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

2014-03-13 00:33王微微
课外语文·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材分析名著导读人教版

【摘要】名著导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一个亮点,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为了发挥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综合功能,提升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笔者对高中语文名著选文进行了简单分析,有助于名著导读教学的合理进行。同时,通过课内联系课外的拓展性阅读,从而实现高中生语文综合能力有质的提高。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分析;名著导读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教材“名著导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新增的一个板块,也是拓展性阅读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否落实到整个语文教学中,对整个阅读教学的效果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材的阅读维度、阅读教材的结构细化和教材深度的把握,如何激发教材的内在感知力,进行准确定位都是重中之重。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育内容的最重要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育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也是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情感教育的凭借。笔者通过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板块内容进行简单地分析,希望通过名著导读设计的优化来体现语文教材的综合性功能。

一、导读篇目的总体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五册必修教材都安排了两部名著导读,共计10部。第一册的外国名著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第二册选取的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接下来是19世纪法国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大师之一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是《人间喜剧》里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而第四册开篇的名著导读就是莎士比亚戏剧,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以其38部无韵体诗剧为主;最后一册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国内的经典名著,古代名著占3部,现代名作2部,其中古代名篇中有两部四大名著。从体裁来看,有语录体《论语》、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是其代表作,《谈美》是书信体的形式,《红楼梦》与《三国演义》都是章回体长篇小说。

二、导读篇目的内部结构

导读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背景介绍、作品导读、思考与探究。背景介绍主要是简单地介绍了作者的一生以及作品产生的主要时代背景和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再者,是这部作品在整个文化或者文学史上的地位。如第一册中的《大卫·科波菲尔》就介绍了作者查尔斯·狄更斯的人生经历、主要作品和创作风格,另外还介绍了《大卫·科波菲尔》译本的情况。《三国演义》则除了介绍作者罗贯中以外,还介绍了三国故事的流传史和小说的演义过程。这些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消除与名著的隔膜,更好地理解作品。

作品导读部分的篇幅与背景介绍比的话较为丰富。首先,通篇的开始一般是对全书内容的高度概括,因为所选篇目的体裁以小说为多,占了7篇。介绍小说时重点是把握小说的情节主线;接着是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了解,品位小说语言,最后是对作品整体的思想感情与艺术价值的分析,感受不同作者的不同创作风格。外国小说则通过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导入学习,对外国文化的一些简单介绍,对国外著名的文学运动例如文艺复兴、启蒙主义、法国自由主义等思潮的结合。一系列戏剧导读——莎士比亚戏剧,通过对剧中人物性格、戏剧环境、戏剧情节、戏剧冲突等各方面的描述来展现莎士比亚悲喜剧卓越的艺术魅力。品味莎剧个性化的语言特征,进一步推想莎剧独特的艺术效果。

从上述简单地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名著导读导入部分的主要整体结构与内在结构。结构设计上较为清楚与规范,但名著导读篇目结构上设计的不足仍然清晰可见: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篇目范围以及选材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名著导读篇目共10篇,国内外各5篇。中国的经典名著何其之多,怎能以这5部来全面反映高中生的阅读要求。对于国外的作品,不同题材的作品没有得到运用,只选取了小说与戏剧,对于诗歌与散文的选取没有进行相应的名著来搭配导读。同时,由于中国学生对于外国文学的认识较为生疏,多数学生在阅读外国作品时表现出来的无力感从数据中清晰可见,他们对外国文学的了解少之甚少,在阅读时很难理解和把握外国名著内容的深层涵义。有时,甚至因为对文本认识的缺失以及缺少必要的文学素养,导致高中生在阅读名著时兴趣不高,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以及理解,出现把握不准的茫然状态。同时,加上应试教育的现实存在,大多数教师基本上只教考纲上的教学内容,而对导读作品重视度不够,甚至出现了一种忽视的态度,导致只注重教材单元设计中“阅读鉴赏”部分的学习而课内课外无名著阅读的情况。

(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限制

由于篇幅的限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只从中选取了十部名著导读篇目,并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了一些调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附录部分,有一个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范围涉及文化经典著作、小说、诗歌、散文、剧本、语言、文艺理论以及科普读物等各类体裁,同时还列举了二十多个作家作品。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的单元板块的内容上看,名著导读这一单元板块最多是3-5页的内容设计,明显的较其他板块来得“单薄”,又放在书的末端,被直接忽略掉的可能性之大不言而喻。很多学生会因其内容少而忽略对其认真的学习,有的甚至因为其与高考的关系少而将其遗忘。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名著的导读不仅是对课内内容的一种延伸,更是对高中生认识人生与世界的最好途径之一。因此,笔者认为,名著导读版块内容的范围有待增加,对各种文体,如诗歌的选取,我们就可以参考。例如,整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的名著导读缺少诗歌这一体裁的名著导读,而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的第一册第一单元就学习了现代新诗。笔者认为,教材没有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没有拓展到诗歌阅读。我国的唐诗宋词不用说名篇甚多,更有编辑入册的,而在汉末南朝就有萧统选录的《古诗十九首》,乃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再者,可以加入一些国外的佳作,如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飞鸟集》,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草叶集》等,因此在名著篇目的设计中可以添加不同时代、不同题材的诗歌阅读,古今中外皆可。

作者简介:王微微,1988年生,浙江台州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材教法与语文课堂实践等研究。

(编辑:陈岑)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材分析名著导读人教版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基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种下一粒种子
导读名著,彰显魅力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