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圣发
【摘 要】都市报作为城市的主流报纸,是市民获得信息的主渠道,但近年来,都市报同质化显著。笔者认为,都市报只有在经济新闻等方面加大差异化,才能走出特色;只有提升经济新闻的力度和深度,都市报的差异化才能明显,才能提高都市报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经济新闻 都市报 影响力
都市报作为城市的主流报纸,是市民获得信息的主渠道。但都市报新闻来源和加工方式存在渠道、产品的高度同质化,因此需要在经济新闻等方面加大差异化,这样都市报或能走出特色。只有提升都市报经济新闻的力度和深度,都市报的差异化才能明显,从另外一个方面提高都市报的核心竞争力。
一、都市报的“千报一面”状况分析
目前都市报从新闻信息来源上分为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时政新闻、娱乐体育文化新闻、经济新闻这5大新闻版块。由于都市报目前基本上都受办报区域的限制,因此都市报的时政新闻差异化基本没有,社会新闻包括热线新闻也同样是你有我有大家有,文化体育等新闻基本上都是外面“采购”,民生新闻也很难跳出同质化的“窠臼”,所以往往是几家报纸在同一报摊上见面,除了报头不一样外,其他的都是一样,读者手上只要一份报纸,其他就不需要购买了。这种状况也决定着都市报恶性竞争状况严重,陷入了广告价格战的漩涡里,难以自拔。
就以上新闻来源渠道分析,都市报时政新闻来源于当地政府部门,差异化为零,最多是加工方式不同而呈现出大同小异的特点,很难有大的差异化;另外热线新闻,同在一个城市,那边失火这边跳楼等新闻也是各家都有报道,最多是版面大小不同而已,所以差异化也很小,而民生新闻、文化娱乐体育新闻也几乎在差异化方面无法大展手脚。所以综上分析,目前唯一能做出差异化的新闻只有经济新闻,也就是说,都市报要想在平面媒体竞争中追求个性和独特性,那么只有走加强经济新闻的报道路子,这样核心竞争力才能提升。
二、都市報经济报道的功能
就都市报来说,经济报道如果做得好,不仅能使报纸的差异化明显,而且还能增加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增加报纸的深度,延长读者的阅览时间。经济报道和一般性民生新闻不一样,它需要报社记者的观察和分析,因此篇幅等不会太小,所以看经济报道比看一般性新闻的时间要长,因此增加重度经济报道,可以使报纸的深度增加,读者眼光停留时间加长,报纸的广告价值提升。
第二,可以分化读者,提升读者的品位。都市报发展的黄金10年已经过去,在下行的通道上,决定都市报的就是读者的质量。都市报一味讲究读者数量的模式已经过去,现在的都市报必须在提升读者的品位上下功夫,而读者品位的提高不可或缺的就是提升经济报道的权重。加大经济类报道在都市报纸版面中的权重,会吸引一大批白领精英甚至“金领”参与,这些社会的精英对报纸来说是价值读者,也是广告客户的价值读者,那么长期以往,经济报道就会加大吸引力,吸引这些社会精英关注。
第三,可以加大和广告客户深度互动。经济新闻一般包括政经新闻和产经新闻。而广告客户一般喜欢这类新闻,因为与他们的业务息息相关,比如政策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目前市场上还有哪些商机,哪些成功的商人经验可以借鉴,等等,诸如此类的经济新闻和信息一定是知识分子、白领精英等关注的报纸主要内容版块。广告客户关注了,那么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就会增加不少机会。
三、都市报如何做好经济报道
一个区域内如何做好经济报道?这个问题依然是当前都市报在办报过程之中研讨的热点问题。很多经济报道看上去像广告客户的“软文”,所以这也是各家都市报对待经济报道的“审慎”态度,怕经济报道变成为广告客户的宣传阵地,而报社会因此少广告额。因此,许多年来,大部分都市报纸的经济报道由于受到这种办报思维的影响,一直很难改观,基本上处于“边缘”地带。那么,正因为报纸在办报过程中应该因时而变,所以当前应该重视经济报道对报纸的品牌拉力作用。那么如何做好经济报道呢?大约有以下几个路径可以遵循。
第一,打造一支懂产经和财经运作原理的记者队伍。没有人才,办不好报纸。过去,报社沉淀了许多新闻和中文专业的记者,但当前是市场经济,很多企业的运做原理都需要懂这个行业的记者去沟通和发现,特别是涉及到品牌资产等一些新闻都需要懂行的人去挖掘报道,所以,报社应招募一批懂财经或者产经专业的记者,他们最好有一些行业的从业经验,热爱新闻事业。这样一批人到位后,通过培训,将很快能够胜任采编工作。比如快消品记者,应该熟悉快消品的生产、市场销售、品牌运营整个流程和“窍门”,这样的记者和企业家打交道将首先在行业语言上得到企业家的认可,那么写出的报道就能在业界获得首肯。可能一篇报道就会激发整个业界的关注。这也将使这张报纸在整个业界受到关注。此外,还需要不断培训和轮训队伍,应该择时安排记者蹲点企业,进行体验性采访;蹲点一些行业,进行深度性采访;也可安排记者去国内先进的城市媒体学习或者到一些大学学习先进的经济报道理念和技法。
第二,成立财经策划智囊团。财经和产经新闻不像热线新闻那样具备突发性和偶然性等特点,财经和产经新闻往往就在每天企业或者市场层面的正常运转中,特别是产经新闻,基本上都“潜伏”在某个行业的深层次生产经营中。比如保险行业记者,就应该知道寿险行业的运作特点,就应该知道寿险行业的“开门红”特点;再比如白酒记者,应该知道白酒业目前的市场特点等;这些藏在行业深处的新闻需要策划才能展现,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否则产经新闻做出来没有版块冲击力。为了版块冲击力,策划智囊团就应该每周做选题策划和安排对接采访,很多时候都需要到企业第一线和市场第一线去接“地气”,这样的选题策划才符合企业和行业的热点,这样的报纸才能受到企业和企业家热捧。
第三,整合政府和协会资源,树立经济报道权威。一张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报纸就必须扎根于这个区域做经济发展的推手,做这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观察哨”。因此,都市报经济报道部门应该善于整合这个区域的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等资源,特别是和一些协会等增加互动,让经济新闻和行业发展深度互动,让新闻张力和政府部门的“事业”互动,然后再通过新闻聚焦等让企业也参与一些活动或者政府推动的事情之中去,这样,会出现“三赢”结果。其一是政府相关部门感觉到媒体的宣传鼓动作用,政府部门会推动参与的事情进程;其二是行业协会等欢迎,因为媒体的“智囊”,行业协会免费得到很多“金点子”,而且使行业协会的发展受到社会关注;其三就是媒体,由于有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支持参与,这样媒体服务的格局发生变化,相关企业就会发现参与诸如此类的活动之中,投入与回报比就会很大。企业与媒体联姻的热情会被点燃,到时媒体的放大整合作用便数倍扩大,媒体的社会关注度也会不断增大。
第四,善于整合同城间不同媒体力量,形成“合力”。都市报纸作为一种媒体形态,毕竟不能覆盖所有受众,因此在举办一些重大活动时,应该参与整合同城其他媒体比如网络、广播、电视、行业性媒体等,这样形成合力,对举办某些活动形成宣传声势,使参与企业得到最大利好。此外,通过一些重大活动的“战役性”报道,也使主办方名声大震,让同城竞争对手侧目,让合作伙伴佩服,让市民主动传播,通过一些整合性活动宣传,达到树立都市报品牌的目的。
(作者单位:安徽商报社)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