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浑水泡面”看社交媒体传播环境下的灾难报道

2014-03-13 00:58白瑞雪
中国记者 2014年9期
关键词:浑水辟谣水泡

□ 文/白瑞雪 刘 新

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在灾情尚未完全明朗、救援力量尚未全部到位之时,“浑水泡面”竟然成为当时的最热词。从微博到微信,社交媒体用户热烈讨论“救援官兵究竟有没有用浑水泡方便面”的问题,并由此延伸至军队后勤保障是否靠谱、军队宣传是否造假等等。

事情已经落幕,思考仍在继续。

真真假假:一波三折的接力传播

引发轩然大波的事件,源自传统媒体的一条“正能量”信息。8月4日19时03分,央广“中国之声”在新浪发出“云南鲁甸震中龙头山镇食品匮乏 救援人员用浑水煮面”微博,并配以几名身着迷彩服人员围站于一口浑水大锅等待泡面的图片。经@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官方微博账号转发,这一图文转发、评论数万,评论中“感动”居多,“点赞”数量也达到几万。

然而,不过几个小时,“谁是最可爱的人”式的感动,就被四下渐起的质疑声所取代。微博认证为“军事专家、专栏作家”的@赵楚评论说:“假如真这样,要是打仗会怎样?”随后补充:“个人估计可能是宣传人员干的好事,也不排除个别基层指挥员真有这么浑。”

经微博的几何级传播,质疑声铺天盖地,观点集中为:第一,假新闻,摆拍做秀而已;第二,若是真新闻,军队后勤保障能力糟糕至此,如何打仗?

一片熙熙攘攘之中,5日22时许,环球网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出了一条“盖棺定论”式的“辟谣”——“环球时报记者5日就此向前方救灾部队求证时得知,这是一则假新闻。”

尽管《环球时报》的“求证”缺乏清晰信源,这一消息如重磅炸弹,转发、引用甚众。大幕却并未落下。6日6时20分,中国之声再次发出经前方记者核实的信息:多名记者证实救援人员用浑水泡面做饭。腾讯拍客继而抛出多个“走访视频”,为“浑水泡面”提供无可辩驳的证据。新华社也播发“反辟谣”调查报告,证明“浑水泡面”属实。

事件以环球网副主任的微博道歉结尾——“错的是我,我取的标题轻易否定了一切,部队不会吃浑水面是常识,但吃了浑水面也是事实。”

大约40个小时中,这一事件经历了媒体发布——网络大V质疑——网民扩散——媒体辟谣——媒体反辟谣的传播链条和感动——质疑——责难——平静的传播效果。

还原真相:它是个事儿吗?

饱受质疑的那张照片拍摄地为震中龙头山镇龙泉中学,是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所在地,聚集了来自解放军、武警、边防、消防、特警等单位的众多救援力量。6日上午,正在那里采访的新华社记者刘新接到核实“浑水泡面”事件的要求,在电话里笑了——“浑水当然是真的!”

作为第一时间抵达灾区的记者,刘新亲历了物资匮乏的救灾前几十个小时:被子是从废墟里扒出来的,还有官兵拿石头当枕头;喝水限量,没有瓶装水,大桶拉来的净水每人半天只能喝一碗——这一切,都是道路阻断的结果。刘新向震中开进时,警察和志愿者拦下每一辆路过的车,把一箱箱矿泉水装进车里,要他们想方设法带入灾区。

刘新找到了与救援官兵们同在一处的“浑水泡面”始作俑者——龙泉中学校长李明响和为救援官兵烧那锅水的教师女友杨云翠、志愿者蒋虹秀,拿到了烧水者拍摄的照片——同样的拍摄时间地点,不同的角度,同样的浑水。我们还采访了武警救援官兵,他们像照片所示画面一样吃过浑水泡面:“我们部队去吃的人不多,不是嫌脏,而是担心我们都去吃的话,老百姓就没有吃的了。”

可惜的是,照片中几位等待泡面的民兵预备役人员当时外出执行任务,没能找到,照片拍摄者也未能确定并接受我们的采访。这使这篇稿件难以成为一篇严丝合缝的真相调查。所幸,经过退而求其次的多方求证,基本事实已然清晰:

——灾区群众:“看官兵太辛苦,我们自发给他们烧水泡面。”4号早饭和午饭的水都是浑的,到了晚饭就有从外面拉进来的干净水了。

——救灾部队:“救人是第一位的,我们奉命轻装强行军。”山体滑坡,道路堵塞,先头部队只能扔下装备和给养。

——后勤部门:“我们具备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能力。”4日晚上起,物资陆续进入,各救援部队和群众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疾控专家:“浑水烧开是不得已的选择。”专家提醒救援人员和灾区群众,尽量食用袋装、瓶装而且是完整包装的食物和水。

这一调查报告为众多媒体及网民转发、引用。它并不完美,可取之处在于于纷乱之中提供、还原了来自多处信息源、相对全面的事实,并在广受质疑的两难问题中做出了一个客观而平衡的回答:并非假新闻,但军队后勤保障能力也并不差。

作为新华社调查报告的采写者,我们是在事件接近尾声时才进入“反辟谣”行列的。现在看来,播发稿件晚了。并不是没有注意到质疑之声。历次地震,在道路阻塞、物资难以进入的救援初期,很多救援官兵、志愿者和记者都曾喝过掺有泥沙的水,吃过白菜帮子匆匆熬就的饭。

——这难道是个事儿吗?

自我反思:在质疑与批评中回归新闻

但它还真成了个事儿。

真新闻怎么就成了假新闻?一锅明明白白的水怎么就被搅得这样浑?我们没有理由指责某些媒体和大V火上浇油,更不能苛求千千万万网民不在救灾现场还得明察秋毫。“浑水泡面”也许是一个偶发事件,但它折射了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场和受众心理。

我们得沉下心来反思,这些年的救灾报道、尤其是主流传统媒体的救灾报道有些什么问题?记者的编码与读者的解码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偏差?主流媒体着力弘扬的“正能量”为什么频频遭遇“打死也不信”?

第一,“正能量”永远为社会所需要,但“脸谱化”的展示方式不仅不是正能量的最佳载体,反而往往降低、甚至抵消了正面信息的可信度。

无限拔高而不是基于人性,千人一面而不是个性化,宣传而不是传播——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们就是这样从事正面报道的。比方说,对某事某政策的反馈,必为“群众纷纷表示、一致认为”——请问,你究竟采访了哪些群众,你能“代表”多少人?比方说,劳模必是全身心工作,父母妻子儿女病了也顾不上——请问,一个对家人没有责任感的人能保持事业使命感吗?

今天,在一个以参与性、公开性、交流性、连通性著称的人人拥有话语权的时代,在平等观念人文关怀深植人心的时代,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固化宣传模式的负效应暴露无遗,高度同质化、过度包装化的正面报道再难赢得喝彩。

虽然客观上推波助澜了谣言,自媒体人孙礼的出发点是善良的——“我们常常觉得,在正面报道中,进行适当摆布或者夸张是可以被原谅的。但这恰恰是今天部队新闻宣传中最可怕的错觉,因为这动摇的是所有传播的基础——信任。”

这样一次灾情惨烈、伤亡严重的突发性灾难,基层党组织在救灾行动中的作用和效率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但是,关于“共产党员”的新闻作品,为什么很多人一看题目就放下?我们不得不承认:不是共产党员做得不好,而是我们写坏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重建读者对记者的信任,才能重建人们对正能量的信任。

第二,救灾新闻的第一主体是灾,而不是抗灾救灾。过多镜头对准后者,“忽视苦难”必然招致读者反感。

赶往灾区的飞机上,白瑞雪重读林天宏2008年《回家》,泣不成声。多年之后回看,最动人心的仍然是那些记录灾难中人生存状态的作品,而不是千篇一律“万众一心”的“抗灾”,从“非典”到近几年一次次地震,无不如此。置于更广阔时间跨度中,记录生存状态及背后反思是媒体的历史责任,也恰恰是我们多次灾难报道的最大遗憾。

这就不难理解那锅浑水引发的纷争了。其实,拍摄及发布者的初衷并不是“表扬”救援官兵,这锅浑水呈现了灾区震后初期艰苦生活条件,当地群众和救援者喝同一锅水,并无区别。但是,受众的惯性思维难以改变——为什么要渲染救灾的艰苦?——肯定是摆拍!

第三,新闻所涉主体的及时回应和媒体的及时澄清,永远是突发事件应对的第一要义。

及时澄清,还是任人猜测?获取真相的责任属于谁,举手之劳就能说清楚事实的新闻主体,还是并不在新闻现场却粉丝量巨大的大V?“浑水泡面”告诉我们,质疑之声是否值得回应,不在事件本身轻重,而在其连锁效应式的影响大小。以准确的核心事实快速进行回应,是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要求,更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遗憾的是,很多争议事件中的“相关部门”今天仍然难以做到这一点。

任重而道远。

尽管不实的接力传播带来混乱、“辟谣”逼来了“反辟谣”,我们应当感谢“浑水泡面”事件中提出质疑、批评、责难的受众和大V。在信息传播越来越开放、多元的今天,公众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也是促使媒体人回归新闻的监督力量。

猜你喜欢
浑水辟谣水泡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水泡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艾草水泡脚改善肺功能
浑水变清
关于拍卖的辟谣
四川洗水泡菜中存在的危害
辟谣是为方便面“正名”第一步
网络时代政府辟谣的应急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