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课堂问题,关注学生学习情绪

2014-03-13 14:52黄鸿静
课外语文·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学生

黄鸿静

【摘要】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因此,高明的提问必定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创设良好的情境,使课堂成为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而不断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关注学生学习情绪,催生出高效的语文课堂,必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课堂提问;学习情绪;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日,我听了一名实习老师的课——《蝉》。在这堂课的结尾,她提出一个问题:你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学生陷入沉思,许久也没有人敢于尝试回答。于是,我反思:是否这样的提问太泛了,让学生无从下手。之后,我建议她下一节改问: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回答这类问题可从哪些角度去思考。果然,学生能很快想到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答题。由此,给我一个很深的启发:课堂上问题的设置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好的问题才能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效率。

众所周知,学好语文的功夫多半来自课外。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语文素养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课外阅读。我想可能受阅读水平的限制,导致学生无法从阅读中体验到乐趣。因此,需要通过课堂这个主渠道,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从而去引领课外阅读。而一堂课多数情况下是由一连串问题串成的。因此,能否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课堂问题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就自己最深的几点体会谈谈。

一、问题的指向性应十分明确

语文内容丰富多彩,课堂问题也是千变万化。在这多变的课堂问题中,若能给学生明确的思考方向,可提高课堂效率,扩大课堂容量。如教学《散步》一文,若预设:你怎样理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可能会让学生找不着思考的方向。这时,若引导学生你觉得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哪个?学生很容易找到“整个世界”,然后,引导学生理解“世界”是由哪些年龄层的人构成的,再联系文章具体内容,那么,对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就能迎刃而解了。而文章开头的课例中就是由于问题的指向性不够明确,才导致学生不知从何说起。

二、问题需层层递进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告诉我们:人生路上遇到任何问题,都无需畏惧。只要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一个个小问题解决了,就能解决大问题。那么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把问题分解,层层铺设也是极其重要的。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时,要想理解题目的含义,需要铺设如下问题:(1)文中写了哪几次看花?(2)我每次看花的心情有何不同?这样,学生能很快从文本中找到三次看花。第一次自暴自弃,母亲提议去看花,“我”灰心丧气无心看花;第二次,秋天里,“我勉强”同意看花,母亲突然病逝,未能成行;第三次,有一年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花,想念母亲,无限愧疚。学生在理解三次看花的心情后,自然能联想到,对秋天的怀念,其实就是对母亲的怀念。可见,对于难度大的问题可设计几个小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逐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而问题太难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畏难情绪,而且不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三、课堂问题要精简

课堂问题由浅入深,逐层铺垫,层层深入,有助于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但有时问题不宜过多,多了问题杂,重点不突出,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学生会被问题牵着鼻子走。如在教学《变色龙》时,备课时我预设了如下问题:(1)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的态度有几次变化?(2)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与狗的称呼有几次变化?(3)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4)刻画奥楚蔑洛夫这个主要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军大衣”这一细节有何作用?细究这几个问题,我发现(1)(2)问题太简单,四个问题又太多,这样学生只会一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对人物形象塑造没有整体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于是,我将这几个问题整合为:文章是如何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可以得出结论:主要从语言描写(涉及问题(1)(2))、动作描写入手(“脱”、“穿”军大衣这一细节,涵盖问题(4))。通过对塑造人物方法的分析,人物见风使舵,对上阿谀奉承,对下专横霸道的形象跃然纸上,而且也将课文的主要情节贯穿起来。这样,既清晰地把握了文章的重点,掌握了分析人物的方法,又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的水平。

四、问题需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学习情绪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我们在设置问题走进文本的同时,还要走出文本,获取有益的情感体验。多年后语文知识可能会忘却,但它带给我们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滋养却一直都在。因此,关注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也是语文课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例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之后,我这样问孩子:学了本文,你感触最大的是什么?你想对自己或父母说些什么?这样的问题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不是难题。哪怕是学困生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感受。这时,我往往会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更应该给予表现的机会。果然,学生纷纷围绕“孝顺父母”,“好好学习,不让父母生气”“珍惜现在”等展开,还有学生还想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想,这样长期积累,对孩子的影响是有益的,也与课标的要求是相吻合的。

尊重每一个学生,给每个学生同样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共同提高,这是我始终努力的方向。课堂上我一直很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绪。遇到学生走神时,我会以笑话之类轻松的话题提醒,遇到学生情绪不佳时,我会给他一个关切的目光,一个轻拍的安抚的动作,让学生感觉到温暖与安心。

教育的真谛是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我觉得这不是一句空话。阅读活动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始终。笔者开头谈到受阅读水平的限制,导致很多学生不爱阅读。因此,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我始终认为,会阅读的孩子,一定不会变成一个坏孩子。文学作品里的精神力量,一切正能量必将让他终生受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能力的发展是有他的现实意义的。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用问题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