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娟
(福建省永泰县嵩口镇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703)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每个人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需要善于去发掘。学生也如此,并非只有“差生”才是“潜能生”,教师应该启发所有的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开发智力、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不断发展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育人目标,就成为“课改”的立足点。
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又该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帮助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围绕三个方面谈些看法。
以前,老师在订正学生作业时,喜欢用老一套方法,驾轻就熟。以订正“青”字的书写顺序为例,有的学生刚学着写这个字时,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总习惯于先写好“三”而后再写“竖”。这时,老师如果按通常的教法,就会对学生强调说:“写好第一横后就要写竖”。当然,学生会照着老师的教导去写,但过后不久,错误的书写顺序又会抬头。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老师不妨用另一种方法教学生:按“十、二、月”的顺序依次写出来。学生乍一听到这种新奇的方法时,突然来了兴趣,一边默诵着“十、二、月”一边写下“青”字,练习几遍后,就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了。记得有位同学在书写“义”字时,总习惯于先点再撇而后捺的顺序写,老师提醒几次总无法纠正过来。当他学到按“十、二、月”的顺序写出“青”字时,顿受启发,也把“义”字的正确书写顺序编成两句顺口溜:“先撇再捺而后点,记住顺序别乱写”。此后,这位同学再也不会把“义”字的书写顺序颠倒了。俗话说:“老师多动脑,学生少苦恼。”斯言诚矣!
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往往会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通过“旁敲侧击”,“击”起学生心海涟漪。这时,就得考虑提问设计的技巧了。笔者以为,在通常情况下,设计提问要顾及四个方面:一要有明确的出发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二要有针对性——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三要善于设计灵活多变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四是提问的难度要适中,即提问时要顾及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作答能力。提问太深了,难倒学生,个个面面相觑;提问太浅了,会使学生失去探究新知的兴趣,教学目标无法完成。简言之,就是把这堂课上“砸”了。
那么,如何做好提问设计呢?笔者觉得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长期在第一线教学的老师都会经历过这样一种感受,叫“启而不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当孩子的目光还在教室外面的几只小鸟身上游移时,他们的注意力会转移到课堂上吗?学生的心思不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在老师身上时,老师要进行启发谈话,仅是一厢情愿而已。因此,创设氛围,唤起孩子的有意注意,引发孩子参与教学活动的动机,就成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了。
引发孩子有意注意的方法很多,经验老到的老师只要一句简单的提问:“你们游过万里长城吗?”就会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收拢到课堂上。以导入《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为例,如果老师开门见山地出示一张精美的风景画,试图引起学生注意,然而,学生却对这幅画感到陌生,人与画之间的感情距离相差较大,这时创设的氛围不浓不佳,启发的效果就不尽如人意。反之,如果老师能出示一张师生旅游时的合影,那么同学们就会立刻把目光“聚焦”到照片上。因为这张照片记下了彼时彼景,现在触景生情,兴趣也就油然而生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了,兴趣也来了,老师就可以顺水推舟地导入新课教学了。于是乎,“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也就不会上演了。
这里所提的“道”指启发时的门径或方法。创设氛围后,并不是说就可以达到“有启必发”的地步,如果老师“启”的范围太离谱了,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可能“发”呢?笔者曾经听到两位老师先后执教《蛇与庄稼》的课。第一位老师简介课文大意后,就布置学生默读课文,学生兴味索然,能用心默读课文的寥寥无几。可以预知,这样的氛围老师的启发能有多大的收效?而第二位老师板书课题后,即设问:“这是一篇写蛇与庄稼之间关系的课文。蛇跟庄稼会有什么关系吗?”下面有个别同学俏破地回答:“没有关系。”老师反问一句:“果真没有关系?那就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看看有没有关系。”学生来了好奇心,于是就集中心思,用心把全篇课文读完。读完之后,纷纷发言,谈出心得。接下来,随着老师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提问、启发,就像剥茧抽丝一样步步递进,在深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终于得出了必然的结论。整整一节课,老师上得轻松自如,学生学得兴致勃勃。我想,这就是启而有“道”的魅力所在吧!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学生与外界接触越来越频繁。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把求知的触角伸向课本之外,适当拓展视野,链接相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在向学生推荐课外知识时,老师也应当向学生做些简要的启发,但要有所侧重,突出特色,启到“点”上。例如,授完《记金华的双龙洞》后,教师向学生推荐鼓浪屿画片时,就可以启发学生重点领略鼓浪屿水天一色的壮美景色;向学生推荐蒙古草原画片时,老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品味“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特有风光。
时至今日,作文教学的“老大难”依然存在,从学生作文内容来看,比较普遍的弊端是下面两点:
(1)如果是老师提供范文的,结果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几乎是千篇一律,成了范文的“次生品”;
(2)如果老师不提供范文,让学生自由表达,结果学生多是从作文选里抄抄拼拼,通篇作文看不出有属于学生个人的思想观点。
出现这类弊端,刨根究底乃因学生成了“无米之炊”的“巧妇”。笔者认为,作文教学要从“老大难”阴影中走出来,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引导学生把文章写“开”,把笔头写“顺”。
在作文指导课上,只要老师启发得当,蕴藏在学生头脑里的种种想象,一定会如同喷泉一样喷涌而出。以看图作文《公园一角》为例,如果仅凭画面上的几处景物作为写作对象,同学们就只能写出寥寥数语,枯燥乏味。如果老师能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启发,就会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
(1)从画面到画外,引导学生思考:凉亭后面还有什么景物?
(2)从静态到动态,引导学生思考:这时,来了一队少先队员,他们会有什么表现?
(3)看到假山、看到雕梁画栋的长廊,你会联想到什么?
通过启发,结果每个学生写出的作文洋洋洒洒数百言,而且大都没有雷同。
可见,有了“大米”,“巧妇”还是能“炊”出“饭”来的。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宜发展的广阔空间,提供愉快交流的机会,将学生的五官积极性调动起来,鼓励他们大胆创新。有一次作文课,笔者布置学生写一篇《课间的笑声》,并提供了一个开头:“今天上午,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进教室。”组织学生读题、审题后,便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结果每个学生的想象、做法都不会一样。因此作文内容看似相同,但具体情节描写却不尽相同。其中有位同学把作文题目改成富有诗意的《彩色的笑声》,并来了个篇末点题:“彩色的翅膀,给沉闷的课堂带来了一片笑声。”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要“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老一辈语文教育家也说过,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因此,我们要多给学生一点权力,对于学生在作文里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老师应当给予热情鼓励,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保护他们写作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总之,启发式教学的一个根本性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行为,教师的作用则在于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创设适应学生发展的外部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学生学得轻松、生动、活泼。只要我们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就会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突破”,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