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2014-03-12 19:57姜庆平
语文学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想象思维

○姜庆平

(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盐渎校区,江苏 盐城224005)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理念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剖析很到位“: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社会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首先,我认识到生活本身就是一本书,是一本无字之书,需要用心才能揣摩透它的意思。生活是色彩纷呈的书,它丰富多彩,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生活是一本韵味独特的书,它让人尝遍人生的喜怒哀乐;生活又是一本大百科全书,照出人间的万象。生活这本书每天都有新的一页,社会生活每天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千变万化却又不离其宗,因为真善美是它永恒的主题。

下面就是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运用生活资源的一些尝试与探索。

一、引导学生用心揣摩感悟生活

生活是绚丽动人的诗篇,我要引导学生读懂它;生活是色彩斑斓的画,我要引导学生欣赏它;生活是优美高亢的乐章,我要引导学生听懂它。只有让学生热爱生活,才能热爱周围的一切,热爱这个世界。

有时把语文课本中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有切实的生活体验。例如,教学《海伦·凯勒》这篇文章时,学生通过课文了解到美国残疾姑娘海伦的故事,赞美了她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个故事本来就是一曲生活的赞歌,而她不屈不挠的精神就来源于她对生活无比的热爱。没有对生活的热爱,不要说顽强的学习,恐怕连生存的勇气都没有了。海伦心中的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玫瑰园……这正是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好时机,我说:“明媚的阳光,芬芳的花草,清澈的河水,我们天天都能看到,你认识到它的存在了吗?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大意是感谢阳光,感谢空气,感谢大自然……“我们健康,我们拥有幸福,我们不爱这美好的生活,还爱什么?”我用这句话总结。这样,联系学生切实的生活体验,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珍惜美好的生活。

这就是感悟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吧!

二、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

社会生活变化万千,需要教师及时捕捉信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

前阵子发生了一起车祸,据说是司机酒后驾车肇事,大货车撞到公交车上,真惨哪!当我星期一上早读课时,不少学生已在议论此事,如果强行入轨也能让他们兴奋的情绪平静下来,但我想:不如因势利导,即兴练说,谈谈自己感受。我环视教室,说话声停了下来,我问同学们:“刚才议论的事能讲给老师听吗?”学生分别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好几条生命啊!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感受到深深叹息,学生都是很有爱心的。“你能说说对这起车祸的看法吗?”学生的感受是独特的。有的同学说:“是因为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酒后驾车导致多少个家庭破碎呀!为了自己还有其他家庭的幸福着想,请司机们千万不能再酒后驾车了,赶快醒来吧!”有的同学悟出了这样的道理:“一个司机不负责任,导致了一起车祸;如果医生不负责任,那就是拿病人的生命开玩笑;如果……可见,我们应该从小做事就要负责任。”没想到生活中的这件事还是很好的教材呢!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不少道理,我让学生即兴把他们的想法写下来。同学们各抒己见,文章写得具体生动,感受真实。这样让学生感受生活,提供了说话与写作的素材。生活中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而对生活材料的感悟是多元的,重视语文材料熏陶感染,重视学生对生活的独特体验与感受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在生活中挖掘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并引导其学会表达

学生作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与成人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如何使这种生活经历与体验转变为一种学习语文的资源?教师需要察言观色,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这些生活资源,把它们挖出来为学生所用,有时甚至要激发学生自己去挖掘本人生活中的经历与体验,进而细致感受这种生活体验。

今年三八妇女节前一周,我让学生们提前为妈妈准备一份礼物,到三八妇女节那天送给妈妈,并想想送这样一件礼物的原因。经过一周的准备,学生在三八妇女节那天将礼物送给妈妈,因为那天刚好是星期六,所以星期天的习作就定为《三八妇女节我给妈妈的礼物》,习作时我要求他们写清给妈妈送礼物的原因和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瞧,孩子们习作中表达出了个体独特的生活体验,不仅让他们体会到妈妈的辛苦,还让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有时我会用半命题的习作形式《我最 的事》,写《勇气》、写《惭愧》……让学生把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或经历写出来。

四、巧妙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兴趣

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体现在语文学习中,就是指学生能通过想象从各个角度联系生活,扩大思维的空间,使阅读变得饶有趣味。在教学古诗《村居》时,这一想法得到了较好体现。古诗本来就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同时该诗描写的内容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根据这两点,我以诗中的字作为投向学生脑海中那激起千层浪的小石子,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由“草”字让学生想周围的环境;由“莺”字让学生想天空的景象;由“散学”让学生联想自己放学时的轻松愉快;由“纸鸢”让学生回忆起自己放风筝的情景……这样学生在想象中领悟了诗的意境,在想象中训练了发散思维,在想象中联系了实际生活,在想象中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外延。

课本中许多意味深长之处也是训练的极好素材,尤其是使用省略号的地方。比如,《孔子游春》一课中描写泗水河畔春景和孔子论水的两段内容,形式整齐,又能触发学生想象,我就顺势导之,让学生用“……是她……”的形式把大自然当作母亲,发挥想象进行仿写;又让学生学习孔子论水,用“水……它好像……”的形式发现水的其他特点仿写,训练发散思维;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写下许多优美的句子:“晴朗的天空是她慈祥的笑脸;飘动的白云是她洁白的纱巾;广阔的草地是她温暖的摇篮;清澈的河水是她美丽的裙子”,“水一泻千里,桀骜不驯,它好像有勇气;水无声无息,默默无闻,它好像有思想”。像这样优美感人的句子,还出现在《大江保卫战》、《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等许多课文中。课堂由此变得多姿多彩,学生们的精神得到了享受,语文教学的天地更宽广。

当然,社会生活是鲜活的,社会生活也是日新月异的,语文教学资源的挖掘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1]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想象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