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3年福建省高考作文

2014-03-12 13:30胡连英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树根高考作文诗歌

◎胡连英

胡连英,语文教师,现居福建武平。责任编校:洪 鸣

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是根据顾城的诗歌《忧天》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针对这段材料,老师又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立意呢?我认为重点在于以下三步。

1.重视文本内容,合理解读材料。

对诗歌的理解要比对其他文学体裁的理解更困难,因为,诗歌特别借重比喻、象征的手法,而避免做直接的说明和宣扬。诗人多把自己的真意加以藏匿,而以曲折的方式加以暗示。读诗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通过表面的意象呈现找出它背后的深刻意蕴。这就给考生作文立意增加了难度。

顾城是朦胧诗的主要代表。命题人把诗歌的标题和作者姓名都隐去了,意图是明显的。即要求考生从诗句本身出发,读出某种思想某种情感即可。作品文本一旦脱离了作者,进入社会流传系统,自身就有了独立的生命和意义。题干中的“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告诉我们,考生不必以作者的原意为准,完全可以依文立解,以材料文本为出发点进行读解。

这样,由材料引发的感悟或联想就很丰富了。因为作品文本一旦脱离作者,意义总是处于未决的状态,向一切读者开放,可以容纳各种解释。所以面对同样的作品文本,不同阅历不同生活背景的考生,会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对材料文本的多元解读,并不代表所有的解读都可以转化为作文的立意。一则因为多元解读不是任意乱读。二则受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约束,考生不敢作随意的解读。

2.把握文本的外在结构,理清作品的内在逻辑。

如何解读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材料呢?

关键要把握材料的结构,理清材料的内在逻辑。

这首小诗,共9行。根据诗歌的内容以及外在形式的变化,我们可以把诗歌分成三层:

第一层:1-2行。“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语意很明确。

第二层:3-5行。“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写出了作者“惊恐”的原因——担心自己会变成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的流星。

第三层:6-9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进一步明确作者是在担心自己陷入到“这种‘自由’”中。而“这种‘自由’”究竟是怎样的“自由”?这是关键所在。根据3-5行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是在拒绝一种完全没有“束缚”的“自由”。二、最后两行告诉我们,如何拒绝这种没有任何“束缚”,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化作树根,扎进大地。

由此可知,从整体性原则出发,本材料的中心立意(最稳立意) 应该是“拒绝绝对的‘自由’”,考生可从正面切入立意为“自由是相对的”“自由是有条件的”,具体谈自由与限制,自由与束缚的辩证关系。

但是,“最稳立意”未必是“最佳立意”。这个作文要写得深刻,还必须很好地理解最后三行内容“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否则,对材料的读解就有肤浅之嫌。

3.抓住文本的关键语句,读出材料内涵。

美国著名文艺批评家兰色姆在《纯思辨的批评》 中提出作品是“局部肌质”和“逻辑构架”的有机结合。所谓“构架”相当于骨架,可以用语言加以概述,可以向人转述;“肌质”相当于人的神韵,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作品的审美价值在于“肌质”,它是解读的对象。福师大文学院教授潘新和认为,该诗阐明了作者“一半”的观点:“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拒绝这种“自由”就是显性“命意”;另一半“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是“隐性”的“命意”。考生要理解本诗的半隐性内涵,才可能较好地“选意”或“定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考察到了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发现力、概括力、选择力。

潘教授所说的“半隐性内涵”,在某种意义上就相当于兰色姆提出的作品的“肌质”,就是文本中需要考生去深入理解的内容。“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本体是什么?这还涉及到对材料中的几个重要词语的理解。“地球引力”也是一个喻体,本体可以是法律的约束,是家庭、社会的责任,还可以是民族文化的根……另外,“为了拒绝这种‘自由’”中的“自由”是加引号的,“自由”为什么加引号?“自由”的涵义一定是很丰富的。所以,对材料作深入的理解与合理的想象才可能写出好文章。为此,考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这就是所谓的“不过阅读关,难入写作门”。

猜你喜欢
树根高考作文诗歌
诗歌不除外
世界上最深的树根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巧夺天工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高考作文两关注
树干和树根
诗歌岛·八面来风
愿望巴士 10疯狂的树根