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的“三境界”

2014-03-12 19:57陈明辉
语文学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祥林嫂建构美的

○ 陈明辉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甜水初级中学,甘肃 庆阳 745713)

中学语文阅读,特别是鉴赏性阅读,是接受美感学习的过程。这需要在理解文本思想的基础上,更深入研究作品的主题思想、文品风格以及写作手法,从而获得作品的美感体验。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活动,一般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了解文本所要达意的思想内容,从中获得作品的初步美感效应;然后进行研究品读,内化对作品美的感受;最后进行品鉴。

一、第一境界:初读

语文学科是非常讲求整体效应的一门最重要的学科。首先是学生对课文中作品的鉴赏而言,对文章内容的直观理解和感性认知的反应。对事物语言文字的感知与体验就是阅读。这就需要通过读者的转换,以很好的理解这种“外部语言”。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语言是最好的媒介,通过语言的阅读感知作品内涵、可以正确把握和理解作品的写作目的,使阅读取得好的效果。一篇好的文学作品,作者塑造的形象是比较完整的,有紧密相连的各个因素交织在一起。针对文本内容,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自主地整体阅读并感知课文,以真切感受和体验文中的美。

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直觉,激发学生思维和阅读的潜力。由于目前学生阅读普遍存在读得不深入,比较肤浅,有的学生以偏概全,甚至出现断章取义,影响了对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这种阅读是无效阅读。如让学生阅读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桂林山水之美,获得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初步获得的美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的进行研读,增强对桂林山水美的感受。对这一阶段的阅读要充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去感受,发现作品的营构之美。

二、第二境界:研读

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内容、写作方式等涵盖“美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讨论,能够使学生在初读中对“自然的”美的感受和体验上升到对“自觉的”美的体会与领悟,这就是阅读的研读阶段。也是学生最重要的阅读“内化”阶段,同时还是学生“多元反应”最明显的阶段,已经开始“建构”。

语文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要“重视语文熏陶和感悟作用。”现代语文阅读学认为,学生阅读过程就是对文本艺术形象、作者情感意趣、作品的立意以及读者的认知感受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过程,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情感世界在阅读中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因此,师生在解读文本时要先从品味文本语言开始,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解,还是欣赏诗歌的意境等,加深感知阶段的体验,并内化为对美的体认。以获得熏陶感染。这就是熏陶感悟。例如,在鲁迅的小说《祝福》教学中,对祥林嫂这个悲剧人物的分析时要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祥林嫂改嫁给贺老六,贺老六死了之后,她又一次回到鲁镇。这时有一句并不起眼的句子,但是一定不能错过,就是鲁迅特地用单独一行写了一句话:大家仍叫她祥林嫂。其实人们早就知道她叫祥林嫂了,在这里再次提起这句话似乎是多余的。但是却隐含着妇女受到旧礼教的压迫。受几千年封建传统束缚的祥林嫂,是不能改嫁的。因此,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她只能是祥林嫂,即使在被卖给贺老六后,也没有人叫她“贺嫂”,可见当时封建礼教传统偏见在人们思想中的根深蒂固,给人们带来的毒害是非常深的,鲁迅只是用了这几个字,就一针见血地针砭了封建礼教糟粕之毒害,包含了深刻的意义!而学生如果不深刻品味,是不能体会到鲁迅写作的目的所在。同时,品味语言不能脱离文本,要忠实于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对作品的感情体会,可以通过语言的比较来实现,在《守财奴》一文中,“你真是我的女儿”,这是葛朗台对女儿说的一句话,而葛朗台为什么没有说:“你真是我的好女儿”呢?仔细品味一下,葛朗台吝啬的性格就会活灵活现出来,学生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通过阅读把文本内涵进行梳理和整合,内化成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理性认识和审美体验得到提高,就取得了研读的效果。

三、第三境界:品读

品读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品”是“鉴赏”,是对作品进行整体(或局部)的“鉴”和“评”,使学生的体验更加深化。是学生对事物的意义进行建构,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和体味”。学生通过阅读对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就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揣摩研读,体验作品的意蕴,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

品读阶段主要是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对作品内容、写作形式进行鉴赏。辩证地评判作品之美,探求“美的内涵”,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鉴别能力。品读阶段对文本的审视和重构,王国维说过:“对宇宙人生,需入乎其内,又需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学生要深入到作品的意境和情景中去,体验作者的爱憎情感,通过对作品的鉴评,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创作初衷,领会作者写作意图。这是“鉴赏性阅读教学”的落脚点,学生必须在初读的基础上进入到品鉴阶段,最终完成具体的“建构”。

品读阶段是学生对文本的体验过程。是对经验的升华和超越,达到理性;超越物质追求,达到精神;超越暂时,达到恒久。在学习或知识生活的过程中学生感感悟于整个心灵就是体验的实现。在语文鉴赏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这种体验。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使知识和能力发生变化,这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才能得到迁移并在实际中得到应用。体验直接指向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被传统课程忽略或漠视了的自我意识就是所谓的自我认同感、自我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等,也恰恰是体验的重要内容。只要做到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品鉴,不断积累学生的审美经验,使学生的审美认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2003.

[2]谢钊云,等.研究性阅读的操作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01(10).

[3]皇甫素飞,等.试论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调动[J].教育探索,2003(9).

[4]张心科.从接受美学谈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4).

猜你喜欢
祥林嫂建构美的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