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收音机》中的反讽艺术

2014-03-13 00:01:16王斐华燕
语文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吉姆中产阶级收音机

○王斐华燕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200093)

一、引言

约翰·契弗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家,因其独特的写作手法荣获众多文学奖项。在他的作品中,大多描绘了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在契弗的短篇小说中,他通常以城市郊区作为小说背景,描绘美国中产阶级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意图探索家庭中的道德和情感矛盾。因此,约翰·契弗又被认为是“郊区的契诃夫”,他的作品也被认为是美国20世纪的编年史。契弗坚持不懈的创作精神和才华横溢的写作技巧吸引了许多读者。

在《巨型收音机》中,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有魔力的收音机的故事,这台收音机里传出来的并不是美妙的音乐,而是维斯考特夫妇邻居家的争吵、谈话以及其他噪音。现今,有很多人从原型文学批判、人物角色的道德沦陷以及生态意识等等方面研究《巨型收音机》。本文将从反讽艺术手法方面分析这篇小说,旨在分析反讽对于其主题以及文学价值的重要影响。

二、反讽

反讽源于希腊喜剧角色Eiron,他经常能够战胜自大的Alazon。在16世纪的时候,反讽作为一种修辞格进入英国。亨利·福勒在《国王的英语》中运用,反讽意味着表面意思和话语内涵的意思不同。在19世纪,一位德国的文学评论家将反讽作为分析文学作品和批评的原理,为文学反讽理论在西方文学批评奠定了重要地位。起初,反讽理论只用于诗歌分析。现在,它不再局限于一个领域,也用于其他文学领域。反讽还可以分成几大类,其中包括言语反讽、戏剧反讽和情境反讽。本文意图从言语反讽和情境反讽两个方面分析《巨型收音机》。

1.言语反讽 根据维基百科,言语反讽即为说话者话语的表面含义与想要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言语反讽让说话者运用词语或者语法直接表达相反的含义。在小说的第一段中,作者便将反讽艺术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

《巨型收音机》的第一段是对于维斯考特夫妇的简介。“吉姆和爱琳住宅靠近郊区的一个公寓,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搬到威斯特彻斯特郡。吉姆和爱琳结婚九年,有两个小孩。根据一所大学的统计,他们的收入、身份和地位都已达到平均水平。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平均每年去10.3次剧院。和他们的朋友、邻居不同,吉姆和爱琳喜欢听正统音乐,并且经常去听音乐会。从收音机里听音乐渐渐变成了他们的爱好。”(摘自《巨型收音机》)

这一段简介看似官方报告,里面包含了确切的数据,运用了严肃的语气,这让读者初步了解了维斯考特夫妇以及美国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他们的生活看似很舒适,但实际并不然。第一段提及的威斯特彻斯特郡是富裕的中产阶级居住的地方。尽管吉姆和爱琳的收入达到了中产阶级的平均水平,但是他们的生活水平相差甚远。

对吉姆和爱琳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读者或许会认为他们的生活和交际很让人满意。读者还会认为收音机会给他们带来欢乐,他们理应感到舒适和放松。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收音机截然不同的作用显现出来,它变成了维斯考特夫妇日后争吵的根源。更令人惊讶的是,收音机里面传出来的竟然不是音乐,而是邻居家激烈的争吵、不可告人的秘密和丑闻。这些肮脏污秽的事情让爱琳意识到自己周围的生活是多么不和谐、多么肮脏。渐渐地,她变得沮丧,开始怀疑自己的生活。爱琳身上发生的故事说明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并不如表面那样光鲜亮丽,而是无聊和虚伪的。

第一段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吉姆和爱琳。“爱琳讨人喜欢,她有一个宽宽的额头,岁月并没有在上面留下任何痕迹。在寒冷的天气,她经常穿一件艾鼬毛皮大衣。而吉姆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也很真诚。”(摘自《巨型收音机》)看起来他们幸福且富有。但是事实上,小说的结尾吉姆也承认自己已不再年轻,他还声称自己的工作并不像从前一样平稳,家中所剩的积蓄也不多。他承认自己也经常为钱烦恼,也努力想为家庭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但是这并不容易实现。在争吵时,吉姆还抱怨爱琳不知道如何节省开支。

综上所述,作者在小说第一段运用了言语反讽艺术手法。作者意图告诉读者吉姆和爱琳的日常生活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幸福安稳。第一段的描述和现实情况是背离的。

2.情境反讽 在《巨型收音机》中,作者不仅运用了言语反讽,也运用了情境反讽。情境反讽是一个相对新颖的术语,指在特定的情况下,期望的结果与实际结局之间存在的矛盾。

作为小说的主题物件,收音机作为线索将所有故事连在一起。当旧收音机已经无法使用时,吉姆决定为爱琳买一台新的。爱琳本来对这件事很高兴,就是这台新的收音机却让爱琳倍感紧张。当她打开包装盒,她被收音机的丑貌震惊。这台收音机看起来就像不祥之物,像一位冒昧的入侵者。当打开按钮的时候,它甚至会放出令人害怕的绿光。更糟糕的是,这台收音机变成了爱琳偷听邻居家私事的工具。日复一日,爱琳沉迷于此。在了解了身边朋友和邻居的秘密后,爱琳整个人变得多疑,对他人的态度也有极大的转变。当和朋友外出时,她常常在猜疑别人此刻在想什么,还拒绝和朋友一起逛街。此外,她还常常打断别人说话。吉姆对爱琳的粗鲁和低落感到陌生。这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冲突。这个新的收音机本应该成为促进他们感情的纽带,满足他们共同的乐趣,但是,它暴露了弱点,挑起了争吵。最终,这台收音机让吉姆和爱琳的感情产生裂痕。

就像普通家庭一样,吉姆和爱琳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幸福舒适。吉姆为了让爱琳高兴,为她买了新的收音机,爱琳也很细心照顾孩子。但是,小说中的一些细节告诉读者他们的生活中深藏着许多冲突。一天,吉姆回到家,他很疲惫。在吃晚饭的时候,吉姆和爱琳都保持沉默。因此,爱琳的注意力从食物转移到其他地方,最后到收音机上。不难看出,吉姆对爱琳漠不关心。他们不关心彼此的感觉和想法,更不要说排解对方的疲惫和寂寞。在小说的结尾,吉姆和爱琳的争吵终于爆发了。吉姆责备爱琳偷走了她妈妈的珠宝首饰和妹妹的钱财,承认自己忍受不了爱琳的行为。吉姆为妻子的行为和态度感到羞耻。实际上,他们的生活就像普通家庭一样,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美满。

三、总结

《巨型收音机》并没有离奇的情节,仅仅只是两个普通人的普通故事。作者为读者生动地描绘了美国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在这部短篇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多种反讽艺术手法凸显小说的主题,让读者更深层地理解这部小说。

[1]杜荣芳,刘露营.《巨型收音机》中的反讽艺术[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8(3).

[2]李慧雪,张明林.《巨型收音机》中的反讽艺术[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7).

[3]杨群雁.《巨型收音机》里人物的道德堕落[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

猜你喜欢
吉姆中产阶级收音机
这是一台独一无二的收音机
好日子(2020年8期)2020-08-29 13:33:24
原始魅力——吉姆·科普
少儿美术(2019年12期)2019-12-14 08:09:50
兼具蓝牙和收音机功能 Cambridge Audio(剑桥)AXR85
吉姆餐厅
现代装饰(2018年3期)2018-05-22 02:52:24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流淌在岁月里的音符 4款多功能收音机赏析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让身体从纸中穿过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文史博览(2017年10期)2017-01-28 22:11:30
水里的倒影
好孩子画报(2016年7期)2016-12-12 1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