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媛媛
(河南省宝丰县中医院,河南平顶山467400)
论著/冠心病
晚间加服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倍他乐克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何媛媛
(河南省宝丰县中医院,河南平顶山467400)
目的 分析研究晚间加服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倍他乐克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观察病例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每天白天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40mg,每晚睡前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10mg加倍他乐克片12.5mg,,每天1次,疗程40天;对照组每白天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40mg,每天1次,疗程40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晚间加服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倍他乐克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夜间心绞痛可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夜间发作次数。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硝酸异山梨酯片;倍他乐克片;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较稳定型心绞痛危重,且易于心肌梗死,病情介于二者之间,该病夜间发生时,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快速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1]。我科2011年12月-2014年5月应用晚间加服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倍他乐克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病例120例,为我院急诊科2011年12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和确诊,并能够长期观察和联系到的冠心病有明显的夜间心绞痛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规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2]。其中男88例,女32例;年龄52~75岁,平均65.6岁;合并高血压病65例,高脂血症70例,2型糖尿病37例。所有患者均有白天及夜间心绞痛发作,其中,夜间发作每周至少4次以上、心电图提示有缺血性改变等,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症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两组均采取低脂低盐饮食,肠溶阿司匹林100mg/d,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40mg,有明显高血压合并症者,给予口服降压药,有明显高脂血症者给予口服降脂药物。心绞痛发作时,必要时配合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规格:0.5mg/片),或速效救心丸10粒,或消心痛5~10mg。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每晚睡觉前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10mg,睡前口服倍他乐克片12.5mg/d,疗程为40天。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40mg/d。疗程为40天。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夜间心绞痛症状、体征、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为判定疗效指标。
1.4 疗效标准
显效:夜间临床症状消失或夜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夜间发作次数有所减少,心电图检查ST段降低回升0.05mV以上,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或有平坦变为直立;无效:夜间临床症状无变化,心电图检查无改变。
治疗后两组夜间心绞痛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表2。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常见心绞痛,由心肌缺血缺氧所致,在1~3个月内性质无变化。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狭窄,导致供血不足,引起耗氧量增加所致[3]。故而,防治心绞痛的关键就是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血小板凝集。倍他乐克是β受体阻滞剂,可阻断拟交感胺类刺激心率和心收缩力受体,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心肌收缩力和耗氧量减低,从而缓解心绞痛。硝酸异山梨酯片具有扩张外周血管,特别是增加静脉血容量,减少回流量,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心肌血流重新分布,而改善缺血区血流供应,能有效改善心绞痛等症状,可以预防血管痉挛型和混合型心绞痛,对心肌梗死后及慢性心衰的长期治疗也有明显效果[4]。与缓释胶囊联合应用后作用持续时间(>10h)比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同时倍他乐克片能够抑制β肾上腺素能受体,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以减少心绞痛发作,同时也可以增加运动耐量。因此,对夜间因心肌缺血等原因导致的心绞痛等症状能明显的改善。本组结果表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在白天正常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肠溶阿司匹林片、他汀类等药物,夜间休息前加服硝酸异山梨酯片,同时联合应用倍他乐克片对冠心病夜间心绞痛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综上所述,晚间加服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倍他乐克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1] 陈灏珠.钟南山.陆再英.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7-242.
[2] Wright RS,Anderson JL,CD,etal.2011 accf/aha focused update ofth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updating the 2007 guideline):A reportofthe American college ofcai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J].Circulation,2011,123(18):2022-2060).
[3] 刘中祥.丁建成.傅泽锋.100例不稳定心绞痛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0.5(7):31-32.
[4] 梁艺.不稳定心绞痛的药物治疗策略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