贯穿于语用学研究中,他们的思想体系被很多学者称为“认知语用学”。

《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结合关联性这一概念对“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和“语境”作出阐述。熊学亮在《语用学与认知语境》中指出,语用推理并不一定要依赖具体的语境,这是因为语言使用者通过经验或思维已经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熊学亮 1996:3),这种语用因素内在化、认知化的结果就是大脑中的认知语境。可见,“语境主要指认知语境,即被语用者系统化了的语用知识”(熊学亮 1996:4),语言理解实际上就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也就是人对其语用知识的运用过程。

本文把认知语境研究同词汇语义研究相结合,以汉语为例,通过对词汇认知语境作用方式的分析探讨词义理解问题,一方面尝试从语用学维度深入开展词汇语义研究,另一方面力求继续推进西方语言理论的本土化进程。

2 词汇认知语境的作用

与词汇相关的语用知识如何作用于词义理解?从普遍意义上讲,词汇从最初构成到进入语境的实际使用这一过程经历了“语义的逐步明确化”(程雨民 2010:65),词汇的认知语境也随着语言表达式的扩展而逐渐明晰和具体化。以汉语为例,“诸葛”和“亮”单独出现时可以被看做两个由语素构成的词,“诸葛”作为姓氏具有明确的意义,而“亮”既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动词,其语义显然不够明确;当“诸葛”和“亮”作为两个语素共同构成“诸葛亮”这一专有名词时,就激活人们有关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认知语境信息,如有关诸葛亮的百科知识等,当“诸葛亮”进一步出现在语句中时,人们将会结合该句的语境信息从待选的语用意义中选择,从而确定意义。

当语境变得更加丰富和具体时,认知语境将会更加直接地作用于词汇的理解。简单地讲,汉语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在语素层面开始造词,如“弄”这一语素出现在“弄车”、“弄饭”、“弄钱”、“弄权”、“挤眉弄眼”中时,具有“修理”、“ 准备”、“ 谋划”、“ 利用”、“ 玩弄”等意义;当它单独出现在一些短语或词组中时,其意义的确定就须要依赖这些语言表达式所在的语句。例如:

① 他每天早上起来弄两个鸡蛋。

② 我换了电话号码,有两个人还是弄到我的新号码。(本文例句如无特别说明,均取自北大语料库 网络版)

认知语境的作用大致体现为这样的理解过程:当例句①中“弄两个鸡蛋”这个句子单独出现时,“弄”并不具有明确的意思,它可以表示“拾到”、“ 买到”、“ 烹饪”甚至“借”或“偷”等概念。只有当“弄两个鸡蛋”出现在由说话人说出的例句①中时,我们才能结合语句所提供的语境作出判定,句中的“弄”极有可能是指“烹饪”。例句②同样如此,“弄到我的新号码”中的“弄”可以表达“买来”或“申请”等意义,只有当它出现在例句②的语境中时,我们联系日常生活中的通常情况才可以对“弄”的意义作出具体理解,此时认知语境就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

3 认知语境作用下的词义理解

人们普遍认为,实际使用中的语言都以语句为单位,由此可以得出,通常情况下的词义理解在认知语境的作用下经历一个递推过程:从语素构词层面到整个语句所建构的认知环境,我们头脑中认知语境的语用知识无时无刻都在发挥作用,要理解在特定语境中某一词汇的意义须要经过一系列的、逐层推进的语用意义选择。下面我们把语词大致划分为与“外在世界”、“内在世界”(李洪儒 2008:12)和语言系统分别相关的3大类,初步考察这些词汇在认知语境作用下的理解过程。

3.1 关于外在世界的语词

与外在世界相关的语词通常涉及具有词汇意义的实词,而不是具有语法意义的虚词,具有词汇意义的实词通常是对具体事物和事实的归类、指称或描述,语词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是明确具体、毋庸置疑的,这是意义指称论的基本观点(Frege 1980)。即使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语词的内涵或外延须要修正,也不会影响语词原有的意义和指称,并且被修正的语词一般也会继续存在。这就是说,我们对关于外在世界语词的理解可以不受制于语词本身的变迁,这些词依然在语言系统中行使其原有的功能。围绕这一点可以发现很多例子,如古人认为心脏是思想的器官,因此在表达“思想的器官”这个意义时,古人经常用“心”一词。现在,这种认识已经被修正,人们都已接受脑是思维器官的观点,可是在语言中古人的用法却被保存下来,我们如今依然按照对“心”这个词的最初理解来实现语言表达式的认知过程。例如:

③ 我在心里激动得大喊:“北京,我到你怀抱里寻找自己的星座来了!”

④ 我感到眼前一亮,不觉动了坏心思。

虽然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情感和思想产生于大脑,但我们还是把例句③和例句④“心里”中的“心”理解为思想器官。由此可见,在很多情况下,由词汇的习惯性用法所形成的认知语境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尤其当某些语词进入特定情景语境中时,认知语境的作用具有相对稳定性。

⑤ 有人打你的右脸,你就再把左脸送给他打;有人抢你的外衣,你就再把内衣送给他。

⑥ 它身披色彩斑斓的漂亮外衣,在河里漫游,寻找着自己的“爱侣”。

⑦ 那些有钱有势的绅士们,在体面的外衣下掩盖着极端卑鄙和丑恶的灵魂。

事实上,除了“原义”和“引申义”的区分,我们无法明确解释例句⑤⑥⑦中“外衣”一词所具有的意义之间的区别,这大概就是由于“外衣”一词的认知语境在不同语句所营造的整体情景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2 关于内在世界的语词

人的内在世界也被称为“意识世界”(李洪儒 2013:72)或“精神世界”(Husserl 2012:134)。内在世界由多种精神或意识现象构成,如“理念”、“宗教信仰”、“个人心理”等(Gadamer 2006:128),它们是人类主观能动因素的产物,其共同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离开语言甚至无法界定对象,更谈不上对对象的认识与讨论。对这些语词的理解完全依赖人的认知能力,而与外在世界无关,因此对与内在世界相关的语词理解而言,认知语境起到更加根本的作用,我们对这些语词通常有因人而异的理解。

简单地讲,表达内在世界的语词的形成虽然可能受到外在世界某些范畴原型的影响,但它们并不是对外在世界的客观描述或反映,因此,人们无法对这些语词形成统一的认知语境。如小说中的人物“哈姆莱特”就是一个与内在世界相关的语词。一个著名的说法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可见,人们对与内在世界相关的语词的理解因人而异。我们对“天堂”一词的理解同样如此,有人信其有,有人则不相信。如今,“天堂”主要表达一种隐喻性的意义,有灵活的用法,它可以出现在各种语境中,在认知语境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例如:

⑧ 如果局势继续失控,战后伊拉克就很有可能成为恐怖分子的天堂和普通百姓的地狱。

⑨ 在杭州——这个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城市里,学法语的人正在悄然增多。

⑩ 这里终年风沙,昼夜温差极大,但被从事汽车运动的人誉为挑战极限的天堂。

须要注意的是,心理现象与封建理念和宗教信仰等有所不同,这类内在世界的现象是必然存在的。我们经常使用“信心”、“ 意志”、“胆量”、“ 梦想”之类的语词,并对它们具有相似的理解,如“他显得一点没有信心”;“在走南闯北中磨练了意志,锻炼了胆量”;“我到北京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模特”等,人们围绕这类语词所形成的认知语境会较为稳定地作用于词义理解。

3.3 关于语言系统的语词

语言系统相关语词的表达以具有语法意义的词汇为基础,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语法词汇通常具有以语言的系统性为基础而形成的语法功能,这些词汇通常具有“有限的、确定的意义”(Baldinger 1980: 34),它们本身在语言系统中的存在具有“相对稳定性”(Dinneen 1967: 238)。与表征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的语词不同,人们对它们的理解更加依赖于语言系统本身所提供的认知语境,这类认知语境的构成以语法知识为主要内容。

语言系统的语词特点在于,它们之间对立的界限是由语言系统中语义场的划分所规定的,因此,它们与外部世界没有直接关系并对语言本身具有极大的依赖性。这种语词之所以相较于前两种语词更加稳定,是因为语言交流的需要,这些构造语言系统的语词所关涉的都是语言运作所必须依靠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词语。按照索绪尔的思想,语言系统应该具有规约性,这样才能“支持语言的交流、理解和传承”(谢萌 2014:12)。虽然语言系统相关语词都比较概括、笼统,但是语言交流最终还是能达成具体的理解。这种语词虽然具有较稳定的语法意义,但在实际使用中对这些语词的理解往往比它们所提供的语法知识要复杂得多,而且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如在单独句子的层级上,“的”一般代表较稳定的“所属关系”或语法完成时的“时态标记”(戚雨村等 1993:9)。在对“所属关系”这一语义的理解中我们会发现,对“他的照片”笼统地理解为“属于他的照片”是不够的,这一表达式还可以被理解为“他有创作权的照片”或者“他有肖像权的照片”。这些语法关系在“的”本身的意义中无法被表达,而只有在语篇中才能被揭示并根据推理被得出。因此可以说“的”的语法意义依然是“所属关系”,但在语篇中它所表达的终究还是具体的、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意义。

4 结束语

认知语境在某种程度上强调这一思想:要对出现在特定语境中的某一语言表达式的理解须要经过一系列的、逐层推进的语用意义选择和判定,语言理解过程就相当于一种认知推理过程。本研究结合语言自身特点,通过认知语境考察汉语词义的理解。研究表明,我们对与外在世界和语言系统相关语词的理解更多地依赖语言系统本身,而在人的意识世界和主体性差异的作用下,我们无法对由人的内在世界创造出来,并且只存在于语言当中的部分语词形成统一的认知语境,这就导致词义理解的个体差异性。认知语境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语言系统的自身特点:不同类型语词的实际使用形成不同的认知语境,相应的词义理解机制也有所不同。这样看来,或许在某种意义上,认知语境的形成与语言系统本身的运作具有密切联系。

程雨民. “人本语义学”十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李洪儒. 西方语言哲学批判——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七[J]. 外语学刊, 2008(6).

李洪儒. 说话人意义的形成机制及其功能——“语言与人”系列研究(1) [J]. 外语学刊, 2013(6).

戚雨村等. 语言学百科辞典[Z].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3.

熊学亮. 语用学和认知语境[J]. 外语学刊, 1996(3).

谢 萌. 论“任意性原则”对语言系统的多维度诠释[J]. 外语学刊, 2014(2).

Baldinger, K.SemanticTheory:TowardsaModernSemantic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0.

Dinneen, F. P.AnIntroductiontoGeneralLinguistics[M]. 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67.

Frege, G.TheFoundationsofArithmetic[M]. Oxford: Blackwell, 1980.

Gadamer, H-G.ACenturyofPhilosophy[M]. London & New York: The Continuum, 2006.

Husserl, E.Ideas:GeneralIntroductiontoPurePhenomeno-logy[M]. London: Routledge, 2012.

Sperber. D. & D.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责任编辑王松鹤】

UnderstandingofWordMeaningfromthePerspectiveofCognitiveContext— Taking Chinese Study as Example

Wang J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study of cognitive context and the study of word meaning. Taking Chinese study as example, by analyzing modes of cognitive context of word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in understanding word meaning.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o some extent, the formation of cognitive context carrie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system. The actual usages of different words form different cognitive context. Correspondingly, the mechanisms of word understanding are also different, and perhaps the formation of cognitive context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operation of language system.

cognitive context; word; understanding; Chinese

H0-05

A

1000-0100(2014)05-0058-3

2014-04-01

猜你喜欢
语词例句词义
语言困境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一首诗开始的时候
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