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 凝
今天,我们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徐迟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表达我们对徐迟先生的敬意和怀念。
徐迟,原名徐商寿,1914年10月15日出生于浙江湖州南浔小镇。1996年12月13日,在武汉同济医院,徐迟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最后的夜空,享年82岁。
徐迟的一生,熊熊燃烧着激情、智慧和才华,在诸多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是富于探索精神和家国情怀的诗人,是优秀的翻译家,更是成就卓著的报告文学作家,他作为科学的春天的歌者,被共和国的历史所铭记。回望徐迟,我想我们都会发出由衷的感叹,这个人,他的生命是多么辽阔,就像骏马渴望着大地,徐迟一生都在不断地拓展认识、表现和创造的新疆域,在他的身后,留下了广袤的空间,让后来者满怀敬仰和感激。
上世纪30年代,年轻的徐迟步入诗坛,成为较早开始现代主义探索的诗人。他的第一部诗集《二十岁人》是中国新诗表现都市经验的开拓性文本之一,其中的《都市的满月》《微雨之街》被广为传诵。徐迟一生都是年轻的,都是一位诗人,即使在后来的特写和报告文学写作中,他的根底依然澎湃着青春的诗情,他毕生都对现代化的青春中国满怀热望,热爱一切推动民族生活文明进步的事物,即使到了晚年,他依然保持着拥抱新事物的充沛活力,他大概是中国最早使用电脑写作的作家之一。这样的徐迟,永远倾听着时代的召唤,他的生命注定和中华民族争取解放和复兴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当时还是东吴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徐迟,积极参加学校的“爱国学生援马团”,北上参加抗战。“援马团”被迫滞留北平,徐迟进入燕京大学学习。全面抗战爆发后,徐迟清醒地意识到诗歌必然要接受严酷时代的洗礼:“战争逼死了我们抒情的兴致,也炸死了抒情,而炸不死的诗,她负的责任是要描写我们炸不死的精神。”在《最强音》《一代一代又一代》《战争和平进步》等诗集中,他一改早期现代主义的唯美风格,这位曾经纯真、敏感、耽于幻想的诗人变得激越高亢,浓墨重彩地书写对民族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沉思考,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用诗歌谱写了战斗的青春,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徐迟先后参与创办和编辑《新诗》《中国作家》《中原》等进步刊物,在流亡香港期间,他开始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后来他把这一时期称为思想上“觉醒的日子”。全国解放前夕,徐迟回到故乡,促成南浔的和平解放,率领学生迎接解放军。1949年8月,他到北平参加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建国后历任英文刊物《人民中国》编辑、《诗刊》第一副主编、《外国文学研究》主编、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和名誉主席。
徐迟先生热爱书斋生活,寂寞书斋中的阅读和写作使他感到充实和自由。但是,在他的生命中又总是有一处远方和前线,在那里,人们的奋斗、牺牲和创造以宏伟的力量吸引着这位诗人。他的一生不断地走出书斋,走向田野、走向前线,走向沸腾的生活和建设。这不仅是由于个人的际遇,更是一个诗人、一个作家出于独特的天性和禀赋,出于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自觉选择。抗战时期,他亲赴昆仑关等抗日前线,冒着随时可能牺牲的危险采访和写作。抗美援朝战争中,徐迟又两次奔赴前线,写出了大量战地通讯和特写。1961年,徐迟举家离开北京迁往武汉,他先后六次到长江水利工地体验生活,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通讯特写集。徐迟的艺术道路正在通向一个新的领域,一次新的辉煌,但就在此时,“文革”爆发,徐迟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
十年过去,大地回春,像一座沉寂的火山重新喷发出炽热的岩浆,徐迟在新的历史时期迎来了他一生创作的辉煌高峰。1978年1月,他在《人民文学》发表了《哥德巴赫猜想》,读者奔走相告、一时洛阳纸贵,所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都会记得这部报告文学给人们带来的感奋和启迪。一种新的视野在人们面前打开,一种被重新认识的价值和意义在人们面前雄辩地展现,一种新的人物形象、新的英雄和楷模在人们面前矗立起来。这是极具勇气的拨乱反正,长期被视为改造和教育对象的知识分子被擦去尘埃和污垢,昂首走在时代进步的前列,而长期被认为是“白专道路”的科学探索,被有力地肯定、热情地讴歌。《歌德巴赫猜想》因此远远超出文学的范围,汇入了思想解放的大潮,成为时代精神的嘹亮号角。就在同一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科学的春天来临了,而徐迟无疑是报春的燕子。
《哥德巴赫猜想》是当代报告文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由此开始,徐迟相继推出了《生命之树常绿》《在湍流的涡漩中》《地质之光》《祁连山下》《刑天舞干戚》等一系列为科学家立传的力作。这位古稀老人,焕发着惊人的活力和创造力,在他满怀激情的执着探究下,一个个神奇瑰丽的科学世界被打开,陈景润、李四光、蔡希陶、周培源,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人文风范,成为迅猛发展、蒸蒸日上的新时代的重要精神资源。在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徐迟和那一代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充分发挥了文学的启蒙和教育功能,引领了报告文学创作的新方向,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大发展,他们一起塑造了中国报告文学创作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黄金时期,正如张光年同志所言,报告文学从此由附庸而“蔚为大国”。有鉴于徐迟先生的巨大贡献,1992年,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创立时推举他为第一任会长。
徐迟的报告文学在题材撷取、主题提炼、人物刻画以及形式和语言等方面都具有经典性的美学价值和承先启后的文学史意义。他善于挖掘每一个人物最为闪光的内质,捕捉个性化的特征和象征性的细节,他的报告文学是叙事的,更是写人的,每一部作品都有一个鲜活的人物凸显出来,在新时期文学的画廊中,陈景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典型人物。作为报告文学作家的徐迟,始终不失诗人本色,他的作品中有诗人的激情,有诗语的峭拔、凝练和华采。比如在阐释陈景润的研究工作的意义时,他神思飞扬、文采斐然,排比的博喻如同钟磬交响:“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这些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在徐迟的笔下,枯燥变为生动,抽象化成具象,专业演绎为通俗,高冷的科学成为了灵动的诗篇,成为温暖亲切的生活风景。这种熔铸政论、散文和诗歌的文体,雄浑博大,跳荡开阔,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报告文学作家。
徐迟先生的生命是辽阔的,他永远向着新的生活、新的事物敞开怀抱,一生保持着丰富多端的心灵向度。我们铭记着他的诗歌,铭记着他的报告文学,我们也铭记着他在1949年春天翻译的《瓦尔登湖》。徐迟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从30年代开始,他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我想,这样一种面向世界的视野,使得徐迟能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发出时代的先声,而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借鉴,也使得他始终保持着探索创新的活力。徐迟先生深爱科学,也深爱自然,在他对数学、物理、地质学、植物学的深情书写中,我们最终感受到的是对自然奥秘、大千世界的庄严礼赞。这个现代文明的歌者同时也是《瓦尔登湖》的译者,我想,如果徐迟先生今天还在的话,他一定会衷心地赞同,现代文明包含着生态文明,追求现代化也是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徐迟先生,我想,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感到,徐迟的精神和业绩依然启迪和激励着我们,他的选择和经验依然为我们提供着前行的动力。
徐迟是与时俱进的,他敏锐地谛听时代前进的内在要求,响应着时代精神的律动,他的作品因此成为一个时代的碑石。
徐迟满怀热情地拥抱生活。走向田野、走向前线、走向实验室,走向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斗争和劳作,这是他毕生的自觉选择。他的心与人民一起跳动,他的情感与那些战斗和探索着的人们水乳交融,因此,他的创作真切地表达着人民的心声。
徐迟始终高擎着理想的火炬,他对文明进步的信念,他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他对真善美的热爱,感染着、鼓舞着无数的读者。
徐迟先生为人清正、率真、豪爽。他对文学深怀虔敬,艺术上孜孜以求,从不懈怠。他的写作,下的是苦功夫、笨功夫,也正由于这份苦心孤诣、这份倾注心血的笨,他的作品才历久不磨,成为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人民正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时代召唤着文学,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和生动形象需要像徐迟先生那样饱蘸诗情的笔去书写,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等待着作家们去讲述和表现。记住我们肩上的使命和责任,为时代立传,为人民写心,奉献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我想,这就是对徐迟先生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