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感官体验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4-03-18 00:53刘伟丽
戏剧之家 2014年21期
关键词:感官设计师消费者

刘伟丽

(东北电力大学 艺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0)

现代包装设计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有最初的保护商品、方便携带的简单功用,发展到现今的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包装是商品的形象工程,对商品起着重要的宣传推销作用,包装设计视觉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影响到企业的品牌形象价值,这一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商家的证实。包装是产品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的一个重要渠道。包装结构的优化、包装材料的进步、以及新的技术的出现,使包装设计朝着更新的方向发展。

一、现代包装设计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的种类日益繁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多样化和销售方式的现代化。与以往传统包装相比,现代包装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

现代包装设计以市场需要为基础。现代的包装设计师在设计之前,都会进行市场的考察和调研,设计师会通过走进市场、企业、客户和新闻媒体逐步培养起市场意识,从市场中寻找灵感,发现亮点,从市场中寻找自身所需要的设计语言,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作品紧跟市场。

现代包装设计尤其重视品牌效应。在现代市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越来越重视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的建立。成功的品牌设计会具有鲜明的标志性,他与消费者的沟通作用远远超过了单个商标的作用。在品牌的建立过程中,不仅品牌的图形、色彩、字体等富于整体的视觉效果,还尤其重视品牌与社会的互动、共通等作用,以塑造品牌的英雄形象作为设计的目标。

二、感官体验设计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所期待的生活用品和产品包装不再是机械无生机的,而是具有生命情感,能够使人类环境和社会达到和谐统一的目的性产品,体验设计的本质就是要使设计更加人性化,并能够被人类所感知,能激发人类内心美妙的感觉。毋庸置疑,体验设计以及体验设计的衍生设计方式都将是未来设计发展的主流趋势。

体验设计的关键因素就是增加设计目标的感官体验。我们的眼、耳、舌、鼻每天都会接受到无数来自外界的信息,哪些信息能够使我们把他保存在记忆里并转化为永久的体验呢?研究表明:“产生记忆的关键器官应是大脑中心的“海马区”,例如粗糙、平滑、悦耳、芳香等一类的信息对海马区的刺激会更加强烈,而海马区也会把接收到的刺激性信息转化成对于事物的记忆。因此,我们在设计时,要根据产品特性和人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我们在钟情于某件商品的过程中,多重感官相互作用的情况就会发生,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仅要关注包装的视觉美观度问题,他们更注重通过包装感官元素的表达给自身带来的感官愉悦,所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对包装设计中的感官因素格外关注。在消费者购买行为中,除了视觉因素外,嗅觉、听觉,味觉和触觉因素分别占到45%、41%、31%和25%,可见现代包装设计迫切向体验式设计发展的趋势。

三、人类感官体验与现代包装设计

现代社会物质丰富,外界给人们的视觉刺激越来越多,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视觉信息的刺激反应日趋麻木,视觉上的刺激越来越难引起大众的注意,所以在包装设计中仅仅具有视觉的冲击力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提出的“新感官包装设计”的设计理念,这种设计理念很好的破解了当前包装设计师们所面临难的设计题。原研在新感官设计方面的种种尝试证明这是一条行得通的解决之道,他认为“信息”不是作为无机质数据的堆积,而是指人体五官感觉所提供的丰富情趣知觉对象物的体验。这一理念更加拓宽了视觉设计的内涵,设计师的工作由创造视觉作品扩展成了创造感动体验。这个新兴的设计理念是与社会进步和人们观念变化息息相关的,也是包装设计行业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将越来越多地被包装设计师运用到电子产品包装设计、食品包装设计、日用品包装设计等各个产品领域。

包装是品牌理念、产品特性、消费心理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我们深信,包装是建立产品与消费者亲和力的有力手段。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包装与商品已融为一体。包装作为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手段,在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界、设计不得不关注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包装设计要更加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趋势,更加注重人文内涵的开发,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情感需求。这实际上就是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感官享受,引导人们参与其中,让人得到一种体验价值和一种美的愉悦。

[1]桑瑞娟,李亚军.源于感官的体验设计[M].艺术空间,2005.

[2]马花.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M].包装工程,2006.

[3]杜晓东.感官营销与包装视觉[M].新食品,2007.

猜你喜欢
感官设计师消费者
小小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推荐一个设计师
感官训练纸模
知识付费消费者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