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关键词?演试题内容,深化理解,灵活运用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03-0037-05
历史教学强调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高考命题也应遵循“用教材考”而不是“考教材”的理念,即试题的内容应“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这里所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试题的内容要源自于教材、课标或学科知识,如果游离于三者之外(本文且将三者合一为“教材”),学生的备考和教师的教学就没有了方向,教材和课标也就失去了其权威性地位;二是试题的内容不能依赖教材,既不能按部就班或变相地重现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也不能按照教材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和续写方式进行呈现,而应是对教材知识内容的深化、拓展和灵活运用,强调隐含在教材内容背后的历史思维方法,以及对教材内容进行“二度处理和运用”的问题。本文所探讨的是第二个方面。这种要求看似简单易行,实则不然。那种直接或间接复现教材内容的高考题目比比皆是,特别是在独立命题省份的试卷中。这种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毋庸讳言,在当下,高考试题仍是中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导向,如果试题过度依赖教材,就会引导学生走向机械地背诵和记忆教材,就会不断涌现备受诟病的“高考就是‘背多分”的评价。尽管有的题目采用了新颖的“情境”,但也是“换汤不换药”,不过是以一种另类的形式变相地“考教材”而已。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是近年各地高考试题中的重点内容,笔者仅选取2013年高考题中的几例,予以说明。
例1:如要撰写一篇有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与文化的文章,最恰当的标题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B.罗马帝国统治的兴衰
C.希腊城邦时代的来临
D.克利斯提尼改革始末
例2:下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上述两例虽都被冠以一种优美的形式,但都属于或直接或间接再认、再现教材知识的典型题目,停留在“了解”或“认知”的低层次要求上。在例1中,只要能够将4个选项(事件)与其所发生的时间进行精准的匹配和对应即可,在例2中,只要能够记忆清楚雅典民主政治享有者的身份类型,就能快速、准确地做出选择。这两道题目都是考查学生复述教材的能力,其导向自然是错误的。并非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时间和内容不可考查,而是我们应选择合适的考查方式,确定正确的考查导向和目标。要立足于教材中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深化,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比如,在例1中,完全可以考查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三位改革者所要解决的共同核心问题是什么?又采用了哪些相同的解决方式?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期为何会出现在伯利克里时代?等等。这些问题,就不是在教材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而是需要将三人的改革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其共性和内在联系,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在例2中,如果设置这样的情境:“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和奴隶,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在实践中,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奴隶则可能被判处死刑”。从犯罪处罚的不平等性入手,考查雅典“公民权”的狭隘性、享有条件的局限性以及对部分社会成员自身发展能力的窒息性,进而认识到雅典民主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这样,题目的导向就不是“死背书”了,而是对教材内容再度加工,进行归纳、深化和思维提炼了,就实现了“用教材考”的目标。
例3: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A.直接民主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代议制民主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例4: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洛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上述例3、例4,涉及同一内容: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两题都设置了生动的情境,但是考查的能力目标和导向却迥然不同。例3的正确选项是A(“直接民主”),既可从材料中直接得出(“全体雅典公民”进行票决,少数服从多数),也可在教材中直接获得(四个版本高中历史教材中均有相同的表述),这是对教材内容的直接照搬,其他三个选项也是教材中提及的内容。就其考查导向而言,仍是引导学生按照教材内容及其呈现方式进行记忆。笔者感到惋惜的是,白白浪费了这则生动的史料。如果我们能从教材中所述的“直接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入手,进行深入分析,再结合这则材料,探究其弊端和局限性,就会发现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就是“多数人的暴政”,是“民主外衣下的专制”,本题如果换成这些选项,实现了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就会有意义得多。而例4同样考查这一内容,也是采取票决的方式,也是少数服从多数,但却上升到了一个高层次,对雅典民主制度的“民主性”进行了深刻的评价,认为其只是徒具“民主的原则和形式”而已,并非是真正的公平与公正。对于近代的代议制而言,也仅继承了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这一民主原则和形式。本题超越了雅典民主制度“直接民主”和“选举民主”的表层知识点,进行了深化理解,学生仅靠“背书”是无法得出答案的。也就是说,尽管课标中对教学内容分为“知道”“了解”“探究”“认识”等多层次的目标要求,但在命题的过程中,却不应仅停留在“了解”“知道”和“辨别”的低层次上,因为这些低层次的能力要求是学生实现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我们的教学定位不应着眼于这些低层次,而应以此为基础,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对于高考命题而言,就要着力于这种提升后的能力层次。尽管有的题目被披上一层漂亮的外衣,诸如鲜活、生动、丰富的史料情境,从形式上看,无可挑剔,但其考查的落脚点(能力要求)却是以此信息来准确对应、识别和复现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而没有充分利用题目情境实现对教材内容认识的升华,上述前3个例题即是如此。
此外,将教材内容进行拓展、牵连相关的史实,得出一个规律性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化理解和运用的表现,也应成为我们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命题的一种方式。教材不仅有承载知识的功能,也有指导思维方法的功能,“用教材考”应体现出这一要求。见下例:
例5: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D.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本题的考点涉及雅典民主政治制度产生的因素,即:政治制度的走向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本题没有直接考查雅典特殊的地理环境对于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所起的影响作用(这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突破了教材的束缚(有的教材仅提到了雅典山区的人的主张),向外拓展,将山区、平原、滨海这三种不同地理环境类型地区的人们对于政治制度的不同诉求进行了综合,这种综合,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复述和呈现,而是上升到认识论的高度,得出了一个规律性的认识,即:公民的经济生活对政治制度的走向发挥着影响作用,这就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思维结果。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又进一步影响着政治制度的走向,地理环境对政治制度不起直接的决定性作用,这就是对这类问题的一般性的思维方法,理应以这种方式进入到高考试题中。在本题中,甚至还可以继续拓展,联系马克思和孟德斯鸠的两种不同地理环境模式学说进行分析:
“地理环境→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民族气质性格→社会政治法律制度”。这是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学说”模式,认为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着气质性格。而马克思、恩格斯的“地理环境学说”模式是:
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活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
民族气质性格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气质性格是受到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决定的,而不是地理环境决定的。进而分析出,二者在史观上的本质差别。让学生在同类事件的综合对比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这也是“用教材考”而不“考教材”的意义所在。
另外,在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命题的过程中,也要通过设置巧妙的情境,打破教材内容固有的呈现方式和知识点之间现有的逻辑对应关系,进而考查学生灵活迁移教材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历史试题的命制方式应向理科(数理化等学科)靠拢,这些学科的试题导向是运用教材基本知识熟练、深刻地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是复述和记忆教材中的某些原理、公式等。试题的情境固然重要,但是在这个情境下,如何调动和运用教材知识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命题者应着力思考这一点。如对于“新文化运动”这一内容,下列两题就有着不同的风格和导向:
例6:(节选)材料三: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
问题:据上述材料,概括李大钊的观点,并分析当时的国内背景。
本题的答案要点:李大钊的观点是“一战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国内背景是“……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李大钊的观点在材料中显而易见,只要稍加概括,即可提炼出来。而其观点产生的“背景”——“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这就是教材中的直接表述:后期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成为工人阶级(庶民)及其政党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进而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本题答案就是该内容的翻版: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影响下的结果。无独有偶,2009年某省的高考题中出现这样一题(节选):
材料: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本题答案是:“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开放的、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第一问可从材料中直接获得答案,第二问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的照搬和复现。题目中指出,这种时代精神就是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所处的时代,也就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也自然就是崇尚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因为本题中呈现了“《敬告青年》”、“新青年”的字样和内容,也就直接指明了本题在考查新文化运动,按照教材内容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了。这样的试题有何意义呢?!本题并没有真正地运用知识点解决具体的问题。而2013年全国课标卷Ⅱ第40题,却做出了一个表率:
例7: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
《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
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
第(1)题中,有这样一个采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据反馈,很多考生都没有回答出这一答案。对于考生而言,大都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科学推动了新技术的出现和生产力的提高。这是教材内容中的固有逻辑关系,但是为什么爱因斯坦热会兴起呢?有的学生就不会灵活转换了,材料和问题中也都没有提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所以,自然想不到这个采分点。第(2)题涉及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两种不同的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的态度“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而质疑者的态度却因其“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而“不利于新文化运动”,二者都涉及新文化运动这个知识点,即或促进或阻碍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的进行。仅就本题的内容而言,就是对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科学精神这一知识点的深化理解和灵活运用,答错的考生也大有人在,有的考生针对材料二,仅谈到了质疑者的态度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和道德,却看不到其对传播近代科学的阻碍作用。如果问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就能准确回答出提倡科学、新道德,废除迷信、旧道德等内容,但是变换一个情境,设置一个新的问题,而材料和题目中又没有呈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所以,学生就回答不出来了。这说明了两点问题:一是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仅停留在记忆层面上,没有深入理解人们对西方科学的不同态度对新文化运动所产生的影响;二是固化了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固有阐说方式和特定归属,没能因问题情境的变动而灵活转换和运用。
高考试题应充分发挥出其科学的“指挥棒”作用。“用教材考”就是要突破教材知识点本身的表述内容,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拓展;就是要打破教材固有的叙写方式和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势,实现教学内容的灵活运用;就是要立足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广泛的迁移转换,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方法和规律。要使广大师生认识到,在备考中不使用教材是不行的,但仅仅使用教材也是不行的;不学习教材中的内容是不行的,但仅仅背诵教材也是不行的。备考是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二度加工和深化整理”的,少记忆几个知识点并不可怕,死记硬背教材内容及其叙写方式才是最可怕的。
【作者简介】王生,男,1967年出生,黑龙江省望奎县人,中学特级教师,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教师,主要研究高考命题及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