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强
袁崇焕祖墓群的故事
吴用强
新马村犁头山上的袁崇焕祖父袁西堂墓
平南县西村后背屋的袁崇焕祖母坟
袁崇焕故里新马村一里远的地方,有座山叫犁头山。这座山本叫杉山,后来袁崇焕的母亲在袁崇焕祖父袁西堂的墓前,筑起三个形状如犁头的大灰沙墩,后人就把这座山改叫犁头山。
明朝嘉靖年间,袁崇焕的祖父袁西堂,因经商来到藤县新马村,仰慕新马村的秀丽山川,于是定居新马,一晃过了几十年。袁西堂去世后,其子袁子鹏就把他葬在犁头山,下葬“蝙蝠含珠”穴位。在民间,蝙蝠是一种给人带来福气、吉祥的好动物。袁子鹏把父亲葬在“蝙蝠含珠”穴位,就是希望他能保佑自己的子孙能出人头地、科举高中。
果然,袁子鹏的儿子袁崇焕23岁中举,35岁高中进士,并实授官职。袁崇焕入仕后,一直没有时间回家。他的老母亲日夜想念儿子,但终不能见上一面。一日,风水先生告诉她,只要在袁西堂墓前堆筑三座形如犁头的大灰沙墩,就可以让自己的儿子归家。她相信了,毫不犹豫地照做了。杉山也就改名犁头山了。
袁崇焕母亲坟
在距离白马村不远的仰瓦山上的袁氏祖墓,也有三个犁头形状的灰沙三合土墩。这座泥坟,坐南向北,风水呼名“仰瓦滴珠”,只不过这墓的土墩比袁崇焕祖父袁西堂之墓的沙墩小得多。袁氏后代每年清明都来祭扫,但不知是哪位先祖的墓葬。民间传说这座墓就是新马村袁氏最古老的坟墓。袁西堂死后,其后代并没有把他葬在仰瓦山,而是选择了杉山(即犁头山),因为这里也有袁家五座祖先墓。
在犁头山,袁西堂墓之上,沿直线逐级而上,连续有五座较小、简陋的土坟。这五座土坟,没有明确的记载,当地群众和袁姓人只知道它们是袁崇焕的祖辈老坟。这些不知名的祖墓群,仅仅能从其残旧形状、简陋程度和所摆列的位置判断出,有的坟墓要比袁西堂墓还早。
也有人说,在五座古墓中,有的可能是袁西堂亲属的“靠祖凭葬”墓。究竟孰是孰非,难以鉴别。六座无名古墓,哪座安葬袁西堂的父亲,哪一座葬祖父或其他亲人,已不得而知,只有留予后人自鉴了。
袁崇焕的老母亲在袁西堂墓前堆筑了三座更大的形如犁头的犁头沙墩。可是,老母亲临终前也没能见到儿子袁崇焕。得知母亲过世,袁崇焕在其诗《忆母》中写道,“梦绕高堂最可哀,牵衣曾嘱早归来”,流露出想回家却因皇命在身不能回的思念、自责之情。
袁子鹏死后,其后人把他葬在新马村隔江对面的平南白马圩背白沙村东面的放炮岭(又名扫把岭)上。子鹏墓是大型砖坟,背枕浔江,面对峡口,风水先生美其名曰:宝鸭落莲塘。不想,这块风水宝地招来一场官司。
1923年春,袁家后人拜祭祖先袁子鹏墓,发现墓地被墓邻李树广霸占了。袁家据理力争,要求李家偿还墓地,但李家赖死不还。争执不下,双方打起群架,两败俱伤,均未能解决问题。袁家上诉到平南县。平南县依据事实,判决李树广返还袁家墓地,并给袁家发了墓地执照,由袁崇灿嫡裔袁超凡、袁弼廷、袁禄礼等收藏。执照写明墓地四周范围。此后,墓地之争平息。这张墓地执照,至今袁家还保留完整。
责任编辑:陈远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