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晓
【摘 要】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讲述建党90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充分阐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非常契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笔者重忆《信仰》,从其主题的选择、文本解读及社会意义等方面探讨其传播价值,望为进一步凝聚共识提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 纪录片 文本 传播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6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通过讲述建党90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时期优秀党员的既伟大又平凡、既崇高又琐碎的事迹和典型案例,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理念——为人民服务。号召新时期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带头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与党建主题遥相呼应。笔者重忆《信仰》,从其主题内容、表达形式和社会意义三方面探讨其传播效果和传播价值,望能为进一步凝聚共识提供借鉴参考。
一、《信仰》主题彰显人类终极价值的追求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就像人的身体需要盐一样,人类的心灵从记忆的洪荒年代起就感觉到信仰的需要。《信仰》中的“信仰”一词,表达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永恒前进的状态。在有着五千年悠久辉煌历史的社会里,在信息互通的地球村格局下,在各种社会政治学说都宣传自身政治信仰的时候,我们党更要思考以下问题:人民群众需要学习科学、需要找到心灵的皈依,共产主义要不要去满足人们对信仰的渴望与需要?如何满足人们信仰的需要?这就涉及“信仰是什么”的问题。
首先,从含义上讲,信仰是一个多变而复杂的概念。古代中国人多讲“诚信”、“崇信”,信仰核心的源头是“天命”,所谓“敬天法祖”,德之不修,天命不归。改朝换代之际,依托革命,信仰转化为“顺乎天而应乎人”;辛亥革命,信仰从变革“天命”至人人均可“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信仰开始向三民主义为核心的“主义”信仰转换。由此可见,从封建时代的“天命”信仰、依托“天命”的“革命”信仰,到近代“人人均可革”的信仰,既不单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简单概括,也不单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目标,更不只是“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的崇高理想。
其次,从概念层次上讲,信仰是超越“信念”、表达“理想”的最高价值概念。信仰是一个整体性的、综合的精神活动,以最高信念为核心、以各种精神因素为动力、以理想为目标的完整导向体系。信仰和信念、理想等词之间是有区别的:信仰来源于信念,渗透了一种非理性的情感;信仰作为一种超越意识,处于人类精神世界的金字塔顶,对整个精神意识系统起支配作用。信仰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人类的一种自我超越。
最后,从范畴上讲,信仰是马克思主义语言系统中的重要概念。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既是学术问题,又是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中多次使用此概念,毛泽东著作中多次出现“信仰”一词。用“信仰”一词可以把马克思主义信念、共产主义信念与其他方面的低层次的信念区别开来。因此,信仰活动的特殊性、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中必须要涉及“信仰”概念。“信仰”作为本纪录片的主题,强调了世界的“普适”价值,表达了人类对自身存在的终极追求,立意深刻,概念科学,合乎时代要求,触及人们的灵魂。
二、《信仰》真实地、艺术地、历史地表达了“信仰”的主题
本纪录片融思想性、艺术性、真实性于一体,展现历史,再现人物,主题鲜明,事迹感人,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优秀教育片,也是对全社会公众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和体系宣传教育的普适影片。
第一,《信仰》通过大量真实图片、文献及拍摄过程,真实再现了历史人物的故事和事迹,反映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灵魂与核心,更是纪录片的生命。《信仰》是由中组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画面加演说”的早期实况报导、未经修饰的“真实电影”记录形式、现场访问会见的表现形式,意图或显现或隐蔽在每一个镜头的切换、每一个细节的解说、每一段音乐的衬托。记录的内容、引用的文献、拍摄的社会现状、讲述故事的人均是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如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方志敏《可爱的中国》、1950年3月18日刊登在《留美学生通讯》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公开信是真实存在的;澎湃领导农民起义时的古驿道、大榕树,方志敏家乡,陈树湘选择“断肠”的古庙,西安八路军接待无数青年前往延安的接待室,十五六岁少男少女们的琅琅读书声,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绣红旗地点,鞍钢,鸭绿江大桥,北京的王府井,大庆油田,红旗渠,河南兰考,东山岛,莲花县玉壶山,上海的新天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华西村等是真实的;事件的讲述人,是与当事人具有共同生活经验、了解当事人的子孙、同事及村民。
第二,《信仰》通过矛盾冲突的表达方式、对仗对比的叙事语言,时空转换的镜头切换,艺术地表现了人物事迹、情节和历史事件。艺术性是电视纪录片具备感染力的原始动力,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形式的美和道德的善。仅有艺术的美,没有道德的善,打动不了人;只有道德的善,表现不出艺术的美,吸引不了人。《信仰》主题表达普通共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事业的坚定执着之真情,更表现普通人民对马克思主义事业的美好向往之深情。《信仰》副主题鲜明,语言朴实,纪录片共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三个副主题,通过“信仰的选择”、“信仰的坚守”、“信仰的宗旨”、“信仰的胜利”4小节阐明“只要主义真”,通过“信仰融入自强不屈的精神”、“信仰是一团火、一滴水”、“信仰凝聚出创业精神”、“信仰铸就公仆本色”“站在信仰的旗帜下”5小节阐述“壮志换新天”,通过“新时期共产党人信仰的本质”、“改革创新,自觉奉献,创先争优”、“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信仰可贵在一辈子坚守”5小节阐释“时代先锋行”。《信仰》运用大量对比冲突、凸显强烈矛盾的叙述顺序,合理运用现在时空与历史空间的镜头切换,给人以至善至美的情绪体验:从狱中方志敏对“可爱的中国”的期盼,瞬间转换成现代人们生活幸福的享受;从上海新天地看似平常的商业繁华,霎時切换至一大会址及龙华烈士陵园的肃穆;焦裕禄因“忠孝不能两全”面向母亲的决然一跪,表达了心中矛盾挣扎后的选择;2006小岗村98名农民挽留沈浩摁下的手印,遥相呼应了1978年18个农民为改革而按的手印;杨善洲无偿捐赠种了20多年的绿林,否定了刚承包土地种树时别人对他的猜测。纪录片采用后期解说、同期声、音乐等多种形式,增强了感染力。
第三,《信仰》遵循历史发展规律,运用口述历史等方法,讲述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时期,共产党革命领袖人物、普通党员和群众建立民族统一战线、保家卫国、建设社会的过程。从坚定追求共产主义的澎湃、毛泽东、陈毅、陈树湘等革命领袖,到默默无闻的张思德、英勇就义的刘胡兰、发扬螺丝钉精神的雷锋,更有“以厂为家”的鞍钢工人孟泰、“一抓准”的售货员张秉贵、“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王进喜,还有彰显公仆本色的焦裕禄、谷文昌,争先归国效力的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等科学家,新时代的爱岗敬业典范沈浩、吴仁宝、蒋筑英、许振超、王乐义、老专家吴孟超、郭明义、谭千秋、祁友富、叶欣、孔繁森、李林森、郑培民、任长霞、王瑛、杨善洲等。此外,《信仰》适当运用留白方式,将因口述方式还原历史而产生的不完整感觉,变成纪录片的“无言之美”。如众所周知的“绣红旗”,亲历者最后一句话后响起音乐,“等到重庆解放的时候,抬着我们的红旗去,含着热泪去迎接我们的党”,将关押在渣滓洞里渴望自由、盼望新中国的革命者精神状态,表达的直接而含蓄,我们无法亲耳听到被屠杀的革命者倾诉,通过留白想像产生共情,仿若身临其境。
三、《信仰》的社会传播价值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兼具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融思想性、艺术性、真实性于一体,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优秀教育片,也是对全社会公众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体系的普适影片,其产生的社会传播价值也是多方面的。
《信仰》,作为传播主流文化意识的把关人,完整传达了处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下的“信仰”,学生、普通党员、民主人士等群体,通过座谈会、新闻访谈、报纸、网络(微博、博客、空间)等各种媒体发表观后感等。不同受众群体因社会阅历、教育文化水平、收入、社会地位不同, 对《信仰》文本“解码”过程也不同。受众根据自身理解重新阐释文本, 选择性注意、理解和记忆“信仰”的部分或深层内容,即符号意义的再发现再生产过程。创作者的主体理念在阐释与被阐释的过程中不断释放。
《信仰》,作为公共领域内引导舆论的意见领袖,坚持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文艺指导思想,在构建党的形象和国家形象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传统观念认为,在构建形象过程中,媒介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基本代表着现实中的形象。在价值多元、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信仰》带领受众重温艰苦岁月,重唤精神信仰,其内容来源的权威性、内容场景的历史性、内容信息的真实性,传播了党一以贯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政府的信心。
《信仰》,作为再现历史传播理念的“第三人”,對于“如何凝聚信仰”、“凝聚什么样的信仰”具有潜移默化、指引方向的作用。在传播与说服心理学中,人们把通过第三人佯作无意间转述他人的某种意见,或创造某种条件让对方间接地听到你对他的评价与关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或劝说效果的现象,称之为第三人效应。在社会价值多元、人们个性张扬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仍是我国的政治信仰,但因封建残余观念严重、经济利益多元化的背景受到很多方面的挑战。《信仰》的出现,适逢其时,将受众思想潜移默化的逐渐统一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契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党建主主题,发挥了其应有的社会传播价值。
参考文献
①李向平,《20世纪中国的“信仰”选择及其影响》[J].《学术月刊》,2012(5)
②刘建军,《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信仰概念》[J].《教学与研究》,2007(8)
③李德顺,《人生与信仰》[J].《湖湘论坛》,2001(1)
④魏长领,《道德信仰危机的表现、社会根源及其扭转》[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⑤胡庆亮,《多元文化下政治信仰的危机与重塑》[J].《长白学刊》,2012(2)
⑥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J].《浙江社会科学》,2001(1)
⑦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政治传播及传媒影响力》[J].《现代传播》,2006(1)
⑧王治国,《党应当制定一个文艺政策》[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9)
⑨吕慧萍,《论毛泽东的文化价值观》[J].《探讨与争鸣》,2006(11)
⑩周效初,《电视边缘纪录片的人文属性》[J].《视听纵横》,2007(3)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