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霞鹰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中心小学校,江苏 昆山 215341)
1.温故知新。通过听写,巩固学生对字形的记忆、加深了对词义的理解,可以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如学了《郑和远航》这一课,听写词语时可以稍微变换形式,我报的词语是:差遣、夸耀、撕碎、声势浩大、不慌不忙、转危为安、赞叹不已。然后要求学生从文中回忆意思相近的词把它下来,应该是:派遣、炫耀、撕裂、浩浩荡荡、镇定自若、化险为夷、惊叹不已。细观这些词语,正是课文要求学生学会并理解的生字新词。
2.埋下伏笔。巧妙安排听写内容,为课堂教学埋下伏笔,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教学实效。如教学《螳螂捕蝉》第二课时,首先让学生听写这样几组词:(1)蝉 悠闲 自由自在;(2)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3)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4)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5)不堪设想隐伏着祸患恍然大悟。接着请学生对照屏幕上的词进行批阅。批好后我过渡道:春秋时期,吴王不听众大臣的劝阻,执意攻打楚国。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灵机一动,对吴王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一听便打消了伐楚的念头。这是怎样一件事呢?请你看着插图讲讲这个故事并尽可能地用上刚才听写的几组词(我边讲边出示图画和刚才学生听写的五组词语)。学生有了这些关键词语作“扶手”,讲述时明显顺畅多了。
1.默读重实效。默读是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是高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读书方法之一。我通常是先让学生静下心来听清自读要求,然后开始静静地默读。此时,我就走下讲台,巡视学生的默读情况,掌握必要的信息,还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辅导。学生自学完毕,就让他们分段朗读。在初次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允许他们出现错误,但注意一定要由学生来改正错误,我则很有耐心地等到他们读准字音时,再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进而正确、流利地疏通课文。
2.导读要有方。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要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的特点及文章的内容,有感情地读。对于句子中的一些重点词语要注意读出重音;描写低沉、悲伤、舒缓等情感的句子,语速应该慢一些;描写欢快、紧急、战斗场面的句子,语速应适当快些。比如在学习《大江保卫战》这课时,文中的“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我在范读的时候,语速渐快,声音渐趋高昂,让学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我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畏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另外长句的停留或换气也是朗读训练中的一个难点,训练时我会引导学生调整好自己的气息,做到语速平稳、换气自然,不把词语或词组拆开读。如“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停顿自然,徐疾有秩。此外遇到轻声、儿化、变调等特殊读音的,我会当堂给予指导。
3.诵读需有情。掌握了方法,就需要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课文。在此过程中可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表演朗读。让学生在各式训练中体会朗读的快乐。如教学《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时,我为学生选择了《高山流水》这首经典曲调来作配乐,舒缓优雅的乐曲声在教室中飘起,渐渐地学生沉浸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心旷神怡时,学生动情的朗读也在课堂上娓娓响起。
1.口语课上学会说。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谈、议、论、辩等积极性。在教学《七嘴八舌话环保》时,课前让学生作调查了解并记录。课堂上我列出这样几个问题:(1)我们的家乡,我们居住的小区,村庄,还有我们的学校,环境状况怎么样?(2)你对我们家乡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什么建议?(3)你有什么环保小窍门想和大家交流的?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选择问题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补充,然后推荐说得比较好的同学上台发言。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应该说他们的表达能力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提高。
2.阅读课上善于品。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有这么一句话“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我这样引导着学生:“同学们,只看这一个‘发火’,你们是不是觉得彭德怀有些不识好歹,不可理喻?”学生的回答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接着我就让学生体会一下彭德怀发火的真正原因和目的。“彭德怀冲着警卫员发火,是因为什么?”有的认为警卫员太不了解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有的认为在彭德怀看来应该端给那些迫切需要挽救生命的红军战士,怎么能先端给他呢?我又追问道:“你认为彭德怀仅仅是在对警卫员发火吗?他还在对谁发火,在发泄这种愤怒?”学生的体会各不相同,比较精彩。有的说:“彭德怀是在对自己‘发火’,他是在责怪自己无能,保护不住大黑骡子,保护不了战士们。”有的说:“彭德怀是在恨这茫茫的草地,是这荒无人烟的大草地吞噬了一个又一个饱受饥寒交迫的红军战士。”至此,学生清楚地看到彭德怀的“发火”,固然有着对大黑骡子深深的爱,但最爱的,只是红军战士们。在对话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对文本的感悟有了属于自己的超越。
3.作文课上敢于评。作文课上,我总喜欢拿起学生的草稿有选择地进行朗读,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读完之后就让学生来进行点评。刚开始,学生都不敢妄加论断,有的也确实不知道如何去评说。我就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去说,一是值得学习的地方,二是需要修改的地方,然后围绕文中的用词写句,结构层次,表达中心及重点部分等多角度去评说。渐渐地,学生敢评了,而且评价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我敬佩的一个人》这堂作文课上,当我读完一段文字后,学生这样评说道:“我觉得他的外貌描写抓住了特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的说:“虽然我知道他写的是什么事,但是不具体,如果能把老王爷爷做事的动作一一写出来的话就好了。”还有的补充道:“有些地方还可以加上一些神态表情的描写。”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作文水平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着眼于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无异于抓住了语文教学中的常青藤。让我们的课堂生命灵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航船在这有效的课堂中能成功到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