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雯雯
【摘 要】《第一时间》创造高收视率,打造强公信力的秘诀之一,就是全体工作人员不断在节目内容和形态上进行积极大胆的创新探索。
【关键词】《第一时间》 民生新闻 创新
《第一时间》是一档创办于2003年7月的大型直播民生新闻栏目,虽已走过十个春秋,但至今仍屡创全国同类节目收视新高。2010年10月,《第一时间》的专栏“第一调查”荣获了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第一时间》创造高收视率,打造强公信力的秘诀之一,就是全体工作人员不断在节目内容和形态上进行积极大胆的创新探索。
一、强化现场报道,打造明星记者
记者现场出镜,是最能体现电视新闻特色的一种报道形式。在《第一时间》日常采访中,记者出镜已成常态。而《第一时间》也主动尝试把记者现场口头报道的形式,融入日常新闻采访中。这一报道形式改变了日常先拍摄、后写稿、再配音的电视新闻制作模式,要求记者现场结构稿件,摄像与记者相互配合,采取无剪辑摄像。
仅在2010年12月25日至2011年1月25日一个月时间里,现场口头报道就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四倍。目前,《第一时间》基本每天都有一到两条现场口头报道稿件播出。栏目记者在进行现场口头报道时,选择和设计意识也不断增强,出像讲述已不仅停留在稿件串联层面,而能做到言之有物,出新出彩。
1、展现新闻事件真实全貌,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2010年7月11日,流经安庆境内的大沙河出现了溃堤,附近两个村子的村民无法撤出。《第一时间》记者王加伟主动请缨前往抗洪抢险第一线。报道小组乘坐安庆军分区的冲锋舟,进入村子。在五天时间里,记者以现场口头报道的形式,及时带观众深入蓄洪区,展现灾区普通群众的安置及生活情况。
王加伟作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和参与者,现场向观众讲了述抗洪救灾的经过,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现场气氛,使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在观众的眼前展开,让观众感同身受,产生了强烈的现场感。
2、面对面直接传播,使观众产生可信感
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在接受信息传播时,其信任程度与传播层次成反比。信息转述层次越多,其信息损失或变形越严重,可信性就差。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同一般录像报道相比,正是具备了转述层次少的优点,完全直接传播,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可信度就大大增强。
2010年9月4日,合肥某地下人行通道意外停电,行人摸黑行走。地下通道里到底有多黑,给过往的行人到底带来了怎样的不便?记者俞昊在地下通道里手持手机出像,通过手机光给了观众一个照明度的参考。记者经过精心设计,真实反映出了现场的情况。
3、引发共鸣,使观众产生参与感
《第一时间》现场报道中,记者有意识地从大多数观众的兴趣出发,解答观众迫切想问而没有机会问的问题。记者出境向观众当场讲述所发生的一切,将事件现场和新闻人物一起带到观众面前,让观众自然而然地参与其中。
2010年9月,庐江某工地工人施工中,发现岩石中有大量类似松树叶子的黑色花纹,这些岩石是不是植物化石呢?记者贾佳前往采访。其中一段出像,贾佳蹲下来用手摩擦一块有花纹的石头,贾佳说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好奇,想看看是不是墨汁渗透到石头里。其实记者的好奇也正是观众的好奇,记者的行为满足了观众欲知的心理需求。
二、前期精心拍摄,现场零距离还原
《第一时间》摄像组对自己的日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对场景的成组拍摄。单个场景,摄像拍摄的镜头应当不少于五个,且包含对景别的基本分类,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成组拍摄,提高了画面叙事水平,有利于形成编辑节奏。
2010年12月27日合肥发生一起车祸,造成一死四伤。在刚刚到达车祸现场的一分四十多秒里,摄像记者邹恺拍摄了二十多个镜头,平均四秒一个,并且景别丰富。运动镜头全面,摇、拉、推都有。这一组拍摄思路清晰、干净利落,全面还原了事故现场,把后期画面编辑思路融入到前期拍摄中,为后期剪辑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0年7月13号,暴雨如注,池州市贵池区殷汇镇长城圩里有400多村民面临着危险。为了更加接近现场,摄像记者袁晖率先携带摄像机乘冲锋舟随武警部队采访。上岸后,袁晖和战士们冒着暴雨,立即对被困群众进行走访。下午,长城圩决堤了!洪水瞬间淹没了一切,袁晖仍然坚守在采访的第一线,用摄像机记录下了灾区群众的点滴以及战士抗洪抢险的全过程。正是袁晖不顾安危,零距离接近现场的拍摄,让观众真实了解了灾区的情况。
三、后期制作出新,增强表现力
1、创新图文制作手法,稿件日趋鲜活
图文是后期制作中对前期拍摄的画面加工和完善的重要手段,《第一时间》栏目从开播以来就意识到图文的重要性,也一直在努力创新图文制作的形式。在新闻采编中,记者既是报道画面的组织者,又是图文制作的创意者,两者身份的重合有利于在采访前,将图文制作意图融汇到报道画面中,记者在采访前就做到心中有数,带着图文的意识去完成前期拍摄。
《迎兔年 赛春联:魔术春联大家赏》是《第一时间》“赛春联”活动中一条常规报道,主要报道目的是展示观众春联参赛作品,吸引更多观众参加。而记者张伟对待常规稿件并未简单处理,在前期拍摄中就将后期图文制作的思路结合其中。拍摄时张伟作为一个魔术师出像,空手变出一幅幅参赛春联,而这些春联都是在后期制作中采用图文形式加入的。此时,图文制作已不仅仅是对画面的补充,而是成为了画面中必不可少的重点内容。报道手法新颖,个性化的手法与画面相得益彰,让观众眼前一亮,使原本常规的稿件增强了趣味性。
2、巧用声音元素,拨动观众心弦
电视是画面与声音相结合的艺术。解说词是电视新闻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由配音员来完成的,但还有些节目需要特殊的配音,配音员不一定都能胜任。在记者陈鹏飞采访制作的《大老虎搬家》系列报道中,记者自己采用第一人称拟人化的口吻,用东北口音说出了东北虎的心里话。作为全程亲历新闻事件的记者,陈鹏飞的配音把握精准,同时在老虎的自述中,加入了很多关于老虎的科普知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于一体。
音效原本在娱乐综艺节目中用得较多,而在新闻节目中适当使用,可以提高节目的表现力。同样,音效也被《第一时间》的记者灵活广泛地使用。比如在轻松幽默的新闻中加入笑聲、鼓掌的音效,有效烘托出幽默的氛围,进而形成带动电视机前观众一起笑的热场效果。这样新闻不仅做活了,也把观众看新闻的情绪带活了。
“紧随第一时间,生活天天新鲜”。十年来,《第一时间》栏目努力为全省观众提供最新鲜的资讯和最快的报道。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第一时间》工作人员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虽然是一档创办十年的民生新闻栏目,但在大家的努力创新下,栏目始终焕发着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