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锦
企业加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曹艳锦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和保证企业活动合法性的管理手段,其管理意义不可小觑。然而,当前企业中不乏大股东侵占小股东权益、公司内部财务管理混乱等弊病,严重威胁了企业的财务安全和健康发展,加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就显得迫切和必要。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监督评价
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为保证企业经营目标实现和加强绩效管理而做出的结构制度性安排,主要包括有企业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的建立,为有效提升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措施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结构性的权力架构设计,现代企业是基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而建立起来的,企业所有者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和主张,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下导致的权力失衡给股东带来的损失,或是将企业拖入债务危机甚至是破产边缘,就有必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在股东和企业管理层中寻求权力的平衡点。同时,治理结构的合理设计和运行也能够帮助中小股东对抗大股东的权力垄断,从而维护自己的权益。不仅如此,公司治理结构也能够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良好的治理环境,帮助内部控制为企业带来更具优势的竞争力和更高效的完成设定的预期目标。内部控制是企业对内部资源和经营活动的一种合理调控和约束化手段,而公司治理结构则为企业内部控制手段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试想如果企业内部管理权限混乱、所有者监督缺位、管理者过分追逐自我利益、激励机制失衡等,企业又怎能领导和推进内部控制朝着既定、科学的目标推进,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生存之地呢?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当前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愈加激烈的竞争态势来看,这种重要性还在增加,企业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以强化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权力架构设计失衡所诱发的私人利益对企业利益的凌驾与侵蚀
当前在许多企业都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内部的权力架构并不是循着保障所有者权益尤其是中小股东权益的思路设计的,某种程度上企业的大股东因为资本的集中而形成了权力垄断,借助这种权力垄断来培植和发展自己在企业中的代言人,甚至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转移资产、掏空企业。而另一方面,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更为困难,而不合理的治理结构放大了这种困难带来的风险,经营者可能因为业绩需要而过分注重短期效益,甚至虚报财务信息等,这些都对企业利益和股东权益造成了侵害。
(二)企业风险防范管理真空带来的冲动性决策或失察危机
风险无处不在。然而不少企业对风险管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企业决策环节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和分析过程,经常是管理层尤其是企业领导者出于个人意志和经验的判断而做出的决策,缺乏必要的理性支撑。
(三)控制活动失范引起的内部管理失序和混乱
企业的内部管理活动需要借助一些控制手段予以约束和规范。但在一些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因为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失去可以依循的规范和约束,陷入无序经营状态。
(四)监督和评价机制缺位导致内部控制难以获得有效的尊重
公司治理结构的稳定和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得益于健全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不少企业却在这最后一道防范关卡上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或者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监督和评价机制的缺乏,将会导致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员工缺乏对企业制度规章和权力运行的尊重和敬畏,使得有令不奉或者阳奉阴违等行为大行其道。
(一)健全治理结构设计,加强企业权力配置与行使的平衡
在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和架构上,应遵循保护所有者权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权益合理设计和配置企业权力,以保障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小股东对大股东的监督。企业应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权力机构设置,合理增加独立董事的职数,提高中小股东在董事会上的话语权。引入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弱化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力。同时所有者应制定相关的章程和制度来限制大股东和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并加强对信息的及时披露。
(二)引入风险管理体系,帮助企业理性决策并洞察可能的危险
企业应引入和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纳入风险管理的视角之内。企业应树立风险导向型的战略管理理念,在重大决策之前应增加风险评估与分析环节,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制定合理有效的经营风险防控指标体系,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风险监控,加强对企业内外部经营风险的分析和预判,及时查找和弥补风险安全漏洞。研究制定风险管理应急预案,加强风险应急演练,强化风险压力测试,提高抗风险能力。
(三)改进内部控制活动,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向有序化发展
加强预算控制,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和实施,通过预算管理来合理控制企业的资金流动和资源分配,提高使用效率。健全会计控制系统,增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建立起严苛的授权审批体系,构建清晰、严密、层次分明的责任网络。实行职务不相容控制制度,避免有利害关系的人形成内部利益群体对抗企业利益。加强资产管理,严格资产登记、加强账实核对,并定期盘点。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沟通效率和信息共享程度。
(四)建立监督评价机制,设好最后一道防范关卡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组建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通过固定资产审计、投资审计、融资审计、财务审计等加强对企业经济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加强预算决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合理分析和有效监督。完善绩效管理机制,合理设定绩效考评标准,加强绩效评价管理,并建立起有效的奖惩体系,强化对内部人员的激励和责任追究。注重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塑造具有忠诚、勤劳、创新、勇敢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忠诚意识和劳动积极性。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使得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合理有效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来保障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在公司如林的市场环境中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汪滢.公司治理框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4).
(作者单位: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