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松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同时,“社会糟粕”也迅速“增长”。在这种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单纯的“语文教学”是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变化的,也是难以生存的。这样看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语文教学;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中的“真”,不仅指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很好地体现了陶行知的教育精神:《新课标》“课程性质与定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中的“人文性”必定包含思想道德方面的内涵。同时《新课标》“总目标”中又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里就更加明确具体地指出要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思想道德品质。所以,首先应该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一、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一)复杂的社会环境决定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同时,“社会糟粕”也迅速“增长”,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黄”、“黑”、“赌”……随着改革开放之门的打开而涌入。所以当今社会环境变得日益复杂,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当然也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洗礼”,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不断地遭受腐蚀。这决定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这种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单纯的“语文教学”是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变化的,也是难以生存的。这样看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新课标》“课程性质与定位”中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除了它的工具性之外,还有人文性。而“人文”的含义是丰富的,从广义上讲,“人文”包含了人的思想感情,当然也就包含了德育了。我们再看语文教材,语文教材的内容绝大多数是以一篇篇课文的形式而呈现的,而每一篇课文都含有丰富的思想感情。这些课文有的能使人们的观念得到匡正,有的能使人们的灵魂受到洗涤,有的能使人们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而教学这些课文的人(包括老师和学生)也是具有丰富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融入自己的思想,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所以语文教学和德育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而且《课标》的“总目标”中更明确地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三)学生个体的成长决定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担忧的四个问题,而“道之不修”被排在首位,这充分说明德育的重要性。换句话说,一个人要成长,首先是思想道德品质的成长。思想道德品质达标了,其他素质就算不太好,这个人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反之,一个人就算有丰富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如果思想道德败坏,却极有可能会成为社会的罪人。由此看来,学生个体的成长需要德育。虽然在学校有专门的思想品德课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但课时有限。再说思想品德课这种直接的、灌输式的德育也不一定能取得最佳效果。如果能在其他课上进行渗透,效果肯定会更好。而在上文中讲道,由于语文的学科特点与其他课程(特别是理科)不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最好的选择。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但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而不是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语文课还是“姓语”,是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
既然我们认识到了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那我们必然要付诸行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哪些呢?下面仅谈谈我个人的思考与理解。
二、渗透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渗透德育的主阵地。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块阵地,利用学科教学的契机,渗透德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德育要素。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语文新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德育因素。有的包含爱国主义思想(如《最后一课》《始终眷恋着祖国》《晏子使楚》等课文),有的则体现至爱亲情(如《背影》《我的母亲》《父母的心》等),有的则展示大自然美丽风光,给人以美的熏陶(如《阿里山纪行》《鼎湖山听泉》《美丽的西双版纳》等),有的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如《两小儿辩日》《陋室铭》《错过》等),有的能够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如《鱼我所欲也》《敬业与乐业》等。
第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教育。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方法也早已经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比拟的,因此生硬的灌输和说教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如教学《始终眷恋着祖国》一文,为了让学生感受钱学森的爱国热情,教师运用多媒体制作了两幅画面,一幅是当时钱学森生活的美国(别墅、汽车、花园、草坪等)。另一幅则是当时的中国科学工作者生活情景(简陋的房间、自行车、破旧的衣服等),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然后向学生提问:钱学森为什么要放弃这么优异的生活条件回到这么艰苦的中国?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展开讨论,以体会钱学森心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这要比教师简单的陈述钱学森爱国效果好。endprint
第三,以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熏陶学生,渗透德育。陶行知说,教师应当“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这充分体现了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绝对不能向学生传达错误思想或感情倾向。教师的言行应该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熏陶感染学生,这样才能够取得“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通过语文自主阅读渗透德育
《新课标》“课程目标”中“总目标”第七条说道:“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这里强调了应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光指45分钟的课堂教学,还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独立阅读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这条要求很具时代特色:如今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造就的必然是“开放的人”,学生在45分钟之外都在进行阅读,这些阅读有的是主动的,如学生本身喜欢阅读、看名著(考试要考到)等;有的则是被动的阅读,如新闻媒体、网络、社会的各种信息的“轰炸”都充塞着人的耳目。就算你不要求学生自主阅读他也在自主阅读或“被阅读”,而且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空间时间比课内更为广阔。因此,教师应进行适当地引导,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在增长语文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比如:教学生如何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书海中辨别“精品书”与“垃圾书”,如何对待网络中的“糟粕”,怎样在浮躁的世风中坚守自己的节操,还可以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文质优美的书籍,可以布置学生写读书心得……当然,由于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具有灵活性、分散性、不统一性等特点,这既是缺点,也是优点。缺点是所以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优点是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时间、空间广阔,自由灵活。只要教师平时时时留心,处处在意,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的。
(三)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实践”似乎离学生很远,其实不然。“新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而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也贯彻落实了“新课标”的精神,即每册教材都有一到两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就为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提供了契机,教师大可以利用着这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渗透德育。
如八年级上册的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活动”。我们可以按照教材上设置的教学内容,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从下面的活动中任意选择)。活动一:收集古今中外的爱国主义诗词,开一次爱国主义诗歌交流会;活动二:收集当地的爱国主义人士的事迹,开一次爱国人士交流会;活动三:开展一次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学生自己先收集准备材料,然后小组内进行演讲并推选出一位最优秀者,各小组优秀者再进行全部演讲比赛,最后评出优胜者);活动四: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到公共场所进行宣传活动(如针对日本“购岛”事件,组织学生到社区、街道进行“怎样维护祖国领土”的宣传活动等)……
这些语文实践活动是让学生亲自参加的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必定要花费心血,投入情感。可以说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思想就受到了教育,品德得到了熏陶。这种渗透是自然的,也是有效的,它不需要像课堂上那样教师生硬说教或者想方设法地进行引导。所以只要条件允许,就应该经常开展此类活动,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应该说,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与途径远远不止这些,要注意的地方也还有很多,由于笔者认识、研究有限,不再赘述。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