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文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林语堂,一个站立在来自东方航船上眺望西方的文化水手,两脚踏东西方文化,一心作宇宙文章。他生长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人家庭里,在家庭教育中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传统的私塾教育,为他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幼年便进入教会学校,浸融在英语文化中,后来留学欧美的经历,让他熟练掌握了英语,深谙英美基督教文化。这种中英文双重修养,基督教、儒家双重文化根基,使他在文化研究和文学创作上总能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东西方文化的观照和互置。尤其在他的英文创作和汉英翻译实践中,他习惯在英语书写中加入汉语文化思维和意象。这种独特的现象在现代作家中并不多见,无论从翻译学的角度还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都具有非常的研究价值。
对林语堂的研究,有多个角度,多个方面,用到不同的研究方法。要研究林语堂的翻译,首先要明确的是林语堂的翻译和英文创造实质上是汉英翻译。林语堂的女儿林如斯在《关于京华烟云》一书中说:“这部小说虽然是用英文写成的,却有许多奥妙之处,非中国人看不出来。看书比较粗心的西洋人,也许也不会体悟出来。中国奇特的心理,非中国人不能了解”(林语堂Vol.l,1994:3);无独有偶,林语堂研究者高健也曾说过:“既为双语作家,林语堂的作品往往具有中英文双语套本,也就是说他的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带有甚至就属于翻译性质。”[1]43。
互文性(intertexuality)是法国结构主义学者kristevaza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任何文本与其所指的内容之间存在着知识、代码和表意上的联系,并且自成网络。[2]76即文本会受到其他文本,和文本以外各种社会知识和活动的影响。
从文本的互文性角度分析,林语堂的作品很明显地折射出其他文本和他个人的生活体验。《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引以为豪的作品。这部小说被称为现代版的《红楼梦》,不光因为它横跨40年的历史,展现了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风云突变,林林总总塑造了80多人物形象,更因为这部书的写作缘起《红楼梦》。林语堂起初想把《红楼梦》翻译成英语,后来改变初衷,想借鉴《红楼梦》的艺术形式,写一部反应中国人心灵现实和生活境况的作品。因此,《京华烟云》与《红楼梦》在人物塑造、情结构造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林语堂自己说的:“全书人物,大约以《红楼梦》人物拟之,木兰似湘云,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玉,桂姐似凤姐而无凤姐之泼辣,迪人似薛蟠,珊瑚似李纨,宝芬似宝琴,雪蕊似鸳鸯。”[3]424在情结构造方面,虽然《京华烟云》取材于当代,而许多情节会让人们自然联想到《红楼梦》。例如,暗香幼时被拐,后又加入富家,和同香菱被拐经历一样;红玉和阿非自小青梅竹马,一如宝玉黛玉两小无猜一样。
除了文本相似外,林语堂也将自己的个人经历融入《京华烟云》的写作中,具有一定的写实性。他将当时的历史事件写入小时,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五四运动、五卅惨案等等,将木兰的女儿置入他亲历过的“三一八”事件中,更具代表性。
法郎士说过:“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林语堂在其作品中注入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他更将自己的思想和哲学观融汇其间,形成一个由故事架构起的,儒道思想渗透每一个环节,中西文化交乳其间的自足体系。
互文性理论将各种文本置于相互联系的网络之中,研究一个文本离不开对其他文本的观照。要对一个文本进行翻译,首先要对文本进行理解和阐释,其次将所获取的信息用目标语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受目标语表达习惯的影响外,还要受译者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的影响。所以译者的主体性决定了译文在多大程度上还原了原文。就翻译而言,互文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翻译的理解和表达过程中。就林语堂而言,他对原文本的理解基本很到位,本文主要分析他的翻译表达法,从两个层次分析,探讨他的文化观、翻译策略和翻译思想之间的互文关系。
汉语和英语在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上有较大差异,在语言结构上找到完美对应的并不多,例如: no paid, no gain, 在汉语中对应“不付出,没收获”。Great talent mature late. 对应汉语中的“大器晚成”。而在大多数翻译中,译者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心理、接受能力,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而采用复制原文表达结构的译法,如果不是翻译能力的问题,就是译者为了某种效果,故意为之。显然林语堂属于后者。
林语堂在英文创作和翻译过程中,大量采用复制原文表达结构的做法。首先,在词语翻译上,林氏多采用直译、音译甚至硬译的方法。在《京华烟云》中,有大量这样的例子。
马褂: makua
馄饨: Wonton
八股时文:eight-legged essays
月下老人:Old Man under the Moon
——《浮生六记》
姑娘:Kuniang
阴阳五行:yin and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扬州瘦马》
清明:Ch’ingming festival,
中举、中进士:become a chujen or chinshih,
——《板桥家书》
狐狸精:fox-spirit
太太:Taitai
奶奶: Nainai
小姐: Hsiaochieh
——《京华烟云》
在翻译实践中,较大的一个难点是翻译带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词。如何将词语的文化内涵原汁原味地传递给目标语读者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以通顺为目的的归化翻译策略,往往以牺牲原作的文化内涵来达到便于理解的目的,基本上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而以尊重原作风格异化翻译,往往能保留原作的文化内涵。林语堂在翻译文化词汇时,多采用异化的策略,体现了他的东方主义文化立场。
虽有苏张之口,不能说之而东;虽有樗里晏婴之知,不能转之而东;虽有触虹蹈海之精诚,不能感之而东。(《冥寥子游》)
Even the eloquence of Su Ch’in and Chang Yi cannot persuade them to travel eastward, even the wit and the strategy of Ch’ulitse and Yen Ying cannot change their minds and make them travel eastward, even the sincerity of Chingei who knocked herself against the Rainbow andwas transformed into a bird, trying to fill the sea of her regrets with pebbles, cannot touch their hearts and make them travel eastward.
句子中,“苏张”、“樗里晏婴”同为中国的文化典故人物,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根据上下文,读者自然可以推断出引用这些人物目的是为了烘托下文的内容,并不会造成理解障碍,所以林氏在译文中将保留了原文的形式;而后半部分的“触虹蹈海”的典故若同样只按原文形式译成英文的话很容易会让读者感到摸不着头脑,所以林氏不惜笔墨,将典故大意补充到译文里。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林语堂在翻译具有文化内涵的句子、词汇时,明显用了复制原文表达结构的方法,同时还考虑到英语读者的接受习惯,通过文内注释的方法,将原文中幽深、独特的文化内涵传递给读者。这样,既准确完整地表达了原意,又便于读者理解,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吸收借鉴起到了重要作用。
互文性理论为林语堂翻译研究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林语堂的民族观、文化观和思想观是其翻译策略选择的大背景,是互文性观照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林语堂创造和翻译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单单是翻译策略的选择,更是其根植于东方文化中的东方主义情结。
林语堂翻译研究在引进新理论后,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互文性等新角度为为林语堂翻译研究提供了新思维和新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高健.近年来林语堂作品重刊本中的编选,文本及其他问题[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2]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1).
[3]施建伟.林语堂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
[4]林语堂,译.林语堂中英对照丛书[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5]林语堂.京华烟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6]殷企平.谈“互文性”[J].外国文学评论,1994(2).
[7]祝朝伟.互文性与翻译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