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异化

2014-03-12 19:57范芳
语文学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异化城镇劳动者

○ 范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在创立的过程中,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分析是关键的一步。在这一步中,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主要分析了私有制和劳动异化的关系,阐述了私有制条件下异化的现象,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对异化的扬弃与克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没有进入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所以异化现象在我国必然是存在的,比如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马克思劳动异化的内容

马克思是在批判和继承黑格尔的精神异化和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劳动异化理论的。异化问题贯穿于马克思的所有著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并不断的趋于成熟。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劳动异化的观点,他是“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使用“异化”的。马克思认为异化是“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1]”简单地说,异化就是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主体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来的对立面——客体,而这种客体又称为一种不同于主体的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决定、掌控主体的力量而存在。具体来说,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分为四种情况。

1.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联系在一起的,劳动者的劳动对象即劳动产品应该与劳动者联系在一起,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对象的关系却是异己的、异化的对象关系。因为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不仅得不到自己的劳动产品,而是要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才能获得自己的劳动产品,从这点上来说就是劳动产品在奴役劳动者。也就是说劳动者越是生产的劳动产品越多,他就越是被劳动产品所奴役。

2.劳动者和劳动本身的异化。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只是一种异化后的结果,而真正的根源在于劳动活动这个过程本身。康德曾经说过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力量就是劳动。“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对工人来说,劳动的外在性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1]”也就是说,人的劳动是被强迫的,一旦离开被束缚的约束,人们就会躲避劳动,它成为一种不幸的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只是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违背了人们劳动的意愿,毫无兴趣与快乐可言,在劳动的过程中,劳动者没有自由,也就完全丧失了劳动者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劳动者不再是生产过程中的主导者,而是被动的成为生产的工具,人的劳动本身也变成了一种外在的劳动——异化劳动。

3.人同自己的类的异化。在这里首先要理解“类”的含义,“类本质”是费尔巴哈提出的,他认为个人只有借助于“类”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的本质就是“类”。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类的存在物,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在于人的族类存在就是自觉的创造性的存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产品和劳动活动本身都与劳动者相异化,那么劳动者本身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尊严。劳动不再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生活的需要,而只是谋生手段,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人的直接肉体的动物式的需要,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了意义。也就是说,人越来越和自己的本质相分离,越来越从自己的本性中分离出来,异化自己,人也就成了越来越不具有本性的人,人就是不是人的人。

4.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是马克思异化理论前三个部分的结果。

“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发展。”[2]也就是说,人不仅和自己的类本质异化,还和他人异化。因为劳动者和自己的劳动产品异化,他们生产的劳动产品不能自己占有,而是被别人所占有,这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斗争。人与人之间的异化最终结果是人对他人的统治和奴役。

二、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真正腾飞的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国家发展的几乎是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而前进。发展到今天,城镇率已经接近了53%,但实际上真正的城镇化率,即户籍人口的统计率才有35%,其中的差额就在流动人口的城镇化。城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以人为本,即城市建设要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简单的说,城镇化就是把非城镇变成城镇,非城镇人口变成城镇人口,非城镇的各种资源、各种生产要素要变成城镇的资源和要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口的城镇化,即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解决各种公共服务问题,解决民生问题。从长远来看,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是先人的全面发展。

城镇化在十八大报告中被七次提及,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李克强总理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思路之一就是新型城镇化。我国已进入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发展却极其不平衡,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差距就是潜力,未来中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就是城镇化。过去10年中城镇化发展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也有很多问题集中爆发出来,这主要是因为人们过度依赖于经济利益的发展而忽视了人的本质利益。具体表现在:

1.规避风险变得危情四伏。“城”原来是防范灾难和风险的地方,如今城镇化建设和管理的不善,使市民的城镇生活缺乏安全保障,城镇反而成为高风险地区。比如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疾病传染、饮食等等会使居民缺乏安全感。

2.吸纳人口包容性差,阻碍融合。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市民化的过程,城镇可以吸纳人口,具有一定的包容性。由于物质和制度上的某些缺陷,城镇化反而阻碍着社会的一体化,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和人口社会性的分裂。

3.产业和城镇发展的结构失衡。产业和城镇的盲目发展,必然会破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同发展;如果城镇没有产业发展的支撑,居民难以就业,可能形成“空城”“穷城”;如果进驻企业没有高质量城镇化的基础,缺乏长期竞争力,难以常留人才,产业发展缺乏动力,这些情况下的产业和城镇发展都处于低水平。

4.不利于实现城镇的集聚。人口向城镇聚集是为了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生活质量。但是,混乱无序的人口聚集,不利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使得生产和生活更加糟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异化城镇劳动者
劳动者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文化边城镇远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