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廷华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可见,当今数学教学正向生活化、活动化、问题化方向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生活化,结合学生熟悉的例子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024
一、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1. 新课导入的生活化。运用实例创设真实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我们在导入时注意从生活实例引出数学问题,引起学习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名胜古迹、标志性建筑或风土人情,或联系人们的吃、住、行、走就地取材。比如学习乘方时就可以以兰州牛肉拉面引入,因学生经常看到,比较熟悉,容易接受。
2. 教法选择的生活化。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目标,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下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如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中,有好多关于“用一个平面截一个三棱柱或正方体,可得到的截面是一个怎样的几何图形?”,对这个系列问题,题目繁多,靠课堂讲解困难较大,为了很好地解决此问题,我们采用了和生活最接近的一项措施,要求每一位同学回家将一洋芋等切为正方体,然后通过不同角度进行截切,让学生总结操作结果,对这一系列问题解决就容易多了。
3. 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学生在实际生活实践中能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也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印证、一种补充、一种体验。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情感体验。如在教材中多次提到的测量问题,很多的教学手段都是在黑板上进行,例子也仅局限在教材中,其实在课堂外就有看得见的例子,如旗杆、树木、建筑物、河宽等等,学生面对这些问题,通过学过的多个知识点,设计可行性的多种方案,让学生感觉到数学问题就在身边,解决的办法并非抽象。
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学完之后,结合课本图片中优美的剪纸图案,我们给学生留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请你设计一款剪纸,要求有一定意义,可以向家长请教,但必须自己动手,并用一句话表达你的剪纸的含义。学生拿到这个题目后,很动脑筋,有的查找资料,有的向老人请教,然后买纸,找工具,研究所剪花型,动手剪、刻,忙的不亦乐乎。来到学校后,我们又组织了组与组之间的评比,班与班之间的评比,并挑选有代表性的给予奖励。通过这个题目,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又使他们在活动中加深了对中国古老剪纸艺术的热爱之情,一举两得。
二、数学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1. 写数学日记。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让学生编写“我和数学”的故事,写“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对数学的感受能力,深化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如让学生写在家里爸爸妈妈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上商店买东西,又用了哪些数学知识……通过记“数学日记”,既让学生探究了生活中的数学,明白了数学知识不仅有用,而且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用,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而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也可以了解学生有没有较强的“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以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2.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教材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运用,如给学生提出了数学调查作业,要求在休息日了解商场的打折销售问题和银行利率问题,写出调查报告,以此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从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活动的主题可以依据教材进行,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或学生自己提出的,但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再如,在学习了三角形之后,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运用实例。
3. 制作数学小报。制作数学小报可以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小报形式中去,让学生轻松地学知识;也可以借机鼓励那些学得一般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收集、整理资料、构思、排版、绘画等各方面的能力,最终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必须首先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越大。”反之,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可见,当今数学教学正向生活化、活动化、问题化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 7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