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党的群众路线为学术编辑服务理念指明了方向,是学术编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依靠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应然要求。一切为了群众是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终极目标,一切依靠群众是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思想基石,从群众中来是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实践起点,到群众中去是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实践检验。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形成与提升,一刻也离不开党的群众路线的指引,始终都在接受着党的群众路线的统领。
关键词: 群众路线; 学术编辑; 服务理念; 哲学
中图分类号: G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4)01-0077-04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高校学报肩负着宣传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历史责任,尤其在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最新研究学术成果,传播党的群众路线的最新理论成果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学术编辑是学报出版工作的从业者,其能否在学术编辑过程中践行群众路线,虽由多方面的具体因素决定,但是否具有强烈的服务理念、服务意识,则是检验能否贯彻群众路线的决定因素。
一、一切为了群众是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终极目标
学术编辑所从事的学术出版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术出版事业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积累文化、传承文明的目标,决定了作为从业者的学术编辑,也必须以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积累文化、传承文明为己任,将一切为了群众作为自己服务理念的终极目标。
能否将一切为了群众作为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终极目标,是衡量学术编辑在理念上能否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指标,也是学术编辑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能否自觉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什么是服务理念?服务理念就是服务的基本概念,就是对大部分服务本体最合理的解释。当我们透过复杂的服务实践,发现一个精彩而简明的服务概念,继而解释服务的本质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其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服务理念也是一种关联,我们头脑中的思维总在寻找这种服务关联:当截然不同的服务实践被某些不起眼的纽带联系在一起时,通常我们会感到新奇。一个服务理念是对习以为常的各种挑战的全新见解。当学术编辑乐于在其熟知的编辑领域转上一圈,从一个陌生但又充满新意的角度观察它,就会油然而生地喜爱所有这些服务理念。因为它深刻、新颖、能正本清源、能引发争论,每当学术编辑产生一个新的服务理念时,都会为之一振。服务理念在一定程度也能反映学术编辑锐意创新、标新立异、富于理性或聪明过人。概括地说服务理念就是服务概念,服务想法,也可以说是服务办法,或习惯思维方法。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和出版事业的性质决定了学术编辑服务理念必然是为群众服务,这是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的必然要求,也与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高度一致。众所周知,学术出版事业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传承和积累我国传统和现代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2] 这更进一步说明,一切为了群众是我国社会主义学术出版事业的根本目标,也是作为从业者和守护神的学术编辑服务理理念的终极目标。
学术编辑的劳动性质受制于学术编辑的服务对象,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历来是区分编辑劳动性质的试金石。在学术界,学术为谁服务的斗争一刻都没有平息过,学术不端现象之所以蔓延泛滥,学术腐败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少数学术编辑心中的服务理念出现了问题,在学术为谁服务的大是大非面前,被消极服务对象释放出来的利益烟雾所诱惑,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学术消极现象的催化师,没有真正履行学术编辑的社会责任,站在了自己职责的对立面。
学术编辑服务理念上的差距,一定程度上讲也是在贯彻党一切为了群众的实践过程中,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差距。服务理念上存在的差距,直接导致了服务效果上存在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编辑主体对工作的态度问题,其实质就是能否在工作实践中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问题。因此,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学术编辑一定要认真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刻体会开展此次活动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自觉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且最终能在工作实践中表现出来,取得实效,使自己服务群众的理念始终置于党的群众路线统领之中。
一切为了群众为学术编辑指明了方向,是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学术编辑在进行编辑服务时,心中要有群众,全身心地投入到党和人民的学术出版事业中去,用一切为了群众来指导学术编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抵御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侵蚀。首先,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历史。因而,学术编辑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能否将一切为了群众作为人生目的,是其人生有没有价值,有什么价值的根本标志。学术编辑的世界观是其在编辑人生中的社会观、自然观以及伦理观和审美观的总称,决定着学术编辑的工作目的和意义;为广大群众服务的无产阶级工作性质, 决定了学术编辑只有将人民群众作为唯一的服务对象,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的世界观为学术编辑指出了观察社会、观察历史、判断稿件所反映的学术思想与学术潮流的正确方法,能够使学术编辑在学术出版事业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在迷雾中看到光明,增强勇往直前的信心。其次,学术编辑对所从事事业生涯的意义、目的、态度和理想的看法,是其人生观的反映。学术编辑忠诚于党的文化事业的人生观,自然与无产阶级政党的人生观一脉相承,即与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的人生观相统一,它与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禁欲主义等人生观格格不入,是先进与崇高的人生观。学术编辑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的人生观,就能更加关心作者、关爱读者、奉献社会,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学术出版事业守好门、把好关,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和全部智慧无私地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最后,学术编辑的价值观主要反映在对编辑劳动对象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过程中。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观,是我们党的一贯倡导和坚持的价值观,也是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学术编辑价值观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学术编辑劳动产品、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也是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保证。[3] 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真理、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内在要求。热爱编辑劳动、在实践中磨炼和提升综合素质、使自己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是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得以实现的必然要求。
二、一切依靠群众是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思想基石
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石。人民群众是学术编辑服务的对象,也是学术编辑服务理念变为现实的坚实基础,更是学术编辑服务理念变为行动的力量源泉。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分析,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实质就是对编辑服务不断认识和提高、寻找和探索实现编辑服务的有效方法。学术编辑对其服务理念的认识和深化过程,离不开人民群众这个客体,是建立在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基础之上、不断趋于明朗与坚定的思想情怀。学术编辑服务理念在付诸实践、指导行动的过程中,只有把自己融入群众之中,才会发现群众中有真理、群众中有方略、群众中有智慧、群众中有力量;才会心悦诚服地将群众装在胸中,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诚关心群众疾苦,真心拜群众为师,激发和凝聚群众中蕴藏的无坚不摧的力量。
学术编辑的服务理念能不能转化为行动,能不能顺利得到实现,起决定作用的是编辑主体,而学术编辑能不能真正做到相信和依靠群众,是其编辑服务理念得以付诸行动的外因条件。如果缺少这个外因条件,学术编辑服务理念也只能永远停留在观念的范畴,甚或使服务理念被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渗透占领,产生为少数人或利益集团服务的思想偏向,背离学术出版事业服务人民群众的初衷。学术编辑服务理念贯穿在编辑实践的全过程,能不能相信和依靠群众,一定意义上说,既是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出发点,也是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归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新特点,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4] 如果说一切为了群众是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目标,那么一切依靠群众则是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思想基石。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观点告诉我们,只有当思想转化行动并产生正确的方法时,事物才能朝着既定目标发展。因此,学术编辑只有服务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当理念变为具体的方法和手段时,服务过程和最终目标才能实现。
学术编辑的劳动对象是作品,服务对象是读者、最终服务目的是全社会。学术编辑与读者、作者之间,是相互信任、相互依靠的关系。从服务的全局看,作为把关守门的学术编辑,既要服务于作品,对作品进行必要的选择、优化、加工,使之符合出版要求,而这一过程本质而言就是服务的过程;当作品出版发行后,编辑还要对作品进行跟踪、收集信息、关注读者的反映,后续的工作更是服务的内容范围。通过学术编辑的全程服务,使学术成果不断得以传播和积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使学术成果不断地转化为社会现实的生产力,实现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最终目标。
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对于学术编辑而言,就是要相信作者、依靠作者;做作者的知心朋友,经常与作者保持联系,了解作者的研究动向,为作者提供社会需求信息;尊重和支持作者的首创精神,相信作者能够创作出社会需要、群众满意的作品。学术编辑工作是学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术编辑职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学术文化生产中的组织功能,学术文化传播中的选择功能,学术文化宣传中的导向功能,学术文化创造中的优化功能。这些功能作用的发挥,均以学术创作成果为前提,没有学术成果,一切也只能是空谈。从这个角度看,学术编辑的角色只能是催化者、组织者、加工者和传播者。因此,学术编辑必须牢固树立为作者全方位服务的理念,同作者打成一片,团结、尊重和爱护作者,真诚、无私地激励作者,了解作者创作的难处,化解作者创作中困惑,与作者一道,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只有这样,学术编辑才称得上是履约践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信和依靠群众,对于学术编辑而言,就是要服务读者,倾听读者的呼声,急读者之所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愿望,为他们提供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食粮,竭诚为读者服务。学术编辑依靠谁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其本质就是学术编辑的立场问题。学术出版事业是党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和教育群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学术编辑所要坚持的正确路线。因此,服务群众与依靠群众是学术编辑工作始终不渝的方向。对于学术编辑而言,读者是其最直接的服务对象之一,服务读者就是服务群众,服务群众就是服务社会。只有读者能够接受的学术成果,能够满足他们的精神和生产需求,才可能转化为读者的精神食粮,进而转化为社会文明进步和社会观念更新以及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信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经历史无数次检验了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相信和依靠群众,我们的事业就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反之我们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遭受挫折。我国学术出版事业也不例外,当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时,学术出版事业就会欣欣向荣、姹紫嫣红;当背离党的群众路线时,学术出版事业就会枯萎衰败、黯然无光。学术编辑的服务理念能否相信和依靠群众,从哲学的层面上思考,它不但是一个立场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方法问题。立场问题与方法问题反映在编辑实践中,就是学术编辑服务谁和依靠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编辑主体有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总认为依靠作者和服务读者与依靠群众和服务群众一时难以厘清,更有甚者将依靠作者和服务读者与依靠群众和服务群众截然分开,进而将作者与群众区别开来,扩大具体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实质就是否认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原因在于没有真正领会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对党的群众路线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其实质是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出了问题,模糊了具体与一般、局部与全部的关系。因此,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认真体会相信群众与依靠群众所蕴涵的哲学原理,领会其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切实树立起一切依靠群众的服务理念。
三、从群众中来是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实践起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的正确与否需要实践的检验。任何正确理念的形成,都以实践为起点,最后又回到了实践,经过多次的循环往复,理念正确性才能得到不断巩固和确认。学术编辑正确服务理念的形成,也以实践为起点,经过长期不断的编辑实践,才逐渐地建立起来。在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形成过程中,实践第一观点伴随始终。之所以说从群众中来是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实践起点,并不只是想说明服务理念的实践起点问题,而更重要的是想说明服务理念的形成与巩固,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与实践创造,学术编辑服务理念需要在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如果否认服务理念的实践起点之说,那么,服务理念从一开始就脱离了实践了轨道,就会成为主观意念,严重影响学术编辑正确服务理念的形成。
从群众中来其实质是工作的基本方法。1956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5] 就学术编辑而言,其正确的工作方法也同样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总结。学术编辑的劳动对象是作品,服务对象是读者,这就决定了学术编辑的工作必须以作品为基础,进行作品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再经过编辑的创造性劳动,进行编辑、优化与加工,使之达到出版要求,最终成为服务群众、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出版物。在学术编辑工作过程中,学术编辑只有植根于群众之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深入群众,真正地生活在群众之中,在群众中汲取营养,发现学术资源,学术编辑事业才能在正确的工作方法指导下,取得长足进步与发展,学术出版事业才能根深叶茂。
不可否认,学术出版事业有其独特和不同于一般的特性,从事学术研究与学术出版的主体需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与理论水平,需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与缜密的分析能力,更需要有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但这并不能否定从群众中来的工作方法的科学性。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学术本身是对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探索,是基于实践中的认识,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对其特定领域规律性的准确把握。而这种规律性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又藏得很深,需要从业者在前人研究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探索。相对于学术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作为从属者与把关者的学术编辑,更应清醒地认识到群众实践对于认识的作用,清楚无论多么高深的理论研究及其成果,都源于群众的创造,只有学术研究者及其成果与学术编辑价值选择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认识上的一致和统一,才能共同推动学术水平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
四、到群众中去是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实践检验
到群众中去是学术服务理念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实践活动,源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的服务理念,是一个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又回到实践中去,以理性的观念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再去接受更高层次的实践检验继而指导更高层次的实践,也就是说是一个螺旋式上升与发展的过程。
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群众路线的指导,更离不开群众路线的检验,这是由学术编辑的工作性质与工作任务决定的。学术编辑为我国社会主义学术出版事业发展而工作,其服务理念又是一个逐步形成、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如果缺乏正确的服务理念,就不可能全心全意为党和国家的学术出版事业而奋斗,甚至会走上党和国家学术事业的对立面。群众路线既是理论观念,又是实践方法,对学术编辑的服务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来讲,无疑具有巨大的促进与很好的检验作用。如果说从群众中来形成了学术编辑的服务理念,那么到群众中去则促进和发展了这种服务理念。经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反复多次,这种服务理念就会由稚嫩发展到成熟、由摇摆走向坚定、由弱小变为强大。
到群众中去是基本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于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此无限地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6] 因此,用以指导学术编辑工作的服务理念是否正确,就必须回到群众中去,大胆接受群众实践的反复验证,只有这样它才能“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坚持到群众中去,学术编辑服务理念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真切感受群众的需求,捕捉真实信息,找准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如果学术编辑脱离群众,就意味着失去作为学术编辑的资格。因为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每位党员及其从事与党的事业相关工作人员的行动准则。坚持到群众中去,学术编辑服务理念才有存在的条件与价值。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密切联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服务群众理念才能落到实处,学术研究成果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科学方法,转化为激励群众的精神食粮,学术编辑的劳动价值才能实现。如果脱离群众,自觉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理念就会落空。学术编辑如果长期的脱离群众,自己的服务理念就会失去方向,甚至忘记自己的工作为了谁,失去自我价值和意义;进而没有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失去存在的基础和条件。[7]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任何割裂群众路线完整性的做法都是极其错误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指出了工作的目的和手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指明了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二者统一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为了清晰论证群众路线对学术编辑服务理念的统领关系,将群众路线中所蕴涵的既紧密相连又各有侧重的四个方面分别论述,目的是从哲学的高度提高认识,切实解决学术编辑的服务理念如何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为了谁服务谁的根本问题。唯此,才有利于学术编辑劳动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为民 务实 清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
习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3:11.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
会上的报告[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
[3]杨栓保.试析学术编辑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J].中国编辑,
2011,(6):23.
[4]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
彻党的十八大精神[EB/OL].新华网,(2012-11-19)[2013-10-
18].http://news.xinhuanet.com/2012-11/19/c_123967017.htm.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7.
[6]毛泽东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
[7]蒋建国.时刻牢记党的宗旨 始终坚持群众路线[J].中国编辑,
2013,(6):4.
[责任编辑、校对:任山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