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教课堂
面对高血压患者,不能只看血压值
【编者按】2014年中国高血压年会暨第16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上,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邹大进教授做了精彩报告,强调高血压管理不仅仅是一个数值,更要重视危险因素的综合评估与干预,用更积极的一级预防理念治疗高血压,实现心血管防治的最大获益。
1 9 4 8年,美国国立心肺及血液研究所(NHLBI)在Framingham小镇启动研究,从此一个小镇的研究改变了全球心血管病的历史。1957年,Framingham研究首次定义高血压为血压≥160/95mmHg,把高血压带进了数值时代。
20世纪下半叶,研究者们开始倡导计算心血管危险评分。1967年,Kannel等首次在研究中创立了针对冠心病的多变量风险函数。研究发现,仅仅控制血压是不够的。1998年,Wilson等报道了针对冠心病的Framingham风险评分,用以计算冠心病10年风险。从此,降压治疗与心血管结局紧密联系起来。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血管病事件出现拐点并迅速下降。心血管风险评估对事件下降功不可没。
表1 心血管总体危险分层
21世纪,我们认为应该用“整体”观点认识和对待高血压。200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提出了VHP新概念,将血管疾病(vascular disease)、高血压(hypertension)和预防(prevention)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2005年,美国高血压学会(ASH)提出了高血压的新定义和新目标;指出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复杂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和结构的改变;该综合征往往在血压升高之前即已出现,不应只强调血压读数。2013年ESH/ESC指南强调对患者进行整体心血管风险评估,除了血压,还要看有多少个危险因素。
多项研究显示,即使高血压控制良好,绝大多数患者依然不能幸免于心血管终点事件。干预几大主要危险因素能大幅降低心血管风险。2002年WHO指出,超过3/4的全球CVD风险归因于三大可干预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2010年INTERHEART研究对52个中低收入国家的分析发现,五个已知的危险因素(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对于人群急性心梗的归因危险约为80%。ASCOT-LLA研究显示,合并三个危险因素患者,降压联合他汀治疗获益显著。
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广泛聚集存在。单纯把高血压看做一个数值是远远不够的。未来高血压管理,危险因素评估是关键。
(摘自医脉通)
10.3969/j.issn.1672-7851.2014.0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