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焕改
(西北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近年来,孔子学院(以下简称孔院)异军突起,自2004年11月全球第一家海外孔院成立以来,在中外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3年,已在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40所孔院和646个孔子课堂,(中国新闻网)其发展速度和巨大影响力让世界人民瞩目,表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
光明日报指出:“孔子学院蕴涵着‘语言’和‘文化’两大特性,使它不仅成为国际汉语教育与推广的重要品牌,更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开展民间外交的友好平台。”[1]国务院参事、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干事许琳2012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说:“我们外派的每个老师都是活的中国文化标本,都是民间大使。”所以作为中国民间外交的新生力量,孔院在国外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
《孔子学院章程》明确规定,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宗旨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国家汉办官网)在此办学宗旨的指导下,孔院作为民间外交平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孔院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开展汉语教学、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等内容。以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孔子学院为例,自2010年9月到2012年9月两年时间内,共开设汉语教学班级32个,教授各类汉语学员400多人次。初级班学员在完成一学年的学习后普遍都能达到新HSK二级或三级水平,为之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孔院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30多场,参加人数达到2400多人次。特别是其中的“三巡”(巡演、巡讲、巡展)之一西北师范大学演出团春节联欢晚会、新春元宵晚会、中秋茶话会等活动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受到当地民众和汉语学员的一致好评。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学员掌握了汉语知识、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品尝到了中国美食、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增进了两国的友谊。特别让人感到变化大的地方是两年前刚到摩尔多瓦工作时,在路上遇到热情的当地民众,他们会用日语向我们问好,而两年之后在路上我们听到更多的是“你好!”每当此时,每一个孔院教师的内心都会产生一种自豪感,都会体会到孔院在民间外交平台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架起两国文化、教育方面沟通的桥梁。培训当地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等也是孔子学院的日常工作内容。自2009年9月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共派遣摩尔多瓦本土储备汉语教师6人赴中国参加教师培训,提供汉语教材6000多册,解决了当地汉语教师及汉语教材极度缺乏的问题。同时,摩尔多瓦孔院还利用本土汉语教师教材培训的有利契机,专门组织了由摩尔多瓦共和国青年体育部部长带队,由摩尔多瓦教育部各司司长及各大、中、小学负责人组成的52人团队到中国参加了为期9天的培训活动。这是摩尔多瓦历史上首次由这么多高级别的人一起到中国参加活动。此外,借助孔子学院奖学金计划、汉语桥比赛、暑期夏令营及中国国家政府奖学金等项目,摩尔多瓦孔子学院先后派遣了59名优秀学员到中国进行长期或中短期的学习与培训。这些教育官员及学员回到摩尔多瓦之后对他们所感受到的中国历史、文化、建筑和中国人民都有深刻的记忆。他们的这种感受为孔子学院在当地的业务拓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沟通两国文化和教育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促进中外经济、政治交流的助推器。孔子学院作为民间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增加民间的友好交流,同时也可以促进官方在经济政治方面的正式合作。摩尔多瓦以红酒闻名,甘肃人民友好协会在访问摩尔多瓦孔院期间促成了甘肃紫轩酒业和摩尔多瓦克里克瓦酒窖建立了合作关系。
孔子学院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活动及成就也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截至目前,全世界已经有120多位国际政要参加过孔子学院活动。[3]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孔子学院也不例外,分别与摩尔多瓦青年体育部、教育部、摩尔多瓦首都基希纳乌市教育厅、摩尔多瓦国家儿童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2011年“三巡”活动中,摩尔多瓦代总统兼议长、各部部长及各国驻摩使节观看了演出,并对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此次演出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摩尔多瓦国家电视台及其他多家媒体对此次活动也进行了报道。
1.官方色彩浓。“孔子学院总部与国家汉办的关系实际上‘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设立模式。”[4]国家汉办是教育部的直属事业单位,其事业编制机构的属性及由中央政府全额拨款的资金来源途径都标明这是一个官方机构。正是由于孔子学院自身浓厚的官方色彩,使其在海外尤其是西方国家易招致部分人的反感甚至抵制。2012年5月发生的“美国‘驱逐’孔子学院教师风波”就是这种抵制的一次爆发。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继续严重化,也为了建立一个更加温和、独立的孔院形象,孔院下一步的努力目标是“去行政化”和更加“民间化”。
2.师资质量有待提高。目前孔子学院选派的对外汉语教师大多数是中方合作院校推荐的本校教师,专业多种多样,其中又以外语专业和中文专业的教师居多,而较为对口的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师反而较少,这就导致教师队伍不够专业,教学方法不够科学,教学质量不高。
作为新生事物,孔子学院可以借鉴类似的歌德学院和塞万提斯学院的先进经验,建立专职教师队伍。“世界著名的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都有专职队伍,歌德学院有近3000人的专职人员。”[5]积极利用近几年国内各大高校培育出来的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形势,大量选拔专业对口、素质较高的专职教师。同时孔子学院也要加强师资的专业培训,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加强语言交流、素质教育、外交常识等方面的培训力度。
3.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健全。由于海外各孔子学院的特殊性,制订详细、统一的管理制度反而会束缚各孔子学院的多样性发展,所以目前孔子学院总部针对各孔子学院的有约束性的制度只有《孔子学院(课堂)章程》、《孔子学院总部资金管理办法》和《孔子学院院长指南》。而大多数孔子学院也并未制定专门针对本孔院的管理制度,主要原因是孔子学院院长及教师轮换较快,对孔院工作的适应、日常工作的了解及与外方合作院校得磨合都需要时间,同时也需要处理教学、常规工作、拓展孔院业务以及组织各种活动等方面的工作,因此无暇也无心力去制订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只有少数个别的建立时间较长,机制比较完善的孔子学院制定了本院的孔院管理制度。所以建立专职的中方院长及教师队伍就变得异常重要。此外孔院总部可收集少数孔院已经制订的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制订统一的模版,发送给各孔院,由各孔院按照总部发送的模版再根据各孔院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院的规章制度。
此外,对外派教师的工作内容及工作量目前没有明确规定,并且对于孔院教师的考核机制还不够完善,这些都制约了孔院的发展,影响到了孔院正常的教学和管理,对于孔院在国外的形象和民间外交平台的作用都有较大影响。针对此问题,孔子学院总部需制订明确的外派教师工作内容及工作量等工作职责方面的规定,同时完善外派教师的评估机制,加强驻外使领馆对外派教师的管理和约束。
4.教材需进一步完善。在孔子学院总部的大力推动及积极努力下,目前适合各年龄段的多种汉语教材的多语种译本已经陆续出版并基本配备到了各孔子学院。然而,由于各孔院教学时限、教学计划以及学员的学习背景不同,这些教材远远无法满足各种班次的需要。以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孔子学院为例,目前选用的教材是《新实用汉语课本》,然而由于教学时限的限制,《新实用汉语课本1》作为一个学期的教材内容太多,作为两个学期的教材内容又太少,其他教材也有类似的问题。
所以在教材方面,总部可以设立专门的教材建设资金或教材修订项目,由有意向的孔院向总部提出申请,根据总部教材本土化的要求编写适合当地的特色教材。对一些使用效果好,适用面广的教材可由专门的教材建设资金支持出版发行,推广应用。
孔子学院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但是更应该看到由于孔院不需要拘守严肃的外交礼仪,可以采取普通民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在各国民众间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特点。它的这种灵活性、多样性及可亲近的特点为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中国人民结下了许多真诚的朋友,其民间外交平台的效果和增加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意义是不能用一时的好坏来衡量的,很可能是超越时空的、会在更久远的未来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孔子学院开辟传播中华文化新丝路[EB/OL].光明网http://world.gmw.cn/2010-12/22/content_1486722.htm,2010.
[2]吴勇毅.孔子学院与国际汉语教育的公共外交价值[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
[3]美国事件验证孔子学院生命力[EB/OL].凤凰网http://edu.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6/10/15184041_0.shtml,2012.
[4]李宁.孔子学院的发展及其在中国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D].暨南大学,2012.
[5]张琰.全球孔子学院“掌门人”谈“孔院风波”[J].祖国,2012(12).
[6]刘延东出席第八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并致辞[E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12-07/5592478.shtml,2013.
[7]高惠敏.小课堂里的大外交—谈孔子学院“社会班”汉语教学的系统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5).
[8]陈昊苏.民间外交论[EB/OL].http://www.jnfao.gov.cn/ViewInfo.asp?id=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