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

2014-03-16 09:33:14李棚高海燕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黄疸胆红素新生儿

李棚高海燕

1.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陕西西安710002;2.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陕西西安710002

抚触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

李棚1高海燕2

1.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陕西西安710002;2.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陕西西安710002

目的探讨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3年8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4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新生儿抚触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等指标,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8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51.74±16.55)μmol/L,对照组为(80.96±23.17)μ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3.97±0.13)d,对照组为(5.86±0.17)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抚触;价值

新生儿黄疸是产科、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新生儿期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引起的以游离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最严重的是引起核黄疸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黄疸的早期诊断、积极治疗与辅助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临床上,针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是综合性的,辅助治疗的护理方法使用得当,对治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研究主要探讨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8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共74例。其中男33例,女41例。早产儿27例,足月儿41例,过期产儿6例。低体重儿30例,正常体重儿37例,巨大儿7例。剖宫产31例,顺产43例,但均无胎头吸引及产钳助产史。将74例患儿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儿的性别、月龄、体重、生产方式及黄疸严重程度[观察组胆红素为(252.43±28.56)μmol/L,对照组为(250.87± 27.98)μmol/L]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有患儿均接受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如蓝光照射治疗、静脉滴注酶诱导剂、肌内注射胆红素拮抗剂等治疗。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专科护理方法,如保暖、早开奶、合理喂养、适当补充维生素、加强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等措施。

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常规专科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新生儿抚触护理:抚触护理的参与人员均需经过专门培训,具有熟练操作能力,双手洁净、温暖、没有长指甲。采用正规的国际标准抚触护理方法进行抚触护理。在室温为24~26℃的治疗室内进行抚触,室内播放轻柔的音乐。抚触动作轻柔、用力适当,抚触过程中密切观察,一旦患儿出现哭闹,肌紧张,肤色变红异常反应或不适症状等表现,应当立即停止抚触并随时报告医师。抚触的顺序依次为前额、下颚、头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每天2次,上、下午各1次,每次持续时间15~20 min,均在进食后1 h左右进行。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每天密切观察黄疸变化情况并持续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变化,治疗5 d后进行疗效判断。疗效判断标准为:显效:治疗5 d后黄疸完全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降至正常范围;有效:治疗5 d后黄疸明显消退,但血清胆红素水平未降至正常范围;无效:治疗5 d后黄疸未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依然显著升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4.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评价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显效患儿比例较高(P<0.01);同时,观察组患儿的无效人数和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疗效评价结果见表1。

2.2 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消退时间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消退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消退时间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消退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消退时间比较(±s)

组别例数血清胆红素(μ m o l / L)黄疸消退时间(d)观察组对照组3 8 3 6 t值P值5 1 . 7 4 ± 1 6 . 5 5 8 0 . 9 6 ± 2 3 . 1 7 6 . 2 0 0 . 0 0 3 . 9 7 ± 0 . 1 3 5 . 8 6 ± 0 . 1 7 7 . 8 6 0 . 0 0

3 讨论

临床上目前以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205.2 μmol/L或早产儿超过256.5 μmol/L作为黄疸的诊断标准[1]。其发病类型比较复杂,常见的有感染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及新生儿肝炎型等[2]。黄疸严重的新生儿应警惕黄疸性脑病的发生,尤其是早产儿,月龄越小其发病率越高,一般可于重度黄疸发生后12~48 h之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肌张力减低、吮奶无力、不吃奶及呕吐等早期黄疸性脑病的症状,此时如能及时予以治疗,可以完全康复。不论何种原因的黄疸,在病情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极差,可以引起神经系统损害,甚至死亡[3]。因此,应及时诊断及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研究已不鲜见,本研究分析了抚触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增加了抚触的观察组黄疸患儿治疗效果更佳,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较大,黄疸消退时间较快,这与相关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4-6]。

新生儿抚触是通过护理人员的双手对婴儿的皮肤进行科学抚摸,期间良性刺激可以通过皮肤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可以产生多种积极有效的生理效应。可以增强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从而使胃泌素、胰岛素等良性胃肠道激素释放增加,增强食物的吸收能力和胃肠道的蠕动能力,增加排便次数,有效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进而使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得到降低。定期对新生儿进行系统和科学的抚触,可以十分有效地促进新生儿的生理和情感发育,并可以改善新生儿睡眠质量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7]。新生儿肠腔内的胎粪中含有80~100 mg胆红素[8],相当于新生儿每天胆红素产生量的5~10倍,一旦胎粪排出延迟,就可使胆红素浓度增高。因此加快促进胎粪排泄,可以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疽的发生率。为了协助治疗,近年来很多医院都开展了抚触护理。抚触护理具有降低血清胆红素功能的可能机制是:护理人员在进行抚触护理时,根据空回肠、结肠、直肠的解剖特点及生理蠕动规律,给予轻柔而有规律的抚触,可以增加肠道蠕动能力,促进排泄粪便,减少食物残渣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从而有利于胆红素经肠道排出体外,阻断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过程,同时正常的肠道代谢有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达到菌群平衡,尿胆原生成增加,游离胆红素生成减少,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和应激反应能力,减少因感染所导致的新生儿黄疸[9]。

黄疸新生儿的抚触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更应该强调抚触的作用。刚从母体中脱离出来的新生儿,体质嫩弱,由于经历了从舒适温暖的母体中来到全新的环境而成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巨大变化,需要身体及心理的一个调适过程,更需要情感的爱抚。因此,要使新生儿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抚触中,体会到来自陌生环境的源源不断的爱。在病理状态下,如缺氧、感染、脱水、颅内出血等,黄疸新生儿的病情极易加重,抚触护理可调节免疫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能力,有利于促进患儿的肾上腺素及儿茶酚胺的分泌平衡,提高免疫反应能力,以减少病理状态时黄疸对新生儿的危害。

抚触的时间点选择很重要,本研究发现,当新生儿情绪稳定、身体无不适时,对其进行抚触护理是最好的选择。对每个部位的抚触次数不宜过多,抚触时间不宜过长,应该从短时间开始,适应后再逐渐延长。抚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合适的环境温度,一首新生儿喜欢的音乐,新生儿所需的各种物品,都应该提前准备。抚触时应柔声和新生儿进行语言交流,使其感受到亲切和温暖。轻柔的抚触可以给新生儿带来满足感,使其感觉安全、自信。在抚触的时候,对其微笑,柔声说话,播放音乐等,从听觉、视觉及触觉等各个方面对其传递综合信息,可以使抚触护理达到最佳效果。

抚触的手法也很重要,本研究中抚触的顺序依次为前额、下颚、头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不同部位抚触要求不尽相同,具体要求如下:额部是两手拇指指腹由前额中央向两侧滑动;头部是两手示指、中指和无名指指腹从前额发际滑向脑后,最后停在耳后;胸部是双手示指及中指指腹分别由胸部外下方向内上方交叉抚触;腹部是两手示指及中指指腹依次按顺时针方向延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按摩至左下腹,必须注意绕开新生儿脐部;四肢是双手握住患儿上臂,从近端向远端抚触至腕部,左右交替进行,然后再重复,抚触过程中节段性用力,挤压肌肉,再从近端至远端依次按摩手掌、手背及每个手指,下肢抚触方法同上肢;背部是新生儿俯卧位,两手示指、中指及无名指指腹以脊柱为中点,向外侧抚触,从上到下进行,然后再从上到下按摩脊柱两侧皮肤;臀部是两手示指、中指及无名指指腹从臀部内侧向外侧做环行抚触。正确的按摩手法是取得良好抚触效果的基础,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0-15]。

需要强调的是,黄疸消退及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综合治疗,故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治疗有效。抚触是辅助治疗的一种护理方法,其效果明显,但应该对其进行客观而科学的看待,不应该过分夸大宣传,甚至误导患儿家属。

本研究显示,经抚触护理辅助治疗的观察组黄疸新生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4%,而未给予抚触护理辅助治疗的对照组黄疸新生儿总有效率仅为86.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抚触护理辅助治疗的黄疸新生儿住院天数明显减少,这样不但为患儿减少了住院费用,减轻了患儿家庭经济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病床周转率,提升了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约了社会医疗资源。抚触护理是一种简单易行、低成本、效果确切的护理方法。本研究表明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早期抚触有助于新生儿降低黄疸指数,缩短黄疸持续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1]陈昌辉,李茂军,吴青,等.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治疗[J].现代临床医学,2013,39(2):92-94.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79-480.

[3]荆肖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6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1564-1565.

[4]兰卫华.抚触对早期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指导[J].医学信息,2013,26(1):115-116.

[5]赵红梅,关丽禅.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773-774.

[6]张锦琼.抚触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3):32-33.

[7]孙会青,李传行.抚触治疗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26(10):876-877.

[8]张群瑛,房翠英,李春芳.游泳、抚触对新生儿黄疽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6):510-511.

[9]王学刚.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0,19(15):23-24.

[10]黄素兰,何少玲,张春丽,等.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43-44.

[11]杨艳秋.蓝光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1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5):125-126.

[12]江雪娟,陈健汤,卫红项,等.刍控式持续硬膜外麻醉镇痛配合家庭化导乐分娩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129-131,134.

[13]梅劲芳.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114-115.

[14]刘有红.腹胀新生儿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3):51-52.

[15]孙建华.过期妊娠分娩方式及终止妊娠时机与胎儿预后的分析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19-20.

Value of newborn touching in the nursing of neonatal jaundice

LI Peng1GAO Haiyan21.NICU of Xi'an Children's Hospital,Shaanxi Province,Xi'an710002,China;2.PICU of Xi'an Children's Hospital, Shaanxi Province,Xi'an710002,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newborn touching in the nursing of neonatal jaundice.Methods 74 cases of neonatal jaundice in Xi'an Children's Hospital from Januanry 2012 to August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3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whereas 38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newborn touching in addition to the routine nursing.The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97.4%)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6.1%),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serum bilirubi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51.74±16.55)μmol/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f(80.96±23.17)μmol/L,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jaundice regress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3.97±0.13)d was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f(5.86±0.17)d,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Newborn touching in the nursing of neonatal jaundice has better clinical value,and it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Neonatal jaundice;Newborn touching;Value

R473.72

C

1673-7210(2014)02(b)-0142-03

2013-10-22本文编辑:卫轲)

猜你喜欢
黄疸胆红素新生儿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鲁晓岚:黄疸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34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6
给新生儿洗澡有讲究
导致新生儿死伤的原因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12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