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制胜的关键

2014-03-14 08:51方媛璐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公共课文化素质基础课

方媛璐

高职学院不同于职业技术培训所

高职学院自建立以来,一直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矛盾。由于受就业导向的影响,高职学院和产业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高职学院在制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认为应该多加强专业课程的讲解与训练,在非专业课程上就不必再多耗费时间了,一时间高职学院的公共课和基础课成了不必要的耽误时间的课程,大量的公共课和基础课在高职学院的各系各专业中被取消。有的高职学院为了应付上一级领导的要求,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表面上安排了一些公共课和基础课,在具体实施中却是另一个操作方案。

由于高职学院所开设课程的职业取向越来越明显,所以专业的划分越来越专门化、精细化、工具化,这样表面上看对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某一技能技巧上有一定的效果,但面对当今的知识社会与网络时代,面对全球性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这种单一性的技术工作终将会被未来逐渐淘汰。更主要的是,这种专业教育虽然暂时顺应了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但也造成了许多高职学生在知识技能与思想上的割裂,进而导致了高职学生思想上的功利化和发展上的片面化,他们的视野越来越狭窄、心理越来越狭隘,缺乏诚信、公平、正义等基本素质。现在的高职学生中已出现在文化水准、审美情趣、待人接物、包容宽容等问题上日渐走向低谷的现象,他们缺乏对社会问题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能力与思考热情,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已成为一些高职学生的症候。由于我国高职学院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也是学历教育,因此,高职学院不能等同于职业技术培训所。高职学院除了赋予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同时更要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与文化素质教育

什么是文化素质?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外在的精神风貌和内在的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它是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整合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具有内在性、精神性的特点。”文化素质教育是指“用人类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熏陶学生,并内化为其内在品质和内在精神,使其在知识、能力和教养上得到程度更高并更为协调的发展。” 因此,文化素质是高职学生提升素质的重要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学院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文化素质教育正是通过公共课和基础课来完成的。

海外的通识教育

目前,文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一大课题,在海外,文化素质教育被称为“通识教育”,美国是最早提出通识教育的国家。美国的通识教育认为,一个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具体职业和工作,首先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健康的情操、宽阔的胸怀、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而这些都不是专业教育能够完全提供和解决的。因此,美国在教育过程中,以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作为最终目标。日本的通识教育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由于受美国的影响,日本也把通识教育引入大学教育,旨在为民主社会培养明达以及有责任感的公民。在日本,学校教育系统的职能,突出体现为人才育成和学术研究,并形成以素质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和科研原则。港台地区更强调把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一种理念,香港的通识教育比较重视古今中西文化的沟通与整合;台湾的通识教育更侧重于人格提升的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应成为我国高职教育中的首要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育人是高校的首要责任。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应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首要。一旦文化成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即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那么大学生的个人思想和行为就会以法律、社会公德、社会群体为参照,自觉规范自我的一言一行。这样,在大学生的带动下,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将会大幅度地提高。这一切说明:文化素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理想信念的养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深层次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加强对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既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又是高职学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要。而这些需要是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多层次的公共课和基础课来实现的。

我国高职学院承载着为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高素质产业大军的使命。如果我们在三年的高职教育中突出的是一种功利取向、单一性的技术技能学习,那么将使学生的学习被限制在狭窄的领域中,局限了学生的视野、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高职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起步晚、底子薄,又以职业培训为特色,因此,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便显得“先天不足”,如果再不注意“后天调养”,那么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就难免“缺乏维生素”。所以高职学院应提供给学生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丰富他们的知识,启迪他们的心灵,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良好沟通能力和认知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国的高职学院可以借鉴国外的许多良好经验。例如,美国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方式灵活多样,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其要求也不尽相同;日本通识教育经验之一是重视学生在课程选择上的自主性,提供各科目的任课教师、授课计划、成绩考核方式等,供学生参考。

由于高职学院是以培训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为主的学校,因此,除了主要课程应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外,其他的公共课和基础课的授课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必修课、选修课、讲座课、参观实践课、演讲发表、自习写心得等。学院不仅可以举办知名人士的讲座,而且还可以举办身边的好人好事讲座等,这样可以通过名人效应和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使学生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知道什么是幸福,进而关心他人,认识到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学生通过上参观实践课、演讲发表课等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和谐相处等。为了配合文化素质教育,学院还可以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如读书学习型社团、社会实践型社团和有一技之长型社团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劳动能力,又充实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减少了他们无所事事的烦恼。同时更重要的是,还在他们中间传播着“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换来自己的衣食”“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正能量。这些做法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关键能力”的理论相符合。“学习如何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习如何学习(learning to learn);学习如何做事(learning to do);学习如何自处(learning to be);学习如何与人相处(learning to livewith);学习如何日新月异(learning to change)。”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厉以宁每次在给新生上第一堂课时都会问道:你到北大来是要学什么?很多人说我是来学知识的,他说不对;也有人说是来学方法的,他也说不对。当没有学生能答对时,他就说:你是来开阔视野的。教育首先应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文明的视野,让他看到世界有多大,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让他看到古往今来人类走过了一条怎么样的道路,让他打开视野,认识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才是首要目标,然后才是教授知识和方法。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高职学生能否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将成为长期制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谭秀森主编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2]王森勋主编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3]严加红的《日本大教育系统及其权力配置》(选自《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5月(上)).

[4]傅国涌的《南国都市报》(选自《读者》2013年11期).

(作者单位: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

猜你喜欢
公共课文化素质基础课
渗透式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开展及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探讨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Vocabulary
Seven Suggestions on How to Enlarge English Vocabulary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论农广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职业技术院校应如何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